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家人彻底决裂后的第一个星期,林若男(张桀)像一个刚刚脱笼的鸟儿,既感到前所未有的自由,又对这陌生的天空充满不安。3狐\?[恋§文}学?? ]?免£÷.费?{阅|读?a<
那些恶毒的匿名信依然在每天准时送达,可它们己经不能再刺痛她。
她开始把这些时间投入到一件更有意义的事情上——读书。
不再是为了工作需要的账目和法律条文,而是为了寻找答案。
为什么会有重男轻女?
为什么女性要承受这样的不公?
这些现象背后,到底是什么在推动?
林若男(张桀)去了城里最大的图书馆,借阅了大量关于女性主义、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书籍。
每天下班后,她都要在昏黄的灯光下读到深夜。
《女性的奥秘》让她明白,女性被困在"家庭主妇"的角色中,是社会结构的刻意安排。
《第二性》告诉她,女性之所以被视为"第二性",是因为长期以来她们被排除在公共权力之外。
《社会性别理论》更是让她意识到,所谓的"男强女弱"、"男外女内",很大程度上是社会建构的结果,而非天然如此。
读书的过程中,林若男(张桀)经常会停下来,回想自己这些年的遭遇。
父母对待她和林虎的差别对待,村里人对女孩教育的漠视,职场中那些似有若无的歧视眼光——这一切都不是偶然,而是整个社会结构的必然产物。
然而,最让她震撼的,不是书本上的理论,而是脑海中偶尔闪现的一些画面。
那些画面很奇怪,像是梦境,又像是记忆。~卡+卡*小¢说*网_ !更,新\最_全?
她看到一个男人,坐在电脑前,敲击着键盘。
屏幕上是一个讨论女性话题的论坛,他正在留言:"女人就是麻烦,整天哭哭啼啼,一点小事就上纲上线。"
"女拳师又开始发疯了?在家相夫教子不好吗,非要出来抢男人的工作。"
"她们要的不是平等,是特权!"
那张脸,竟然有些熟悉。
每当这种画面闪现,林若男(张桀)就会感到一阵心悸,仿佛那个人就是她,仿佛那些恶毒的话语曾经从她口中说出。
可这怎么可能呢?
她明明是女性,怎么会说出那样的话?
【系统面板的边缘,似乎有什么在闪烁,但很快又消失了。】
这种诡异的感觉越来越频繁。
有时候看到书中描述的某个女性遭遇,她会莫名地感到愧疚,就好像她曾经是那个施暴者。
有时候读到关于网络暴力对女性伤害的章节,她甚至会感到恶心,好像自己曾经参与过这样的暴力。
这让林若男(张桀)开始审视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想法。
是不是她也曾经,哪怕是在潜意识里,认同过那些对女性的刻板印象?
是不是她也曾经,在某个时刻,觉得女性确实应该"安分守己"?
这种自我质疑让她痛苦,但也让她更加清醒。
林若男(张桀)意识到,性别歧视不仅仅来自外部的压迫,也来自内化的偏见。
连她这样的受害者,都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这种偏见的载体,那更不用说那些既得利益者了。,小¢说*宅` ¨无?错?内_容?
一个月后,她的"若男说法"专栏重新开始连载。
这次的主题,从单纯的法律援助,转向了更深层次的社会分析。
第一篇文章的标题是《性别歧视的根源:不是天性,而是社会建构》。
她在文中写道:"很多人认为,男强女弱是天性使然,男主外女主内是自然法则。但事实上,这种观念很大程度上是社会长期建构的结果。在一些母系社会中,女性同样可以承担起管理和决策的责任。这说明,性别角色的分工并非固定不变的。"
文章发表后,反响比她预想的还要激烈。
支持者说她"理论深刻,视角独特"。
反对者则骂她"崇洋媚外,数典忘祖"。
其中一封读者来信让林若男(张桀)印象深刻。
写信的是一个名叫阿梅的女工,她说:"林小姐,看了您的文章,我才明白为什么我总觉得不对劲。从小到大,所有人都告诉我,女人就该温柔贤惠,就该以家庭为重。可我偏偏喜欢机械,喜欢在工厂里修理机器。以前我以为是自己有问题,现在我明白了,没有问题的是我,有问题的是那些偏见。"
还有一封信来自一个男性读者:"林小姐,我是三个女儿的父亲。以前我也觉得生不出儿子很丢脸,对女儿们的期望也就是嫁个好人家。看了您的文章,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想法。我决定,要让女儿们接受最好的教育,让她们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
这些回信让林若男(张桀)意识到,改变虽然缓慢,但确实在发生。
然而,最让她震撼的,是一个夜晚发生的事情。
那天她读书读得很晚,困倦中似乎进入了一种奇异的状态。
意识中,她仿佛来到了一个巨大的塔状建筑内部。
一个女子站在她面前,她有着冰蓝色的眸子,神情冷漠如冰霜。
"醒悟了?"她的声音毫无温度。
"你是谁?"林若男(张桀)惊讶地问。
"我是这里的管理者。"她淡淡地说,"也是你罪孽的见证者。"
"罪孽?我犯了什么罪?"
她嗤笑一声:"张桀,你真的忘了吗?还是在装糊涂?"
张桀?这个名字为什么听起来这么熟悉?
"你曾经是网络上最活跃的女性贬低者之一。"她继续说道,"你用最恶毒的语言攻击那些为女性权益发声的人,用最龌龊的想象物化每一个女性。你享受着性别红利带来的优越感,却从未思考过这种优越感建立在多少女性的痛苦之上。"
"不可能!我怎么会——"
"现在,你体验到了被歧视、被压迫的滋味了吗?"她打断了林若男(张桀),"当你在职场中被质疑能力时,当你被家人当作赚钱工具时,当你在网络上被恶意攻击时——这些痛苦,你都曾经加诸在别的女性身上。"
那些闪现的画面突然变得清晰起来。
林若男(张桀)看到"自己"在网络论坛中恶意嘲讽女性,看到"自己"传播性别歧视的言论,看到"自己"对女性的每一次成功都报以恶意的揣测。
原来,那不是梦境,而是记忆。
属于张桀的记忆。
"我现在明白了。"林若男(张桀)颤抖着说,"我终于明白了这种痛苦从何而来。"
"明白又如何?"冷鸢依然冷漠,"罪孽不会因为明白而消失。"
"但至少,我可以用剩下的时间去补偿。"林若男(张桀)看着她,眼中没有了迷茫,取而代之的是坚定:"我要建立一个组织,一个专门为女性权益服务的组织。不仅仅是帮助个案,更要从根源上推动改变。"
冷鸢的表情没有变化,但她的眼中似乎闪过了一丝什么。
"你知道这条路有多难走吗?"
"我知道。"林若男(张桀)点头,"但我必须走。不是为了赎罪,而是因为这是对的事情。"
【系统提示:宿主对罪孽本质的理解加深。新的目标确立:建立女性权益组织。】
意识回到现实时,林若男(张桀)发现自己还坐在书桌前,但心境己经完全不同了。
她拿出纸笔,开始规划这个组织的蓝图。
它不能只是一个法律援助机构,更要成为一个推动社会观念变革的平台。
它要帮助那些遭受性别歧视的女性,也要教育那些还在无知中的人。
它要挑战那些不公平的制度,也要培养下一代的性别平等意识。
这条路确实会充满艰辛,会面临巨大的阻力,甚至会遭受更多的攻击。
但林若男(张桀)不再是一个人了。
她有那些被她的文章启发的读者,有那些同样遭受歧视的女性,有那些具有良知的男性。
更重要的是,她有了一个清晰的目标,一个值得为之奋斗终生的目标。
第二天,林若男(张桀)开始着手准备。
这个组织,她要叫它"平等之光"。
因为在这个充满偏见的世界里,人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愤怒和反抗,更需要智慧的光芒去照亮那些被黑暗笼罩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