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拉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萝拉小说 > 历史小说 > 李家创业史,李世民竟是我后人 > 第7章 不鸣则已

第7章 不鸣则已

不想错过《李家创业史,李世民竟是我后人》更新?安装萝拉小说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

放弃立即下载

黄初六年的洛阳,太傅府的紫藤架下积着半尺厚的雪。′j′i¢n\r?u~t-a,.~c′o.m¢李誓蹲在暖阁窗下,正给儿子李穆削木剑,削到剑脊时忽然停手——檐角的冰棱坠落在青石板上,碎成细珠,像极了当年跟着曹丕在铜雀台射猎时,马蹄踏碎的霜花。

"父亲,你的木剑总比别人的沉。"五岁的李穆抓着他的衣袖摇晃,虎头帽上的绒球蹭着他的下巴。这孩子眉眼像极了母亲,连说话的语调都带着几分清河崔氏的温婉。

李誓将木剑递过去,指尖触到儿子温热的掌心。他想起三天前,父亲李玉在书房里翻出一卷泛黄的族谱,指着"李政"两个字对他说:"你先祖在汉景帝时在李家不动如山,皇帝下令才肯出山,一出便平定了赵郡叛乱。治理赵郡,从未出叛,后建立我赵郡李家,这叫'不鸣则己,一鸣惊人'。"

那时李玉刚用考功郎查核了冀州中正官的贪腐案,将三个世家子弟的品级从"上品"降为"下品",朝堂上的弹劾奏折堆得比案几还高。李誓看着父亲鬓角的白发,忽然道:"儿子去替父亲分担些吧。"

李玉却摇头,将一枚刻着"慎"字的玉佩系在他腰间:"你如今要做的,是把《史记》里的《周亚夫传》抄一百遍。什么时候看懂周亚夫为何难逃这最终结局,我李家为何要帮助他,什么时候再谈出仕。"

这话李誓记了十年。从十五岁跟着曹丕在禁苑里跑马,到二十岁娶清河崔氏女为妻,再到如今三十而立,他始终守着太傅府的一隅小院,读书、教子、侍亲,活得像洛阳城里一块不起眼的青石。连宫中的内侍都私下议论:"老太傅的儿子,倒比老黄牛还安分。"

可今日不同。辰时刚过,曹丕的贴身宦官便捧着圣旨踏雪而来,貂裘上的寒气瞬间染白了暖阁的门槛:"陛下有旨,召李誓即刻入宫!"

李誓接过圣旨时,指尖有些发颤。上面的朱笔字迹凌厉如刀:"河东郡苏则勾结匈奴余部叛乱,焚掠盐池。今命李誓为讨逆将军,率五千羽林卫往讨,十日之内,务必荡平贼寇!"

"苏则叛乱?"崔氏端着姜汤从内室出来,玉簪上的珍珠随着脚步轻晃,"他去年还在朝会上弹劾过父亲,怎么会突然反了?"

李誓展开舆图,手指沿着黄河西岸划过:"河东盐池是国库命脉,苏则敢动这里,背后定有推手。¢齐.盛+晓`税~枉_ +毋′错\内.容-"他忽然想起上月父亲收到陇西李澈的密信,说匈奴残部在河西蠢蠢欲动——难道是想与河东呼应,切断关中与并州的联系?

正思忖间,院外传来熟悉的马蹄声。曹丕竟穿着常服,带着两个侍卫踏雪而来,玄色锦袍上沾着雪粒,见了李誓便笑:"阿誓,十年没跟朕并肩骑马了,你的骑术没生疏吧?"

李誓赶紧躬身行礼,儿时的记忆忽然翻涌上来——那时曹丕还是五官中郎将,总爱拉着他在邺城的街道上狂奔,买刚出炉的胡饼分着吃;有次他摔断了腿,曹丕亲自背着他去找御医,被曹操用鞭子抽了也不松手。

"陛下,臣......"

"别叫陛下。"曹丕按住他的肩膀,目光落在暖阁墙上挂着的《未央论政》上,那是李誓临摹的先祖李守与汉武帝论政的画像,"小时候你总跟在朕身后喊'二哥',如今倒生分了。"他忽然从袖中取出一枚虎符,"这是五千羽林卫的兵符,其中三千是当年跟着朕破袁绍的旧部,你调遣得动。"

李誓接过虎符,冰凉的铜器贴着掌心。他忽然明白,曹丕从未把他当外人——这些年的"不动如山",既是父亲的教诲,也是君臣间心照不宣的默契。

"二哥放心,十日之内,必平河东。"他攥紧虎符,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曹丕盯着他看了半晌,忽然大笑:"朕就知道,你这头潜龙,该出水了!"他转身时,忽然又道,"苏则的叛军里有匈奴射雕手,你带着这个。"说着解下腰间的角弓,"这是当年吕布用过的'虎筋弓',能射穿三层甲。"

虎筋弓上还留着曹丕的体温。*k~a¢n^s_h^u^j`u~n·.?c^c\李誓望着皇帝踏雪离去的背影,忽然想起十五岁那年,曹丕把自己的汗血马让给他骑,说:"阿誓,你先祖李广善射,你可不能丢了李家的脸。"

三日后,讨逆军在洛阳城外的邙山誓师。李誓穿着明光铠,腰间悬着虎筋弓,站在高台上时,五千羽林卫忽然齐声高呼:"愿随将军,荡平河东!"

呼声震落了枝头的积雪,连前来送行的李玉都微微睁大了眼睛。他看着儿子拔剑指天的模样,忽然想起兄长李广大战匈奴时的英姿——原来有些血脉里的东西,是藏不住的。

"记住,少杀人,多留活口。"李玉在他登车前低声道,将一卷《孙子兵法》塞进他怀里,"苏则是世家出身,叛乱背后定有隐情。"

李誓点头,翻身上马的瞬间,瞥见人群里的崔氏正抱着李穆挥手。儿子举着那柄沉木剑,奶声奶气地喊:"父亲必胜!"

大军行至孟津渡口时,斥候来报:"苏则在盐池西岸扎营,营寨连绵十里,还放言要'首捣洛阳,清君侧'。"

副将张辽之子张虎按捺不住:"将军,不如连夜渡河,给他们个措手不及!"

李誓却勒住马缰,指着盐池上空盘旋的苍鹰:"盐池周围都是盐碱地,骑兵展不开。他故意把营寨扎得那么长,是想引我们强攻。"他忽然想起《李将军列传》里"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屯"的记载,调转马头道,"去查,苏则的粮草囤在哪里。"

张虎虽不解,却依令而行。三日后回报:"贼兵粮草都囤在北面的解县,由匈奴射雕手看守。"

"好。"李誓展开舆图,在"解县"与"盐池"之间画了条斜线,"张虎带三千人佯攻盐池,记住,只许败,不许胜;我带两千人绕到解县,烧了他们的粮仓。"

张虎瞪大了眼睛:"将军!那是佯败啊!会折损士气的!"

"士气?"李誓弹了弹虎筋弓的弓弦,"等他们饿三天肚子,看谁还有士气。"他忽然压低声音,"苏则帐下有个谋士叫王密,是我当年同窗,此人贪财,你败阵时故意丢些金银辎重,他定会劝苏则追击。"

果然如他所料。张虎的"败兵"刚退到黄河边,苏则的大军便追了出来。王密骑着高头大马,指着地上散落的金锭笑道:"李誓果然是个只会读书的公子哥,连打仗都带着家底!"

苏则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竟亲自率军追击,只留少数人看守解县粮仓。当他追到黄河渡口时,忽然发现对岸空无一人——张虎的"败兵"早己借着夜色绕到了他身后。

而此时的解县,李誓正带着两千人摸到粮仓外。匈奴射雕手果然厉害,三箭便射穿了先锋的头盔。他却不急,让士兵在西周堆起柴草,又在风里撒了些硫磺粉。

"将军,风是往营寨里吹的!"亲卫提醒道。

李誓拉满虎筋弓,一箭射穿了粮仓的毡布:"就是要让风帮忙。"

火借风势,瞬间吞噬了整个粮仓。匈奴射雕手忙着救火,哪里顾得上抵抗?李誓带人趁乱斩杀守将,等苏则回兵救援时,看到的只剩一片焦黑的废墟。

"中计了!"苏则拔剑欲自刎,却被王密死死抱住:"将军,我们还有匈奴援军......"

话音未落,北面传来震天的马蹄声。苏则以为是匈奴救兵,正要呼救,却见为首的将旗上写着"陇西李"三个大字——竟是李澈派来的援军。

"表弟,奉太傅令,特来助你一臂之力。"李澈勒马立在火光中,玄色披风上沾着霜雪,"匈奴残部己被我拦在雁门关外,一个也跑不了。"

苏则瘫坐在地上,看着前后夹击的汉军,忽然明白自己从一开始就输了。李誓催马到他面前时,他盯着对方腰间的"慎"字玉佩:"我输得不冤。可你为何不杀我?"

"杀你容易,查清楚谁在背后指使难。"李誓收剑入鞘,"陛下要的不是你的人头,是河东的安稳。"

七日后,李誓押着苏则、王密等叛将返回洛阳。曹丕亲自在城门口迎接,见他铠甲上沾着烟火痕迹,大笑道:"朕就知道,我这义弟不是池中之物!"

庆功宴上,曹丕要封李誓为"河东侯",却被李玉拦住:"陛下,犬子初立微功,不宜骤升。不如让他去盐池督办盐务,也算弥补当年先祖李守治理河东的遗憾。"

李誓立刻躬身:"臣愿往。"

曹丕望着这对父子,忽然想起汉景帝当年对待李翔李守父子的故事——真正的栋梁,从不是用来炫耀的,是用来撑起江山的。他端起酒盏:"好!就依太傅所言。"

散宴时,李玉牵着李誓的手走在宫道上。月光将父子俩的影子拉得很长,像族谱上一脉相承的名字。

"知道父亲为何不让你受封吗?"李玉忽然问。

李誓点头:"世家子弟己因九品中正制对咱家多有不满,若再受封,恐招祸端。"

"不止。"李玉指着天边的星辰,"你先祖李守说过,'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真正的功业,不在爵位高低,在百姓是否能安稳晒盐、种田。"

李誓望着父亲鬓角的白发,忽然读懂了那卷被抄了一百遍的《李将军列传》。李广难封,或许不是因为时运不济,是因为真正的守护,本就该藏在功名之后。

回到太傅府时,崔氏正带着李穆在门前等候。儿子举着那柄沉木剑,非要给父亲表演新学会的剑法。李誓蹲下身,任由儿子的木剑轻轻敲在自己的铠甲上,忽然觉得这声响里,藏着比庆功宴更动人的旋律。

远处的盐池方向,隐约传来盐工们赶工的号子。李誓知道,自己的"一鸣惊人",不是在战场上,而是在往后无数个安稳的日子里——就像先祖李守那样,用沉默的守护,撑起一片天地的安宁。

而此刻的曹丕,正站在铜雀台上望着河西的方向。李玉送来的密报上写着"苏则背后确有世家指使,己令李誓暗中查访"。他将密报烧成灰烬,看着火星随风飘散,忽然觉得有李玉这样的老臣、李誓这样的新将,再加上长安的司马懿、陇西的李澈,这曹魏的江山,总算能在三分天下的风浪里,稳如磐石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小说推荐
孕期被害,战太太带娃回归杀疯了 顶级坏蛋 那个渣男居然变成绝世好男人了 临时老公,玩神秘 夫人流产离婚后,疯批总裁他慌了 前世被虐惨死后她在京城杀疯了 炙骨撩思 桑语洲情 售楼小姐异能觉醒,末世我说了算 四合院:坑死易中海 无cp逃荒:寡妇带崽独美杀疯了 大美人偷跑,首长下海岛追妻领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