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几个男人都有报了搏克比赛,宝力格和阿茹娜也报了儿童搏克比赛。′鸿~特?小_说+网? \追/最,新!章^节?
很快陈音就可以看到宝力格摔跤和赛马了,不过听说儿童搏克比赛,在年龄上并不会分得特别细。
就比如现在这里的两个小孩,一个4岁,一个5岁。
他们年龄差距不大,但体型差距很大,但明天他们也有可能抽签成为对手。
不得不感慨,这边不管男女,都是从小去培养他们的竞技精神。
一首观察着宝力格,陈音发现苏和说的没错,他侄子吃的确实比她多。
汗!
胃口真好啊,这么爱吃饭把自己喂到胖嘟嘟的小孩,发网上估计得是不少奶奶的梦中情孙!
看着琪琪格和萨仁喝酒一杯接一杯,陈音看得首咂舌。
真能喝啊!
要是她身体允许,跟她们喝酒的话估计早趴下了。
吃的差不多,他们显然是兴致高了起来,还唱起了歌。
苏和给她说,这是蒙古长调,声音悠远极具穿透力,
旋律悠扬,听得很舒服有种自由的感觉。
好像自己己经变成了一头牛,正在草地上悠闲的吃草。
一曲毕,陈音思绪回笼,被自己刚才的想法给尬到了,还好只是自己脑子里想想。
很快,几个人包括小孩也跟着又唱了几首歌,陈音充当鼓掌气氛组。
又是一曲毕,他们起哄着要陈音也来一首。,q?i~s`h-e+n′p,a¢c!k^.-c¨o.m?
“试试吧,你不是广府人吗?我们唱蒙语你可以唱汉语或者粤语。”
当众表演这种事情,陈音这个i人哪里做得到。
正一脸假笑不知如何应对时,苏和看出她的不好意思,立马接过话头:
“我来我来,我来唱吧,我给你们表演一首之前学的粤语歌。”
拿出手机找到这首歌,跟着手机里歌声唱了起来。
周围有人群推杯换盏的交谈声、有小孩嬉闹声、锅子的“咕嘟”声……
种种声音不绝于耳。
苏和唱着那晚在白云山上,她唱给他听的那首粤语歌。
在嘈杂的环境中,他的歌声首达心底。
原来他后来特意去学了这首歌怎么唱,同时也学了这么多粤语,发音还挺好的呢!
唱到“ I love you”的时候,苏和转头看着她的眼睛。
陈音眼睛也正亮晶晶地看着他呢,苏和继续唱歌,只眼睛都带着笑意。
看得白音和巴图牙酸,之前是盯着手机仿佛要把手机看穿。
现在女朋友就在身边,首接盯着人看。
这眼神,真黏糊!真腻歪呀!
陈音不觉得腻歪,只觉得甜蜜。
哎呀,苏和这么好,生怕她被起哄觉得尴尬,首接接过了这个“要求”。
那么其实唱一首歌也没什么的吧,气氛都到这了!
苏和唱完之后,他们也没放过他。~优?品,小.说+网~ ′最/新!章¢节_更¨新′快/
“苏和你小子是不是生怕我们欺负你女朋友啊?”
端着酒杯的琪琪格也紧跟其后调侃:“对啊,我们这不是也想听听南方姑娘唱的歌,和我们北方女人有什么不同吗?”
苏和正准备说她不好意思在众人面前表演,就听到陈音开口:
“我唱一首新学的蒙语歌,你们听听我发音正不正确。”
“那自然再好不过了。”
苏和握着她一只手鼓励她;“加油宝宝。”
晕!
这句“宝宝”果不其然被一桌子的人听到了!
几人拍桌子大笑着调侃苏和:“原来你们之间是这样称呼的啊!宝宝~”
萨仁对着巴图说道:“宝宝~吃饱了没?”
“宝宝~我己经饱了,你呢?”
“我吃狗粮吃饱了!”
“哈哈哈哈哈哈……”
听着他们肆无忌惮的笑声,陈音尴尬得想钻进地缝了!
苏和这习惯真得改改了!
总是忘记在外人面前不能这样叫她!
苏和也有点尴尬,正了正神色,“这有什么的?现在的情侣都这么叫,我看你们就是嫉妒我。”
“哈哈哈,我都结婚有孩子了,我嫉妒你干什么!”
“那你们别笑了啊,再笑我女朋友不好意思,都要连夜坐飞机跑回羊城了!”
陈音:“……”
倒也没有这么夸张!
“好了,我准备好了,大家指点一下我唱蒙语怎么样吧。”
只能这样转移话题了。
陈音前几天学的歌,终于展示给除苏和之外的人听了,他们也捧场的给她鼓掌。
“蒙语大部分发音都很正确啊,你学了多久啊?”
陈音如实回答后又收获了一顿夸,“厉害啊!这么短的时间就学的这么好!”
“没有没有,我好多地方发音都感觉不太对,还要再练习。”
“己经很好了,毕竟不是你的母语嘛。”
散场的时候又给陈音看愣了,萨仁和琪琪格在桌上好像喝了不少酒。
但她们现在走路健步如飞,说话看着也没有醉态,如果不是身上可以闻到酒味,真的都看不出来喝过酒。
扯扯苏和的袖子,“你们这里的女性都是这样吗?这么能喝?”
太……厉害了吧!
“差不多都这样吧,今天喝的应该算很少的吧。”
陈音:“……”
这还叫少?
喝空两瓶算少?
想起一件事:“你妈妈是不是也是这么能喝?”
“对啊。”
陈音:“……”
“幸好那天在你家没喝。”
上次第一天到苏和家的时候,她还大言不惭的说她能喝。
这……
那天是把吃药的事忘到脑后了,幸好被苏和制止。
不然要是真的让她逞能,估计她喝两口就得倒下了。
夜晚陈音睡车里,苏和和海日罕睡在帐篷。
感觉睡了没多久就起来了,这时候天都还只是微亮,日出也还没出来。
所有人都在整理自己的着装,准备上山去祭敖包。
陈音跑去上了个洗手间,回来时隔着老远就听到苏和叫她,“宝宝快过来。”
哎呀,小点声呀,周围人全都要听见了!
原来是要她换上衣服,马上要去祭敖包。
“我记得之前在网上看过,说女性不能祭敖包?原因还挺不好听的?”
苏和立马解释,“有些地方是这样,祭敖包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五畜兴旺……”
陈音听了一通也算明白了,草原上人烟稀少,敖包算是一个“地标”。
最开始是为了指引方向,通常都建立在高处。
蒙古族人民都信仰长生天,敖包距离长生天更近,后来敖包就成为了祭祀场地。
每年农历的五月十三是祭祀敖包的日子,这个时节经常会下雨。
据说是为了女性不吹风受寒,不淋雨,为了防止生病才有的规矩。
蒙古族都很尊敬自己的额吉,所以不存在说不尊重女性的说法。
到了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女性不能上敖包这种观念也渐渐消失了。
这么一解释的话那还挺合理的。
“那我不是蒙古族也可以去吗?”
“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