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规划与求救
“1号起降平台已就绪。”“允许降落。”逐渐减速的黑色战机。最终于数百米的高空完全静止下来,然后缓缓垂直下落。停留在一块用绿色的指示灯环绕的停机坪上。接着,这块承载了战机的停机坪,开始徐徐下沉,将战机带往下方的建筑内部。这是专门为六代战机建造的机场。整个农家小院避难所地上一层的层顶。以核心区为中心,分别在东南西北4个方向上,建造了4座同样规格的六代战机机场。每座机场,每分钟可以供应一架六代战机降落,并将它带往地上一层内部的专属机库。进行停靠,检修,加注燃料,补充弹药,又或者装卸货物等等。同时,这些机场也可以供双翼直升机或者青空级运输无人机使用。只是后两者,无法与机场构建的特殊磁场产生作用,获得垂直起降的能力。单纯就是把机场,当做一个能从仓库移动到一层层顶的活动平台而已。而除了可以借用六代战机机场以外。青空级运输无人机还拥有专属于自己的出口。可以通过4条随时可以关闭和打开,倾斜向上的通道。直接从一层的机库里滑向层顶。再从层顶50米长的短跑道上起飞。极限情况下,四个专属出口可以做到每分钟24架次的起飞效率。“功能测试完毕,各种数据都很理想。”“可以开始大规模量产空冥级六代战机了。”“还有,改良后的青空级运输无人机,也要进一步扩大规模。”“目标暂时定为1万架。”苏武站在金属平台前。注视着农家小院地上一层的全息投影。那上面,存在着数以千计,大大小小的组装车间。有的正在进行忙碌的作业。有的干脆空荡荡一片,连最基础的吊装机械臂都还没有安装。这些组装车间,存在的作用。就是组装各种各样的大型机械。小到机器狗,大到先驱者级陆地驱逐舰,再到仍然还处于研制过程中的半成品天谴级陆地巡洋舰。甚至还有如同一座移动堡垒的基地车。都可以在这些车间之中,进行组装和改造。它们的出现。让位于地下7层的超级工厂,彻底转职成了零部件的生产端。更进一步的提升了整体产量。而在这种情况下。不出意外的话,最多再等几个小时的时间。等到所有组装车间的设备,全部安装就绪。苏武就能拥有同时组装上百架六代战机的能力。并且除此以外。还可以同步展开制造雪地运输车,陆地战舰,机器人和其它飞行器等等一系列的生产任务。而这其中,如青空级运输无人机这种构造相当简单的运输工具。哪怕是采用了抗低温材料的改良版。成本稍微有点增加。每天照样能轻松生产上千架出来。至于苏武为什么非要将青空级运输无人机的数量,给扩充到上万的规模。其实也很好理解。首先是便宜。一架青空级运输无人机的材料成本,仅有雪地运输车的几分之一。苏武可以毫无顾忌的将其大批量的制造出来,而不用担心会因此影响到其它生产计划。其次是它的运输量小和航程高。运输量小也有小的好处。如通讯信号塔附近的岗哨要塞。使用六代战机和双翼直升机运输物资,多少有点浪费。它们根本用不到那么多的物资额度。而青空级运输无人机600kg的载重则刚刚好。并且以后随着苏武在整个东洲,控制越来越多的避难所和矿场。构筑成一个庞大而密集的节点网络。就更加需要有这种廉价的空中运输工具,来维持彼此之间的日常需求。视线继续在地上一层各处巡视。苏武打算趁着现在这个有些空闲的时间,把整个一层的空间初步规划一遍。得益于极其夸张的面积和高度。在为六代战机和双翼直升机建造了4座大型机库,为青空级运输无人机建造了一座综合性机库。还有建造了整整6000个大小不等的组装车间之后。地上一层仍然拥有非常广阔的剩余空间。稍作考虑。苏武首先在层顶上标记了108处位置,用于安装大型电磁轨道炮。然后以其为中心,在周边布置总计1200台普通电磁轨道炮,以及3000台雷霆级光电机炮。这些武器。全部采用升降式结构。在遇到极端气候的时候,可以下沉入避难所地上一层内部,寻求庇护。遇到战斗的时候。针对地面上的敌人。也可以升高塔台,从高处进行射击。确保每一座炮台都能够有效地攻击到敌人。而在这些炮台的下方。苏武为它们设计了总体积至少在其一千倍以上的对应弹药仓库。并在仓库周边铺设了三条弹药生产线。还有连接各个炮台的专用弹药运输线路,以确保炮台之间可以相互支援弹药,避免部分地方因为缺乏弹药而哑火。在增加武装之后。苏武又规划了一座大型的火力发电站。这座发电站的发电规格,达到了200万千瓦。也即每小时产出200万度电。发电量是曾经核心区地下7层,建造的那座专业火力发电站的20倍。这座火力发电站,倒不是专门为了供应地上一层的运转。它的主要职责。实际上是用来消耗从外地运输过来的各种燃料。将其变现为电力。存储到核心区地下7层以下,那近乎无限容量的球状闪电控制仓内。同时,考虑到这座发电站每天需要消耗1万多吨煤炭。为了方便发电。在它旁边,也要建造一座专属的大型燃料仓库。用于存放目前已经积累到300多万吨的各种燃料。“目前这些燃料,大部分都来自于江河市本地附属避难所的库存。”“在外地的燃料,还需要等到人口转移完毕之后。”“才能开始运过来一部分。”“那些燃料,预估总量在1.5亿吨左右。”“需要额外一块很大的地方存储。”曾几何时。对于苏武来说,万吨都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天文数字。但现在,哪怕过亿吨的燃料,也不能让他的情绪有太多的波动。 甚至,他还有点嫌弃这个数量不够多。他搜刮了相当于两个半行省的民间资源,外加钢城那座重工业城市。却还仅仅只收集到了1.5亿吨的燃料。说明半年多的末世生活。已经极大的消耗了多数普通避难所的物资储备。用不了多久。或许整个东洲大地,又或者整个世界。大部分避难所的生活环境,都将直线下降。出现大面积能源危机和饥荒,几乎不可避免。毕竟,不是每一座避难所,都能如同苏武这样。有能力自己建造核电站。并且还拥有能够将黄金和白银,转化为核燃料的能力。对于他们来说,每一分的电力,都无比的珍贵。“还有,需要留下一块地方。”“用来存储和净化从外界采集回来的积雪和冰块。”这是早就有的计划。净化外界水源的工厂,放在避难所其它地方,或许是一个庞然大物。但在这里,最多也就是占据地上一层,其中不起眼的一小块地方罢了。苏武在翻阅日志记录,顺手把它也纳入规划的范围之后。便没有再继续关注。然后,机库,工业组装车间,武器库,发电站,燃料仓库,净化水厂都有了。剩下的,就是还缺少一个综合性的车库。这个车库,其实就是位于核心区地下4层的立体停车场的扩大版。如今苏武已经拥有的,数百万量级的各种型号的机器人,数以十万计的工程车辆和运输车。严格意义上来说。在农家小院避难所内,并没有一个能够真正停靠的地方。它们要么就在工作的路上,要么就只能随便找个地方轮流检修。而这也就罢了。关键是,超级工厂仍然还在源源不断地生产新的机器人和车辆出来。这些庞大的产出物,尤其是其中作为武装力量储备的那一部分。不可能无限制地都投入到工作之中。因此,再建一座综合车库就相当有必要。“车库的规模,可以尽量大一些。”“为了应对紫晶体的威胁,和尽量搜刮外界的物资和人口。”“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除了保留扩建避难所的材料。”“剩下的物资,至少有三分之二以上,都会源源不断地用于生产各种机械成品。”“新增加的与其说是综合车库,不如说是变相的资源仓库。”稍微权衡过后。苏武直接规划出一个拥有上亿立方米的空间,作为综合车库。这个巨大的空间,足以容纳下百万数量级的工程车辆和更多的机器人与作战无人机。短时间内。根本不用担心超级工厂会把它填满。做完了这些规划。苏武看着还有一大片空闲空间的地上一层,陷入了为难之中。别看综合仓库达到了上亿立方米的夸张规模。实际上,它也仅仅只占据了整个地上一层,二十分之一多一点的区域。剩余的空间依旧十分庞大。考虑了一会儿。暂时实在找不到还能放些什么。苏武干脆再度规划了一个和综合车库同等规格的物资仓库。用来存放一些低价值的工业原料,还有处理好的混凝土粉末等等。至于剩下的,则全部规划为种植园。只是,和之前建造的种植园不同。这些新建的种植园,虽然说依然以白菜,萝卜等速生蔬菜,还有大豆,水稻等主粮为主。但在此以外。还额外增加了培育橡胶树苗的新任务。苏武没有忘记,让他的农家小院避难所,能够快速成长到如今规模的主要功臣。快速水泥。它的主材料之一就是橡胶。虽说以现在的情况,暂时还不缺橡胶。但那是建立在对外大规模掠夺的前提下。本质上,橡胶依旧属于数量不算太多,也不可再生的有限资源。因此,未雨绸缪地从现在开始。着手大规模地培育天然橡胶,就是一件相当有必要的事情。“暂时就先这样。”“以后有需要的话,再随时调整吧。”看着全息投影结构图上。被自己的规划塞得满满当当的地上一层。苏武如释重负地轻轻呼出口气。这个时候。一道来自人工智能的提示,在控制台屏幕上弹出。苏武听到提示声。转身回到控制台前查看。发现这是一则来自于1500公里外一座民间中型避难所,通过游戏内的许愿系统发出的紧急求救。按照之前苏武授予人工智能的权限。本来这种事情。都在人工智能自己可以处理的范围之内。但因为对方距离实在太过遥远。所遇到的事情又太过紧急。必须动用目前仅有一架的试验型六代战机,才能来得及赶过去。所以又被人工智能转发到了苏武面前。让他自己亲自决定。“好家伙,相当于将近70万个工作日的游戏币。”“这是把整个避难所,所有人的游戏币都一次性交上来了么。”简单翻看了一下。苏武发现求救的缘由不算复杂。那座避难所被一伙游荡在地表的劫匪盯住。目前劫匪们已经摧毁了他们派出去的所有武装力量,正堵在避难所大门前。试图用暴力破开大门。倒是避难所愿意为了获得救援而支付的游戏币。数量多得出乎意料。几乎是属于苏武目前收到的最多的一笔单项任务赏金。想了想。感觉暂时自己也没有用到六代战机的地方。苏武很干脆地允许人工智能派遣六代战机去处理这件事。正好,这也可以用来测试一下六代战机的战斗性能。得到了相关授权。人工智能立刻开始操控服务型机器人。为目前停留在机库里的六代战机加装燃料和武器弹药。两分钟后。一切准备就绪的六代战机。从1号起降平台上垂直升入高空。开始朝着求救避难所所在的极东方向,高速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