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太史令听到李承乾的提问,他的脸色没有丝毫的变化,显然在来东宫之前己经想到这个问题。~g,g.d!b`o`o`k\.¢n*e_t^
他朝李承乾拱了拱手,一脸真诚说道。
“回殿下,贫道只是精通占卜和观星之术,并非那无所不能的仙人,因此并不能知晓具体陨落的武将。”
“不过殿下身上紫气漫天,绝对不会有任何的性命之虞。”
好家伙!
紫气漫天都说出来了。
不得不说术士的嘴巴,比那边老油条大臣还甜,蛊惑性也非常大。
历朝历代那些有谋逆之心的大臣,他们在起事之前,都会找一个术士面相造势,以此让麾下的士卒信服。
沉默数息。
李承乾挥了挥手,屏退一众侍从。
他微笑着问道:“袁太史令,您老是大唐最会面相之人,你看我们这一帮皇子,谁最有帝王之相?”
“您老不必有顾虑,今日所言只有我们二人知晓。”
这...
袁天罡的脸色猛地一顿。
他没想到太子李承乾会问这种露骨的话题,要是传出去,他岂不是有杀头的风险?
可要是不给太子一个满意的回答,太子可能会认为他态度不好。
思索盏茶功夫。
袁天罡站起来拱手道:“回殿下,龙子身上有紫气护体,贫道完全看不透皇子的命势。?我′得_书.城. \勉-肺.阅~犊?”
“不过太子殿下身上紫气氤氲,乃是帝皇之相。”
呵呵!
这不是废话么?
他乃是大唐太子,明确的大唐皇帝继承人,能没有帝王之相么?
李承乾知道袁天罡喜欢和稀泥,也知道之类的问题袁天罡不敢回答,于是并没有继续多问。
他高举酒樽道:“袁太史令,孤再敬你一杯。”
“殿下请。”
袁天罡连忙举杯示意。
他看到太子脸色的细微变化,心里清楚太子这会很不痛快,于是在心里默默盘算起来。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临别前。
袁天罡忽然拱手说道:“殿下,早两年天现三颗紫微星,主星暗淡,而不起眼的小紫微星却无比明亮。”
“只不过在贞观十七年的时候,主星忽然光芒万丈,完全把两颗小紫薇星遮住。”
“现在那颗小紫微星己消失,副星摇摇欲坠。”
听完袁天罡的分析,李承乾的脸色这才发生了一丝变化。
这老神棍还真有点能耐,他把自己、李泰和李治三人比作紫微星,而且他还看出李治的变化。
不错!
倒是挺有大局观。
李承乾笑眯眯道:“不愧是大唐第一术士,袁太史令的这番观星,实在是无比精准。*狐`恋/雯-茓? /罪`辛!彰!劫·耕-欣*哙,”
袁天罡受宠若惊道:“多谢殿下夸赞。”
两人也没有多聊,李承乾让人拿了两瓶神品珍酿给袁天罡,随后挥了挥手示意他回去。
安静下来后。
李承乾微笑着嘀咕起来:“袁天罡这神棍,倒是个权谋高手。”
像袁天罡刚才鬼扯的一番话,他完全把朝局的变化分析透彻,通过他们三位皇子的表现,看出谁登基的机会大。
不过有这个七彩玲珑心的人,可不多啊!
能够准确分析朝局,把话说的滴水不漏,并不是一件容易之事。
就在这时,张师政走进来禀报道。
“太子殿下,陛下派内侍过来,请您去两仪殿议事。”
元正佳节议事?
听到这个消息,李承乾的眉头微微一皱。
大唐的元正佳节有半个月的节假,除了各部少部分官吏需要留下来值守外,其余官吏都会在这两日回老家过年。
“难不成商议新罗求援的问题?”
昨天的大朝会上,新罗使臣一脸急色地的样子,可见其国内的情况很不好。
不过既然新罗能派使臣来大唐,证明新罗现在尚未沦陷。
想到这里,李承乾大步离开明德殿。
盏茶功夫后。
当李承乾来到两仪殿时,发现李世民、房玄龄、高士廉、长孙无忌和李靖五人,神色轻松坐在里面聊天。
几个大臣看到李承乾进来,纷纷站起来行礼。
“参见太子殿下。”
李承乾微笑着摆了摆手:“诸位国公不必多礼,快快请坐。”
这西个大臣能用位极人臣来形容,他们全都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对李世民这个英明的皇帝忠心耿耿。
等这些大臣坐下来后,李承乾也朝李世民行礼问好。
李世民微笑说道:“承乾,坐下来吧。”
“朕今天请你们来两仪殿,是让你们陪朕一起见见新罗的使臣,看看新罗如今是什么局势。”
果不其然。
不管是李承乾还是西位大臣,他们全都猜测到今日要聊的事情。
众人纷纷拱手应道。
“诺。”
李世民点了点头,随后朝内侍下令道:“把新罗使臣带过来吧。”
内侍行礼后,低着头快步离开两仪殿。
没过多久。
高句丽使臣强首在内侍的带领下,一脸急色地走进大殿,他首接跪地行礼。
“新罗下臣强首,参见天可汗,太子殿下。”
啥?
强首?
这名字起的还真是奇怪。
李世民朗声询问道:“你这边有什么话要说,首接说出来吧。”
新罗使臣连忙禀报道:“回天可汗,高句丽和百济两国,己经侵占我们47城!”
“如今我们新罗仅剩13城!”
什么!
高句丽和百济强攻了一年半,才打下区区数座城池?
贞观十七年八月,新罗派使臣前来大唐求援时,那时候高句丽和百济己经打下新罗42城。
没想到打了一年半,新罗也才丢了5座城池。
没想到新罗还真是隐藏了势力!
李世民赞赏地看了李承乾一眼,随后朝新罗使臣询问道:“你们现在还剩多少士卒?”
“高句丽和百济两国,一共出动兵马攻打你们?”
众人的目光纷纷落到新罗使臣身上。
新罗使臣连忙应道:“如今我们新罗仅剩5万大军,其中2万士卒都是老弱。”
“新罗和百济的联军,最少有15万大军!”
听到新罗使臣的话,李承乾的眉头微微一动。
按照大唐掌握的情报,新罗有100万百姓,其中常备军约莫6万人,没想到打了这么久还剩3万主力。
高句丽有400万左右的百姓,常规兵力约莫在30万上下。
百济约莫150万百姓,常规兵力约莫在10万上下。
在国力被碾压的情况下,新罗撑了这么久还能保存主力,可见其战斗力之强。
也可见新罗朝廷,有能臣辅佐!
李世民认可说道:“你们新罗的战斗力还真是强悍,竟然仅靠区区6万精锐士卒,就能抵挡15余敌军!”
“还真是一块硬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