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京城的崇祯自然也是收到了登莱援兵成功登陆皮岛的奏报,当下心里松了一口气,皮岛万无一失就好,唯一让崇祯不满意的是,夜不收的作战方式。,2?0¢2!3!t*x·t,.+c/o?m¢
直愣愣地就冲进去了,这和那些敢死队有什么区别,在崇祯的规划里,夜不收应该神不知鬼不觉的渗透进去,在全部撤出后再炸毁火药库。
看来夜不收的作战方式还要改进,这个就交给骆养性,毕竟夜不收是他提出了的,他应该是最能理解特种作战理论的。
现在的后金应该损失了不少装备,首先毛文龙烧掉了后金为数不多的水师,再者夜不收端掉了后金的火炮,就目前后金的科技水平,这两样东西后金都不能自主生产。
可以说这一仗后金装备的损失不小,短时间内后金再动皮岛的可能性不大,毕竟后金无法封锁皮岛,那么登莱的物资和兵员就可以源源不断的运输皮岛。
这样的消耗战不是现在的后金可以承受的,其实仗打到现在,崇祯现在已经有点摸到打后金的路子了。
大明的问题是骡马数量不足,无法快速机动,无法按时将自己的兵员和装备投放到作战区域,而后金的优势就是来去如风。_微~趣-小/说-网, ?最′新~章,节`更,新/快+
目前来说大明的策略没有走错,坚壁清野,让后金不得不和明军在城墙下作战,并在城墙上架起大炮,在城墙下摆开阵型,和后金在城墙下野战。
有人会问,后金不是傻子,为什么要和你在城墙下野战。首先后金的目的是劫掠人口和资源,不是攻城略地;其次明军坚壁清野之后,后金无法获得物资和人口,只能攻城。
只有城破,后金才能获得足够的人口和物资,相比与以往的分散,坚壁清野使物资和人口更加集中在城池里,但是相对的后金的成本在增加。
但是守城是明军的强项,再加上城池还集中了周围的人口,这无疑就增加了后金攻破的难度。
其实明军前期的守城并不是只守城墙,明军会在城墙下列兵布阵,和后金在城墙下野战,再加上城墙上火炮的掩护,最辉煌的战绩是袁崇焕一炮轰死努尔哈赤。
这次的战报让崇祯有了新的想法,如果用水师掩护陆军,征服辽东的难度似乎会降低,但是现在大明最强的水师在谁手里,毫无疑问是郑家,崇祯打算用历史上的方法招安。
但是除了招安郑芝龙,崇祯还有其他想法,比如收复台湾,然后把陕西那片地流民迁徙一部分,缓解救灾压力。¨小′说¢C\M\S, /已~发+布·最¨新-章?节?
现在崇祯的小金库实在有点遭不住,数省之民的救济,现在毕竟不是后世,财政实在托不住底。
半月后,大殿。
崇祯想到什么就办什么,今天是郑芝龙来京的日子,崇祯也想会会这位在历史上有名人物,从他先被明朝招安,后来又降清,可谓是骑墙派的代表。
就在他正想着该怎么用这个人的时候,王承恩也将其带进了大殿。
“臣,郑芝龙恭请陛下圣躬安!”
说着,郑芝龙整个人都匍匐在了地上。
“朕安,镇海伯平身吧。”
朱由检语气平淡的对其说道。
镇海伯,郑芝龙心头大震,在郑芝龙的预期里,朝廷大概只会给个官,没想到崇祯开口就是个伯爵。
郑芝龙现在心里有一点忐忑,他是个成年人,自然知道任何东西都是有代价的,崇祯许了他伯爵,那他郑芝龙要付出什么。
“臣谢陛下!”
郑芝龙起身后,依旧是低着头。
后者上下打量对方一眼,笑道:“朕没想到镇海伯竟是这般年轻。”
“回陛下,臣是万历二十三年出生,现年二十九了,不年轻了。”
郑芝龙有些紧张地回了一句。
大明立国两百余年,朱家皇帝已经深入人心,就算他是东南最大的海盗,见到朱由检也是难免心生敬畏,这就是作为皇帝的威势。
崇祯看了王承恩一眼,后者会意,立即搬来一个椅子,让郑芝龙坐下。
“此次唤你来,主要是和朕说说东南的事,还有一些事要交给郑爱卿去做。”
郑芝龙心里明白,这问的事或许和要做的事有关,能不能把这件事干成,关乎自己的爵位。
“朕的第一个问题,郑家水师现在有多少艘船?”
“回陛下的话,郑家水师现有大小舰船千余艘,战舰大约有五百余艘,臣打算将所有战舰,全部划入福建水师。”
崇祯瞬间瞪大了双眼,一千多艘,崇祯的喉咙有一些发干,这就是郑家水师的实力吗,但是崇祯又有点欣喜,都是我的。
”第二个问题,朕打算在泉州设立市舶司,用以督饷。”
此话一出,郑芝龙的心里忽然一紧。
朱由检嘴里所说的督饷,实际上就是征税。
郑芝龙以前干的都是一些走私生意,现在想要让其交税,他自然是感到肉疼。
不过,朱由检接下来的话,却是又让他的心情舒缓起来。
“朕特许郑家和扶桑进行通商的独家特权,除了军械之外,其余货物都可以自由贸易。”
“臣谢陛下隆恩。”
郑芝龙赶紧施礼道。
眼下,他最大的贸易伙伴就是扶桑,相比于巨额的贸易,这一点税收根本算不了什么。
“朕的第三个问题,台湾的现状?”
郑芝龙听完,略作思考,便开始回答崇祯的问题。
崇祯一边听,一边梳理。
崇祯元年前的台湾,是东亚殖民浪潮与汉人拓荒的交织之地。
自天启四年年荷兰东印度公司登陆台南筑热兰遮城,强迫汉人移民种植甘蔗、缴纳"人头税",其势力局限于台江沿岸;
天启六年西班牙人北上基隆建圣萨尔瓦多城,在北部开采硫磺、金砂,但因原住民反抗及兵力不足,控制力较弱,困守北部据点。
纵横其间的郑芝龙以云林北港为基地,垄断闽台走私贸易,并于天启年间经福建巡抚熊文灿默许,招募数万漳泉饥民渡台垦荒,是大明首次官方主导的大规模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