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宗城破那日,张角的魂魄飘离躯体,只见血色残阳如泣如诉,将中原大地染成一片猩红。`小_税′C¢M?S` ~最¢鑫/璋¢踕~更/芯/快*他的神识在天地间飘荡,耳畔似有千万冤魂的哭嚎,又似有百姓们曾对他高呼"大贤良师"的声音。不知飘荡了多久,眼前突然出现一片云雾缭绕的仙境,祥云瑞霭间,一座巍峨道观若隐若现,匾额上"太虚幻境"西个金字熠熠生辉。
张角的魂魄轻飘飘地朝道观飞去,刚至门前,便见一位白发白须、仙风道骨的老者负手而立。那人身着月白色道袍,腰间系着一根青竹编就的腰带,正是他多年未见的师父——南华老仙。
"徒儿,你来了。"南华老仙转过身,目光温和却又深邃,仿佛能看透张角心中所有的念头。
张角连忙行礼,心中百感交集:"师父,弟子...弟子失败了。"
南华老仙轻轻叹了口气,引着张角走进道观。\天-禧.晓-税\王¨ `埂`芯!罪·全\道观内,奇花异草竞相绽放,仙鹤在云端翱翔,潺潺流水声中,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寂寥。两人在一处亭中坐下,南华老仙挥了挥手,石桌上便出现两杯冒着热气的清茶。
"你可后悔?"南华老仙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缓缓问道。
张角愣住了。他的思绪如潮水般涌回人间:延熹七年的深秋,冀州大地满目疮痍,他背着药箱行走在龟裂的土地上,亲眼目睹袁氏庄园的奢靡与百姓的困苦;临清村老妪临终前绝望的眼神,阿牛悲愤的质问,孕妇在破庙中逝去的悲惨,盲眼老者凄凉的琴声...这一幕幕画面在他脑海中不断闪现。
"师父,您还记得弟子下山时的誓言吗?"张角望着杯中翻涌的茶叶,缓缓说道,"弟子曾说,若不能让天下百姓都有饭吃、有衣穿,便绝不回山。?优*品?小+税?惘` `毋¢错^内-容-如今,弟子虽身死,但那些受苦的百姓,至少曾看到过一丝希望。"
他握紧拳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在人间的这些年,弟子见过太多黑暗。世家大族囤积粮食,看着百姓饿死;朝廷官员横征暴敛,将百姓逼上绝路。弟子若只是一心修道,对这些视而不见,纵然能得长生,又有何意义?"
南华老仙静静地听着,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当年收你为徒,便知你心怀苍生。只是这天地规则,向来冷酷,以一人之力对抗整个世道,谈何容易。"
张角摇了摇头:"弟子从未想过容易。百姓们在水深火热中挣扎,弟子若不出手,谁来出手?黄巾军虽败,但弟子相信,这天下迟早会变。只要还有人记得太平道的理想,只要还有人渴望一个公平的世道,这星星之火,终将再次燎原。"
正说着,天空突然传来一阵悠扬的道乐,五彩祥云汇聚。一位身着青色道袍、白发垂地的老者踏云而来,正是的老子。
"张角,你虽在人间掀起战乱,却也是为救苍生。"老子的声音沉稳而庄重,"你心怀大愿,虽身死却执念不灭。吾己向天帝禀明,天帝感你赤诚,特封你为五老之一,赐号黄角大仙,受天下香火,护佑世间黎民。"
张角闻言,连忙跪地叩谢:"多谢仙尊,多谢天帝!弟子定当尽心竭力,不负此重任。"
此后,张角便在天界有了一席之地。他的庙宇渐渐在人间兴起,百姓们逢年过节便会前来祭拜,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他的护佑下,一些地方开始出现太平景象,百姓们安居乐业。
而在天界,张角时常会想起人间的种种。他看着曾经的黄巾军余部,在各地继续为了理想而奋斗;看着刘备、曹操、孙权等豪杰崛起,在乱世中逐鹿;看着百姓们在战火中艰难求生,心中既欣慰又悲痛。
他时常会来到天界边缘,俯瞰人间大地。当看到百姓们在田间辛勤劳作,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时,他便觉得一切都值得;当看到战火纷飞,百姓流离失所时,他便会默默祈祷,希望战乱早日平息。
一日,南华老仙又来到他的宫殿。看着忙碌于公务的张角,问道:"如今你己封神,地位尊崇,可还有遗憾?"
张角停下手中的事务,望向人间,良久才道:"弟子唯一的遗憾,便是未能亲眼看到太平盛世的到来。但弟子相信,只要人间还有人记得太平的理想,这一天终会到来。"
南华老仙笑着点了点头:"有此信念,便己足够。这天地间,最强大的力量,便是人心。"
岁月悠悠,转眼间己过千年。黄角大仙的传说在民间代代相传,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人在困境中坚守正义,为了理想而奋斗。而他在天界,依然默默地守护着这片他曾经用生命热爱过的土地,等待着那真正太平盛世的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