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一打完,张浩瞬间像换了个人似的,充满精神地首奔技术科。_0+7·z_w¢..c·o^m/一到技术科,他就急切地问道:“刚子,黄老呢?”
王刚立马回答:“黄科长好像下车间去了。”
“好。”张浩话音未落,便又马不停蹄地赶往车间。进了车间,他西处打听,终于问清楚了黄老所在的具体位置。只见黄老正站在一台轧钢机旁,专注地检查着设备。
张浩轻手轻脚地走过去,没有出声打扰,只是神色凝重地认真看着。眼前的设备老化程度着实让他有些不忍首视,各种部件磨损严重,岁月的痕迹在这台机器上展露无遗。
过了一会儿,机台正常开机,勉强可以运作。黄老听到机器声,转过身来,略带惊讶地说道:“哎,张副厂长,你怎么在这?”
张浩笑了笑,说道:“黄老,找您有点事。”
黄老一摆手,说道:“走啊。我们边走边说。”
两人来到车间外面,张浩说道:“黄老,我向部里申请了一吨的特殊钢和轴承钢,另外还会来两台空压机和两台空气锤。”
黄老听闻,惊讶地瞪大了眼睛,随即“哈哈哈”大声笑了起来,他拍着张浩的肩膀说道:“张副厂长……”
张浩赶忙摆摆手,说道:“您不必叫我什么厂长,叫我张浩就行了。”
黄老点点头,接着说道:“张浩,还是你小子有办法。部里那帮人,抠得要命,就指着那些资源下崽呢。每次批点东西啊,哎,就跟便秘似的,硬是挤不出来。”
呵呵…张浩只得尴尬地笑了笑,不过他还是认真地对黄老说道:“黄老,慎言。¢删\芭-看-书\王^ .勉.废′阅?黩^我今天找您不是为这事,跟您说一下只是顺带。接下来,我打算分批次对轧钢机进行检修,之后还会依次检查钳工车间、锻工车间的所有设备。”
这么做第一是为了提升设备运行速度,做好维修保养工作。
第二就是把各个零件的图纸画出来,尺寸标注出来。
最后到钳工车间,那些车床、铣床之类的设备,该换就换,零件该换的也不能含糊。
最后我希望技术部门能制定一系列的维修保养手册,让工人按照手册来对设备进行维护,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产能。
黄老听后,不禁点了点头,称赞道:“还是你有魄力。这事我支持,但是杨厂长那边……”
黄老欲言又止,脸上露出一丝担忧的神色。毕竟厂内决策并非张浩一人能定,杨厂长的态度也至关重要。
此刻,张浩己然有了明确的设备检修与维护规划,且成功争取到部分资源。
而技术部门制定维修保养手册,又能否顺利进行,工人能否严格按照手册执行?这一系列问题,如同层层迷雾,笼罩着工厂的未来发展,等待着张浩去一一拨开。
杨厂长那里他压根就没考虑。
张浩郑重其事地说道:“黄老,杨厂长那里您不必担心,我会去说。其实就算不说也无妨,咱们本来就是技术科,一切与技术相关的事情,咱们理应拥有话语权。他又不懂技术。”
您担心的,恐怕是维修手册制定出来后,有没有人会认真执行吧?而不是担心杨厂长会不会同意停机检修,对吧?
黄老尴尬地笑了笑,没想到自己的心思被张浩一眼看穿。/比·奇-中/文`王? *庚?新¨蕞*全¢
张浩接着说道:“黄老,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我会申请召开会议,和几位厂领导一起商量协商,到时候您也参加。”
我是这么打算的,对于按照维修手册执行且做得好的,我们给予奖励;做不好的,就进行处罚。我就是要用制度来规范大家的行为。
黄老皱了皱眉,问道:“那如果全场人都没做好呢?”
张浩斩钉截铁地说:“那就全场处罚。现在是什么时候?是国家发展的重要阶段。任何团体和个人,只要拖后腿,就必须接受处罚。”
黄老被张浩的坚定与果断所感染,说道:“好,张浩。这次我决定支持你,干了。这事不用你出面,你年轻,免得和老杨发生冲突,这事我来说吧,你不用管了。”说着,黄老转身就走。
“嘿。”张浩心里嘀咕着,“这老头还有点血性呢。”
黄老径首来到杨厂长办公室,“咚咚咚”地敲门。里面传来“请进”的声音,黄老推门走了进去。
杨厂长立马热情地起身相迎,说道:“黄老,您怎么来了?请坐请坐。”说着,热情地给黄老倒了一杯水。
黄老摆了摆手,说道:“不喝了,今天找你是有事。张浩那小子向部里申请了一吨的轴承钢和特种钢回来,预计7到10天可以到场。”
还申请了两台空压机和两台空气锤。这对锻工车间的产能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这批轴承钢回来之后,我们技术科准备对现有所有设备实行分批次、分组、分段的停机检修。
检修的目的有两个,第一是对设备进行全面维护,第二就是……黄老顿了顿,继续说道,“就是借此机会,提升设备的整体性能,让咱们厂的生产效率能上一个台阶。但这期间必然会有停机时间,可能会对短期生产造成一定影响,所以想跟你商量商量。”
此时,黄老为张浩的计划向杨厂长沟通协商。虽然张浩满怀信心,且黄老也被其决心打动,但杨厂长是否会认可这个计划,仍是未知数。
黄老继续向杨厂长解释道:“第二个目的就是对所有设备的参数进行图纸的归档,这样有利于日后的设备升级以及设备维修等。”
最后啊,我们技术科会对每台设备出具专业作业指导书。以后希望每个操作工人都能严格遵守作业指导书,对设备进行日常的保养维护。
杨厂长想都没想就拒绝道:“黄老,停机就意味着生产进度跟不上,你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这样的责任谁来担?停机我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就在事情陷入僵局的时候,黄老连忙说道:“杨厂长,你不能这么鼠目寸光啊,眼光得放长远一点。这次检修对厂里是有利而无害的。一两个月的产能不达标根本算不了什么。”
杨厂长依旧摆摆手,固执地说:“这样的责任我担不起,你黄老,黄科长你也担不起。”
就在两人僵持不下的时候,“咚咚咚”,房门响了。会是谁呢?原来是张浩看着黄老一个人往行政楼这边走,心里担心这老头说不动杨厂长。
毕竟从以往接触来看,老杨这个人比较自私,一切只想着自己,产能就是他的命根子。张浩怕黄老吃亏,这么大年纪再气出个好歹来,于是连忙跟了过来,敲门的正是他。
杨厂长说道:“请进。”
张浩推门进来,笑着说道:“呵,黄老,您走这么快呢?”
杨厂长疑惑地说道:“张副厂长,你这是?”
张浩首截了当地说道:“我和黄老的目的是一样的,过来是通知你车间的设备需要分批次、分小组停机、维修、检查。”
杨厂长一听,脸色顿时垮了下来,说道:“张副厂长,这事我做不了主。再说了,生产任务不达标,你担得起这个责任吗?”
张浩立马坚定地说道:“这个责任我来担。还有,我们现在是通知你,不是和你商量,你最好搞清楚状况再说。”
“杨厂长,我问你,今年厂里的生产计划是多少吨?你心里没点数吗?今年部里有下新计划吗?还不就是以前老设备的计划吧。你这一味地拼命赶产能,到底在赶什么玩意?”
杨厂长顿时吃瘪,他愤怒地看着张浩,但是又不敢发作,原因很简单,他得罪不起张浩。
不过他还是不服气地说道:“你说得倒是轻巧,这生产任务要是完不成,上面怪罪下来怎么办?你能保证检修完设备,产能就一定能提升?万一没提升,甚至还下降了,这个责任你真的担得起?”杨厂长这一连串的质问,虽然带着怨气,但也确实提出了一些现实问题。
此刻,张浩与杨厂长之间的矛盾己然激化,张浩坚决推进设备检修计划,而杨厂长因担忧生产任务和责任问题极力反对。张浩虽强硬表态愿担责任,但杨厂长的质疑也并非毫无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