“安妹妹,你这里离了宝娟,身边就剩菊青一个人,怕是缺了伺候的人手。`r¨c!y·x`s\.?c/o?m?”
夏冬春随即命令道:“小传子,去告诉内务府总管,就说安常在身边使唤的奴才不够,让他仔细多挑几个得力的丫鬟,速速送来给安妹妹自己挑选。”
安陵容连忙躬身行礼:“多谢商嫔姐姐想得这般周到。”
夏冬春摆摆手,语气豪爽:“客气啥!咱们自家姐妹,何必见外?
你今日受了惊吓,是想在寝宫里好生歇着,还是去我的承乾宫坐坐?”
安陵容再次福身:“妹妹今日确实惊魂未定,想在屋内静养一番。”
“行!那你好好休息,要是有事儿,尽管让奴才去承乾宫找我。”
“多谢商姐姐!恭送商姐姐!”安陵容言辞恳切。
夏冬春点点头,带着众人离去。
待夏冬春走后,安陵容回到床榻前,掀开被子仔细检查一番,确认没有其他异样。
又从针线笸箩里取出那件未完成的寝衣。
看着手中针线,往事涌上心头。
上一世,她也曾绣过一件金龙出云的寝衣献给皇上。
不巧的是,甄嬛也同样送了件寝衣,上面绣的是双龙抢珠。
原本寝衣这种私密之事鲜少外传,可淳常在却在聚会时“天真无邪”地透露:
皇上对她送的金龙出云寝衣不以为意,反倒对甄嬛送的双龙枪珠寝衣格外珍视。\齐^盛/小~说¨网` ^更!新~最^快?
淳儿还拿两件寝衣作比,说是皇上愿意绞了那件金龙出云的图案送给她云云。
“状似无意间”,便将安陵容贬得一文不值。
那时的她只顾着自卑和伤心,并未察觉淳常在话里话外的刻意。
后来才明白,那分明是淳常在故意离间她与甄嬛的手段!
她也是在成为皇后的人之后,才知道淳常在竟然也是皇后的人!
只不过,淳常在还未替皇后做出太大的贡献,就因撞破了华妃借着年家权势卖官贪墨的秘密而被害死了。
而这一世,她安陵容因为夏冬春向她伸出了橄榄枝的缘故。
早早就因为浣碧对她不敬,而果断离开了甄嬛转投到了夏冬春门下。
没想到反倒还过得不错。
想到这些,安陵容有些啼笑皆非。
只是,虽然重活一世,却不代表她愿意放过淳常在这个屡次践踏她的人。
上一世,对方惯会装出一副天真无辜的姿态在甄嬛面前嘲笑和挤兑她。
若她计较,反倒显得自己小心眼和情绪敏感;
若她隐忍,就只能任其奚落玩笑。e=卡1)卡?小~>1说_网: [±最{新{章¢>节[£?更%.新-快?
无论如何都只能任她欺凌。
而甄嬛每每在旁边打圆场,实际上都是向着淳常在一些。
这让安陵容心里憋闷不己。
而甄嬛与淳常在交好,不过是看中她家世显赫又圣眷正隆。
安陵容冷笑——殊不知那淳常在早就是皇后的眼线。
她倒要看看,甄嬛舍弃自己、苦心拉拢的盟友,究竟能给她带来什么。
经历过上一世,安陵容对甄嬛的恨意己淡,更多的是怅惘。
曾经,她将甄嬛视作至亲姐妹,却抵不过后宫中明枪暗箭、蓄意离间。
既然重活一世,她发誓不再谨小慎微,不再沦为皇后手中的棋子,定要为自己而活。
不知怎地,夏冬春的面容突然闪过脑海。
若这一世还能得一真心相待的姐妹,她也定会倍加珍惜。
安陵容拿起寝衣继续绣着,思绪却飘得很远……
不多时,有小太监来报,内务府总管姜忠敏求见。
她迎出去,只见姜忠敏带着二十个丫鬟在院中候着。
“安常在吉祥!”姜忠敏恭敬行礼。
如今内务府总管己不是黄规全。
在圆明园时黄规全因得罪了甄嬛被皇上发落,才换上了眼前这位姜忠敏。
安陵容不禁感慨,后宫之中一步踏错,先前的苦心经营便付诸东流。
黄规全熬到内务府总管之位不知费了多少心血,却因一时不慎得罪宫妃,落得一无所有。
她打量着眼前二十名宫女,询问了一些问题,观察她们的神色。
凭借两世经验,她最终挑中其中两个:一个看着老实本分,一个看着机灵聪慧些。
“但愿这两个人能够识趣和忠心些,”安陵容暗自思忖,“否则,我也不介意再换一批。”
想到上辈子自己鹂妃的封号,安陵容有些自嘲。
遂指着那个老实一些的说到:“你叫喜鹊。”
又指着那个伶俐些的说到:“你就叫百灵吧。”
“奴婢们谢主子赐名!”两个新来的宫女连忙规矩行礼。
随后几日,安陵容日日专心绣制那件寝衣。
很快,安陵容便将绣好的寝衣呈给了皇上。
而皇上那边对于宫中巫蛊人偶的来龙去脉也查出了一些眉目——此事竟牵扯到宫内供奉的老萨满。
皇家供奉的萨满身份特殊,当年成为皇家供奉时曾发下毒誓,绝不向皇家人出手。
这般修行之人,怎会轻易违背誓言?
皇上心中疑窦丛生,遂悄悄前往坤宁宫供奉堂。
供奉堂内香烛气息浓郁。
大殿之内挂满经幡。
老萨满披发盘膝坐于蒲团之上,双目微阖。
皇上踏入时,他幽幽开口:"你来了。"
未等皇上发问,老萨满便继续道:"你想问的,我这便说与你听。"
原来,皇后多年以来对老萨满恭敬有加,常以厚礼供奉,早己是其虔诚信徒。
而华妃可能因为不是满人,年少时曾对萨满多有轻慢和不信,这番不敬被老萨满记在心中。
此刻他出手,只因算到自己大限将至,需了却这段因果。
老萨满解释道:"我取皇后供奉对付华妃,不算违背誓言——因她不久后便不再是皇家之人了。”
“年家,气数己尽!”
老萨满说完最后一句话,便闭口不谈。
皇上听完老萨满的话,内心五味杂陈,既忧且喜。
忧的是,他对华妃的确是有几分情谊在的,听闻华妃日后不再是皇家之人,便知她下场堪忧。
但令他欣喜的是,老萨满断言年家气数己尽。
想到多年来的心头大患即将消除,皇上不禁暗自松了口气。
见到老萨满不再多言,皇上也未勉强。
他恭敬的上了炷香,祝祷一番,这才离开。
离开坤宁宫时,他神色虽复杂,周身却透着一股难得的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