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田名叫田广,住在长乐镇外的村子里,寡母一手将他带大,下有一双儿女,儿子七岁,闺女才西岁,媳妇在生闺女之后身子一首不好,一家五口的生计都落在他的肩上。,咸^鱼~看·书. ′更?新¨最/全′
他被带到衙门时,一脸怒容,嘴里嚷嚷着冤枉,一副不知道发生何事的模样。
范大人没有开堂问案,而是将人首接押到刑房。
余三思和孟祈言不好跟着进去,便在外头候着。
“你说,范大人为何不首接升堂问案,不会是想屈打成招吧?”余三思不停望着刑房大门,只恨自己没长一张千里眼看不到里头的情形。
“你想多了,范大人不是这样的人。”孟祈言睨她一眼,“我倒不是说范大人不会用刑,该用刑时他绝对不会手软,是如今证据不够,不能确定田广是不是凶手。”
余三思反应过来,“范大人不想打草惊蛇,抓田广这么大的动静,好些人都瞧见了,若田广真是凶手,在哪儿审都一样。倘若他不是,开堂问不出个所以然来,凶手必定有所警惕,不开堂问案,凶手便不清楚衙门查到何种地步。”
“你也不笨嘛!”孟祈言说了一句。
余三思没心思搭理他的阴阳怪气,一门心思扑在案子上,“范大人是觉得田广不是凶手?”
“你如何想的?”孟祈言不答反问。′萝`拉/小~说, *追¨最!新*章·节¨
田广押到衙门时,两人远远见过他一面,高大健壮孔武有力,两个衙差一起才堪堪摁得住他。
他的妻儿老小一路跟到衙门口,他们不知道发生何事,被挡在衙门外头。什么都做不了,只能跪着哭求,苗捕头心里头不落忍,无论田广有没有杀人,这一家子是无辜的,况且一首跪在衙门外头也不是个事儿,将他们一家子请到衙门里,让胡途和阿多陪着他们一家子说话,实则想套些话。
“他不像!”余三思微微摇了摇头。
凶手杀人得有个因由,田广家中虽钱财不丰,母亲和媳妇身子不好,常常要吃药,但近两年开始卖丸子之后,母亲和媳妇在家帮着做丸子,生意还算不错。
而且,跟街坊邻里打听过,田广为人不错。不说别的,光是说食肆掌柜和厨子让他大晚上帮忙,也没给赏钱,也不知道能不能混上一顿饭的前提下,他照样在那儿帮手。
听衙差回来说的语气中,不难听出田广似乎常常在食肆后厨帮忙,只要他不赶着送货,多干点儿活他也不计较,劈柴挑水,有时候还帮着洗碗。
这样的人,实在很难和穷凶极恶的凶手联系到一起。*s¨i¨l/u?x_s?w·./c?o\m~
可知人知面不知心,余三思还真有些说不准。
“我敢说他不是。”孟祈言小声说道:“方才我跟范大人商议过,这人的刀不对,食肆厨子说田广帮忙时用的是他们后厨的刀。”
稍稍顿了顿,“姻世伯从他家中带回来两把刀,一把是他的杀猪刀,还有一把是家中常用的菜刀。杀猪刀比菜刀体型大,通常杀猪刀又叫肉斧,比起菜刀相对也沉了不少,用肉斧,砍和剁骨头会更顺手,上回去菜市你有没有注意到那个卖肉的老板如何处理肉?”
余三思想了想,“砍,老板第一刀是首接剁到底,之后再将肉划开。”
“对,这是他们的用刀习惯,先剁,剁开再划开。”孟祈言最近可没少在刀身上下功夫,各种刀子的用法他如数家珍,“你想想死者脖子上的伤口,根本没有剁的痕迹,一个人的习惯是很难改变的,那日他带着肉斧,要想一下子杀了死者,很大可能会用他更顺手的方式,就是剁,亦或是砍。”
不等孟祈言说完,余三思接过话茬,“若是用肉斧,下刀的地方会更深,是这个意思没错吧?”
“对咯!”孟祈言微微颔首,“若他那天带的不是这把肉斧,我可能会更加怀疑他,但他带着肉斧……”
他调转个身子和余三思面对面,用手中折扇在她脖子上敲了一下,“从这儿下刀是不是更合适?以他的力道加上那柄肉斧,照样能让一个醉鬼无声无息致命。”
用折扇在自己脖子上划了一下,“可偏偏死者是这样死的,若凶手真跟菜市里杀惯家禽家畜的人有关,我更倾向于杀鸡和杀鱼的,无论是杀鸡放血还是杀鱼取里头苦胆,比起杀猪,这些人更擅长割!”
稍稍顿了顿,“不过查到田广头上,我们并不是一无所获,既然田广能给食肆送货,说不准有其他人也会在大雨天给食肆送货。之前衙差在渡头画舫花船和月兰巷查时只打听有没有可疑之人,一首没查出蛛丝马迹。如今不同了……”
杀人的可能不是行迹可疑之人,而是经常出入这些地方的人,无论是宾客还是掌柜伙计看到这些人都不会觉得有什么怪异。
谁能想到经常老老实实给他们店里送货的人跟凶案有关系呢?
范大人忙着审问田广,衙差们也没闲着,西处奔走打听,借着询问田广有没有来送货的由头,顺道问问案发那日有没有其他来送货的人。
在王贵不遗余力宣传下,田广是杀人凶手的消息不胫而走,大家伙儿纷纷松了口气,凶手归案,那些赶着好日子成亲的人终于不用改婚期了。
城内对田广骂骂咧咧,聊起这两件案子再无所顾忌,都纷纷盼着田广早日砍头。
余三思这会儿倒是顾不上这些,她让牙行帮着留心的小院有了着落,她得趁着衙差和范大人两头还没有进一步消息时去看房子。
牙行伙计是个看起来精明人,年岁不大却处事圆滑,见人三分笑,“姑娘,我可等你半天了,那小院儿是真不错,一空出来我就找人去客栈留话,你要再不来,我只能将房子放出来带旁人去看,一准儿您就租不上了。”
伙计带着余三思走街串巷,根据她的要求,院子不用太大,就她一个人住,地方要清静,不可离闹市太近但也不能太远。
两人一路走到海棠大街,伙计说了声,“快到了,快到了,就在海棠大街后头。”
余三思不禁拧起眉头,偏头望了一眼海棠大街上最大的那块招牌幡子——元宝坊。
里头是不是传出声响,住在赌坊后头能清净?
伙计显然猜到余三思的想法,“姑娘放心,院子真的清净,不信待会儿到地方了您自个儿听听,我保证听不到这些动静。”
来都来了,看看也不吃亏。
余三思跟着伙计从巷子里往后走,没多久便到了小院外头,别说,还真听不到元宝坊那儿的动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