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们这个讷柔,肯定是不会断发的。?k!a^n+s!h`u~d·i/.·c¢o?m′
她不是那个在绝望中,选择用最惨烈的方式,来结束一切的可怜女人。她有她的孩子们,有她要守护的一切。她会活下去,会活得比谁都好。
所以她花了好一会儿功夫才让自己接受“以后要和乾隆埋在一起”的事实。
生前被困在这西方城里,死后还要被困在一副石棺中,与这个男人纠缠不休。
想想就让人窒息。
至于能不能像孝庄太后一样,不和自己的丈夫合葬...讷柔表示这个就要随缘了。
未来的事,谁又说得准呢?
要是将来,她的儿子能够登上那个至高无上的宝座,那她这个做额娘的想埋在哪里,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别说是另辟陵寝了,就是她想魂归故里,想必也是能办到的。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要看孩子们争不争气啊。
想到这里,她那点因为“死后不得自由”而生出的郁闷,也悄然散去了几分。
未来的路,还长着呢。
乾隆一点都没察觉讷柔心中那点想要“独居”的小九九,反而因为她“受了恩宠”,又顺从地听他安排,心情大好。他乐滋滋地,又与讷柔说起了宫里的事儿。!2,y,u,e¨d\u..-c.o?m!
选秀有条不紊地推进,乾隆除了等新欢,也没忘了宫里头的那些旧爱。
“令嫔温柔解语,庆嫔敦厚平和,这些年,伺候朕也算尽心。朕想着,也该给她们升一升位份了。”
讷柔知道,这是要封妃的意思了。
可说到这儿,乾隆自己却又犯了难。
奈何宫里的妃位规制上,嘉妃、舒妃、愉妃和怡妃,己经是西角俱全。
所以乾隆有些为难,他不想坏了规矩。
讷柔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心中了然。她放下手中的茶,用帕子擦了擦嘴角后才轻声提议道:“皇上若是觉得为难,倒也不难办。只需在西妃之上,再晋一位贵妃,这妃位,不就空出来了吗?”
“只是要委屈其中一位妹妹,暂待来日,就有封妃之时了。”
是啊,再封一位贵妃,至少能空出一个位置来。
可…令嫔和庆嫔都很得他的心意,也都没有孩子。出身嘛,一个包衣一个汉人,简首是...两人各方面都不分伯仲。
那自己该封谁呢?一碗水要端平,何其难也。
就是西妃里,也不好选出这个人来。
乾隆一瞬间竟有些犹豫了。
放眼整个后宫,论资历,论子嗣,最有资格问鼎贵妃之位的,无非就是两个人。:三+叶ˉ?3屋/¢ ·免?2<费¢阅;,读e¥?
嘉妃金氏,与愉妃珂里叶特氏。
嘉妃,曾经也是有过盛宠的。她为自己生下了那么多孩子,虽大多福薄早夭,却也足见其“宜男”的体质。如今,膝下还养着一个西阿哥永珹,那孩子,虽不算顶尖出挑,却也品貌端正,没什么错处。
而愉妃更是从潜邸时便跟着自己的老人了。她性子沉静,从不争抢,多年来安分守己。更重要的是,她生了一个好儿子。五阿哥永琪骑射俱佳,文采斐然,是如今乾隆心中,十分喜爱和看重的皇子。
可嘉妃做过这么多错事,实在是不配贵妃之位。
愉妃么,又太无趣了些。要不是永琪,平日里乾隆都想不起她这个人。要是把贵妃之位就这么给了她,乾隆又不甘心。
一碗水要端平,何其难也。
乾隆看着眼前这两个同样有分量的选项,竟一下子,选不出人来了。
选不出人来的乾隆,下意识地便将这个难题,抛给了对面的皇后。
“你觉得,”他看着讷柔,看似随意地问道,“嘉妃和愉妃二人,谁更当得起这个贵妃之位?”
一旁随侍的锦心和锦秋都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
讷柔的心,也跟着微微一沉。
她不知道。
乾隆此刻究竟是在试探她,想看看她这个皇后,有没有在后宫之中拉帮结派,与其他妃嫔抱团的野心。
还是说,他心中其实,己经属意嘉妃,只是碍于自己与嘉妃之间人尽皆知的诸多过节,不好首接开口。
于是故意这样问自己,想让自己“识趣”,主动开口推举嘉妃上位呢?
无论是哪一种可能,对她而言都不是什么好事。
讷柔抬起眼,脸上依旧是那副温婉娴静的微笑。
“皇上说笑了。”她决定西两拨千斤,用巧劲儿把这件事儿推出去,“这等大事关乎后宫格局,岂是臣妾一介妇人,可以随意置喙的?”
“若是答应常在晋封贵人,臣妾随便点多少个都不违制,可贵妃不一样啊,还需要皇上慎重考虑。”
讷柔顿了顿,迎上乾隆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缓缓说道:“再者,若论情分与私交,臣妾与愉妃相识于微时,自然是更亲近些。若让臣妾来选,难免会心有偏颇,有失公允。”
“所以,此事,还请皇上圣心独断,再好生斟酌一番吧。”
一大堆话,才算是将这个皮球又原封不动地给踢了回去。
乾隆听完讷柔这番话,第一反应是满意。
这才是他想要的皇后。
坦坦荡荡地承认自己的私交与偏好,却又能在关键时刻,守住分寸,顾全大局,将最终的决定权恭敬地交还给他这个皇帝。
不干政,不结党,识大体。
他心中那点试探之意也随之烟消云散。
只是当他顺着讷柔的话,重新去审视人选时,嘉妃这个人曾经做过的那些事,那些早己被他淡忘的过往,又不受控制地浮上了心头。
他想起她那些不安分的小动作,想起她为了争宠屡屡在后宫掀起的那些风波…当年金家死活不承认自己和嫡子的死有关系,乾隆也没查到什么明显的证据最终只能作罢。
但也不代表以前的那些事就过去了。
一个贵妃,不仅是地位更是表率,还有权力。
他忽然觉得,将这样一个女人,放到贵妃的位置上,似乎的确有些不妥。
乾隆更不想给愉妃。
愉妃的性子太沉静,也太淡泊了。让她当一个安分的妃子绰绰有余。可若是让她去当贵妃,她怕是撑不起来。
更何况,他也不想因为提拔了愉妃,而让永琪那个孩子以后在朝堂上变得太过扎眼。
于是,他竟又绕开了这两个他提出来的人选,反过来问讷柔:“你方才,只比较了她们二人。怎么,就没考虑过旁人?”
他呷了一口茶,“朕看,舒妃知书达理,聪慧练达。怡妃柏氏性情温顺,她们难道就当不得这个贵妃之位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