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未散,黑色红旗轿车平稳驶过长安街。¨x^i¢a!o~s^h\u/o_c-h+i·..c\o\m^
车内,李老靠在座椅上,闭目养神,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节奏沉稳,像是无声的倒计时。
车驶过信华门,哨兵持枪肃立。
赵峰深吸一口气:&34;李老,半导体产业&34;
坐在副驾驶的刘秘书透过后视镜看了一眼赵峰,欲言又止。
终于,他忍不住开口:
&34;先不说半导体。&34;
&34;赵组长,这次任命……其实并不符合流程。&34;
&34;你知道这次任命,李老顶了多大压力吗?&34;他拍了拍前排座椅扶手,&34;二十七岁的督导组副组长,建国以来头一遭。&34;
李老依旧闭着眼,神色淡然,仿佛没听见。
刘秘书继续道:&34;组织部那边,三份反对意见书,都说这是&39;破坏干部选拔制度&39;。
&34;他顿了顿,声音压低,
&34;李老……为此亲自去了一趟。&34;
赵峰目光微动,看向李老。
老人依旧闭目,嘴角却微微扬起一丝弧度,淡淡道:&34;小刘,话多了。&34;
刘秘书立刻噤声。
车内再次陷入沉默,只剩下引擎的低鸣。
过了片刻,李老才缓缓睁开眼,目光平静如水,看向窗外掠过的天安门城楼。
&34;小赵啊,&34;他语气随意,像是在聊今天的天气,&34;汉东那边,有个案子,叫赵瑞龙。&34;
赵峰心头一紧,但面上不动声色。
刘秘书适时递上一份文件,低声道:
&34;赵组长的弟弟,打伤了人,现在被拘留。&34;
文件上的照片里,赵瑞龙嚣张地比着中指。
赵峰盯着那个与自己有些许相似的年轻人,喉结滚动了一下。,暁\税/宅′ \哽+辛.最*快+
李老依旧看着窗外,语气轻描淡写:
&34;这事,你怎么看?&34;
&34;依法处理。&34;赵峰的声音很轻,却像刀锋划过,&34;汉东改革不能从第一块砖就开始歪。&34;
李老眼中精光一闪:&34;说具体。&34;
&34;三点。&34;赵峰竖起手指,&34;第一,建议异地审理,避开汉东政法系统;第二,伤情鉴定全程录像;第三&34;他顿了顿,&34;我会亲自去拘留所见赵瑞龙。&34;
“我会铲除所有一切,阻碍人民利益的发展因素。”
车窗外的阳光突然刺破晨雾,照在老人手中的文件上。
赵峰直视前方,语气平静:
&34;汉东的改革,不会因为一颗石子就停下。&34;
&34;知道为什么选你吗?&34;李老突然笑了,&34;就冲这份&39;大义灭亲&39;的魄力。&34;他合上文件。
&34;但记住,真正的考验才刚开始。&34;
刘秘书却忍不住补充:&34;赵组长,这事……其实很棘手。汉东的政治环境很是复杂。
要依法处理一个简单的赵瑞龙当然很简单,但如果你的背后没有真正能够依托你的力量,恐怕你在汉东是寸步难行。
这也是李老深思熟虑之后选择你的原因。
京州市长赵立春。虽然大刀阔斧了一些,不过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改革猛将。
李老的意思是,你要妥善的处理这段关系。
如果赵立春是一匹脱缰的野马,那你就要做降服烈马的勇士,你这位父亲啊,站在权力的边缘,用好了就是一把利剑,用不好——”
李老淡淡瞥了他一眼,刘秘书立刻闭嘴。
赵峰微微一愣,回头颇为感激的看了一眼刘秘书。
这是很重要的提点了。
看来之后有机会要和这个刘秘书多走动走动。?白`马.书.院^ `已\发!布`嶵_欣`蟑-劫!
作为一名穿越者,本身对原著里的赵立春就没有多少感情,赵峰自然不会对原著中那个臭名昭著的赵立春有任何的手下留情。
原本只是以为李老的谈起,只是试探自己对赵立春的态度。
但李老的政治智慧却实实在在的要深厚一些。
改革的困难拉拢人心的事儿,竟然已经也替赵峰想到了。
确实在1991年这个档口,赵立春只是市长,而赵瑞龙还也没有发展到那么无法无天肆意妄为的地步,两人也都勉强算遵纪守法的红线之内。
而赵峰要进行改革,手底下无人可用却实在不行。
所以李老的态度是让赵峰收服赵立春,而不是彻底铲除。
经过刘秘书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赵峰立刻便明白。‘
官场上连自己父亲兄弟都能毫不留情处置掉的,无疑会丧失大部分的盟友。
毕竟是人都有私心,大家谁不怕,你上一秒还好好的,下一秒就把自己处理掉。
明朝的皇帝就是个最重要的例子。
朱元璋如此狠烈的手段惩治贪官污吏,结果整个接连能培养出震惊朝野的大贪官。
上位者和执行者互相为敌。
受害的无疑还是老百姓。
怎么做好这个上位者是很深的政治智慧。
同理,如果赵峰手段太狠,无疑是站在整个汉东官场的对立面。
日后的工作就不好展开了。
“我会处理好的,李老。”
光是这第一件事情,确实就很考验赵峰的能力了。
有一句话说得好,改革最重要的并不是改革本身,而是由改革牵扯出来一系列的人情关系。
愚蠢者被关系绑架,祁同伟便是其中之一。
智慧者驾驭关系,赵峰要做的自然就是后者。
车内再次安静。
过了良久,李老才缓缓开口:&34;小赵,汉东的天,该变一变了。&34;
他语气随意,却字字千钧。
&34;至于那颗石子……&34;他顿了顿,目光深邃,&34;碾碎了,就是铺路的砂。&34;
&34;最坏的可能性就是碾不碎被绊倒,那么不只是你,连我这个糟老头子都要跟着摔一个大跟头啊。&34;
赵峰点头:&34;明白。&34;
李老不再多言,重新闭上眼,仿佛刚才的对话只是随口一提。
刘秘书透过后视镜,深深看了赵峰一眼,眼中带着一丝复杂的情绪。
车窗外,晨光终于刺破浓雾,洒在长安街上。
而李老最后那句话,像是一柄悬在头顶的剑——
&34;记住,整个京城,都在看着。&34;
“不只是盯着,你还在盯着我。”
“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不止要赢,还要赢得漂亮。”
晨雾中的行政大楼前,红旗轿车缓缓停稳。
钟正国整理着藏青色中山装的领口。
这位五十三岁的封疆大吏特意提前半小时到场,连皮鞋都换上了新打的鞋油。
&34;李老的车到了。&34;秘书小声提醒。
钟正国抬手拦住要上前的警卫,亲自走向车门。
这个动作他演练过多次——既要展现恭敬,又不能失封疆大吏的体面。
右手搭上车门把手的瞬间,他甚至在心中默数了开门的节奏。
车门打开的刹那,钟正国精心准备的微笑突然凝固。
副驾驶座走下来的年轻人让他瞳孔骤缩——怎么是赵峰。
深灰色西装下的身躯挺拔如青松,领带上别着的党徽在晨光中格外刺眼。
&34;钟书记。&34;赵峰微微颔首,很是意气风发。
钟正国搭在车门上的手背青筋隐现。
五十三年的人生阅历在此刻化作荒谬感涌上喉头——他堂堂省委书记,竟像个门童般给个年轻人开门?
这个念头像根鱼刺卡在喉间,吐不出咽不下。
&34;正国啊。&34;李老的声音从另一侧传来,&34;这就是我昨天晚上在电话里跟你说的督导组赵副组长。&34;
钟正国听见自己颈椎发出轻微的咔响。
昨夜电话里李老说的&34;配个得力助手&34;,竟是指这个刚回国的年轻人?
越想越觉得心中不舒服,钟正国硬着头皮。
&34;欢迎赵组长。&34;
钟正国听见自己声音像隔了层毛玻璃。
昨夜辗转反侧时设想的各种政治布局,此刻都成了笑话。
他原以为梁群峰会是最好的人选,这样两个人也算是搭档,汉东的政治局面完全就在他的掌控当中了。
李老踱步到两人之间,中山装下摆扫过台阶上未干的露水:&34;正国看过赵峰同志的改革方案了吧?&34;
&34;看了三遍。&34;
钟正国喉结滚动,想起那份令他夜不能寐的报告。
那些关于科技特区的构想,那些打破常规的用人思路,竟都出自眼前这个年轻人?
可那手段之狠,手段之强,钟正国完全以为是李老亲自制定的。
晨雾突然被阳光刺破,钟正国眯起眼睛。
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精心在上任之前维护的汉东政治生态,恐怕要迎来一场飓风。
不是博弈,而是重塑。
&34;走吧,都进去说话。&34;
李老率先迈步,“简单吃个午饭,座谈会交流一下。”
“就当是为你们二位去往汉东送行。”
“大的干吧,莫愁前路无知己。”
“功成之时,天下谁人不识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