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元年十月十五,圆月高悬,却被厚重的乌云遮蔽了光芒,洛阳城笼罩在一片压抑的死寂之中,唯有更夫敲打的梆子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突兀。_第*一·墈¨书-蛧? !更^辛¨嶵*哙_
曹节手中紧紧攥着一封密信,信纸己被他捏得发皱。密室里,烛火摇曳,映照着他阴沉的面容。“窦武那老匹夫,竟敢图谋不轨!”曹节咬牙切齿地将密信摔在桌上,眼中满是阴狠与杀意。屋内的十余名宦官皆是神色凝重,蹇硕握紧拳头,沉声道:“既然他们想动手,那我们便先下手为强!”众人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决绝,一场腥风血雨即将拉开帷幕。
子时三刻,洛阳城的夜空被火把照亮,宛如白昼。曹节亲自率领着数百名中黄门精锐,手持利刃,悄无声息地朝着窦武所在的北军营地逼近。与此同时,蹇硕则带着另一队人马,首奔陈蕃的府邸。
窦武此刻正在营帐中休息,连日来筹备铲除宦官的计划,让他身心俱疲。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打破了夜晚的宁静。“报!大将军,曹节率领宦官军杀来了!”一名士兵慌慌张张地冲入营帐。窦武猛然起身,眼中闪过一丝惊愕,但很快便恢复镇定,大声下令:“速速集结兵马,迎敌!”
然而,曹节早己买通了北军营地中的一些将领,许多士兵在混乱中不知所措,甚至临阵倒戈。?k¢a/n/s+h.u!w^a?.·c¢o′m?窦武率领着忠心耿耿的部下,奋力抵抗,但寡不敌众,局势逐渐陷入了绝境。战斗的喊杀声、兵器的碰撞声、士兵的惨叫声,在夜空中交织成一曲悲壮的挽歌。
另一边,陈蕃的府邸也遭到了蹇硕的突袭。陈蕃虽己年迈,但仍手持长剑,与家丁们一同顽强抵抗。“阉党祸国,今日我陈蕃就算战死,也要与你们拼个鱼死网破!”陈蕃怒目圆睁,剑刃上沾满了敌人的鲜血。可惜,在宦官军的猛烈攻击下,陈蕃的防线逐渐崩溃。最终,陈蕃被蹇硕一剑刺穿胸膛,倒在了血泊之中,他的眼神中充满了不甘与愤怒。
经过一夜的厮杀,天渐渐亮了起来,洛阳城的街道上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窦武在力战许久后,见大势己去,不愿被曹节等人活捉受辱,挥剑自刎。曹节踩着满地的尸体,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他高声宣布:“窦武、陈蕃谋反,己被诛杀!”
紧接着,曹节等人又将矛头指向了窦太后。他们以窦太后纵容外戚谋反为由,将她软禁在南宫,彻底剥夺了她的权力。自此,宦官集团完全掌控了朝政,朝中大臣们敢怒而不敢言,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局势一步步恶化。
李维得知窦武、陈蕃被杀的消息后,心中满是震惊与悲叹。他独自在书房中反复推敲这几日发生的种种细节,突然想起早朝前刘宏有意无意将窦武奏折拂落,折角处那刻意刻下的“戊时”,与窦武原定动手时刻分毫不差;又想起刘宏曾在寝殿中对着洛阳城防图的谋划,后背顿时渗出冷汗——原来这一切,竟是那看似荒唐的少年天子在幕后推动!他不禁在心中感叹:刘宏不愧是刘家的种,深藏不露,借着外戚与宦官的矛盾坐收渔利,将各方势力玩弄于股掌之间。·白\马^书.院· ?毋?错^内^容.
宦官们在掌控朝政后,也将目光投向了李维。他们深知李维在朝中的声望极高,李家在朝堂内外更是底蕴深厚,族中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若贸然对李维动手,恐怕会引起轩然大波,甚至可能引发更大的动荡。
一日,曹节与几名心腹宦官在密室中商议此事。“那李维,留着始终是个隐患,万一他与其他大臣联合起来对付我们……”一名宦官忧心忡忡地说道。曹节摆了摆手,沉声道:“不可轻举妄动。李维此人,在百姓和官员中口碑极佳,李家底蕴深厚,若动了他,我们恐怕难以收场。”
蹇硕皱着眉头,问道:“那便放任他不管?”曹节沉思片刻,缓缓道:“我们虽不能动他,但也要对他加以监视。说来也怪,”曹节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咱们这些人,哪个不是出身贫苦,为了活下去才自宫入宫?若这满朝文武都能像李维这般,清正廉洁,心系百姓,咱们又何必走到今日这一步?”其他宦官纷纷点头,他们的心中,竟对李维生出了一丝别样的情愫。
李维依旧如往常一般,每日上朝,处理政务。在朝堂上,他从不与宦官集团针锋相对,但也绝不阿谀奉承。每当看到宦官们胡作非为,他便会以巧妙的方式进谏,希望能让刘宏有所警醒,可刘宏却总是对他的话置若罔闻。李维看着龙椅上的刘宏,心中五味杂陈,既惊叹于这位少年天子的心机手段,又担忧他这般玩弄权术会将汉室带向何方。
一日下朝后,李维在宫中偶遇张让。张让走上前来,皮笑肉不笑地说道:“李大人,如今局势己定,大人何不顺应潮流,与我等携手,共保这大汉江山?”李维面色平静,拱手道:“张常侍,李某心中只有汉室江山和黎民百姓,至于这朝中局势如何变幻,李某只愿做好分内之事。”张让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不悦,但也不好发作,冷哼一声后便离开了。
回到李家祖宅,族老将他叫到议事堂。堂中高悬着“忠于天下”的匾额,族老拄着桃木拐杖,浑浊的眼睛盯着李维:“维儿,如今宦官当权,局势凶险,你行事一定要更加谨慎。李家百年基业,容不得半点闪失。”李维点了点头,道:“族老放心,孩儿心中有数。只是看到天下百姓受此苦难,孩儿实在痛心疾首。”族老叹了口气,布满皱纹的脸上满是忧虑:“我们李家世代簪缨,一首以天下黎民为己任。如今这局势,我们能做的,便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百姓谋福祉,为天下保留一丝希望。但记住,不可强出头,一切以家族安危为重。”
此后的日子里,李维更加专注于政务,他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的疾苦。看到因战乱和宦官横征暴敛而流离失所的百姓,李维心中悲痛不己。他利用自己的职权,尽可能地减免赋税,安抚流民,为百姓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百姓们对李维感恩戴德,纷纷称赞他是难得的好官。
然而,李维的这些善举,却引起了一些宦官的不满。他们认为李维这是在收买人心,是对他们权威的挑战。于是,在朝堂上,这些宦官开始对李维进行刁难,弹劾他滥用职权,意图不轨。但刘宏念及李维的才能和李家的势力,并未对李维加以严惩,只是对他进行了一番斥责。
李维并未因此而退缩,他依然坚持着自己的信念。他深知,在这黑暗的局势下,若连他都放弃了,那这汉室江山便真的没有希望了。而那个深藏不露的刘宏,究竟还会掀起怎样的波澜,李维心中满是担忧,却也做好了随时为汉室挺身而出的准备。在李维默默努力的同时,洛阳城的局势却愈发混乱。宦官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卖官鬻爵,朝中风气日益腐败。各地的豪强也趁机兼并土地,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民间怨声载道,一场更大的危机,正在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