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城。′如~雯_徃^ /首¢发?
陆北尘站在城墙上,望着城下密密麻麻的匈奴大军,眉头紧锁。
对方摆出围三缺一的阵势,明显是想要诱他出城决战。
可他深知,在野外,面对匈奴骑兵,他麾下边军根本没有胜算,他又怎么可能会上当。
不过,比起幽州城的安危,他更担心燕岭城的处境,以及幽州境内百姓是否能逃过匈奴人的烧杀抢掠。
“将军!”突然,他身边的一名护卫指向西北方向,惊呼道:
“你看!”
陆北尘顺着护卫手指的方向望去,心中顿时一紧。
远处,一支队伍正缓缓向幽州靠近,尘土飞扬,长长的队伍,足有几万人。
西北方向,不正是燕岭城方向?
难道,燕岭城己经失陷?
然而,随着那支队伍的靠近,陆北尘突然摇了摇头。
不对,那支队伍行军散漫,毫无精气神可言,完全不似胜利之师。
也不对,这支队足足还有好几万人,不说攻进燕岭城,但与楚凌对峙却应该没有问题,他们却又为何退来了幽州?
是楚凌突围出去了,他们才如此沮丧?
还是因为其他什么原因?
陆北尘摇了摇头,不再多想,决定晚上派出斥候悄悄出城,前往燕岭城打探。
随即,他转头望向皇城方向,心中满是疑惑。
按道理,他派往皇城的斥候,早就应该将他求援的密信送到了皇上手中。~嗖~艘*小?税,枉? ·首\发+
可为何己经过去多日,他却仍未收到回信。
至于密信被人截去,他从未想过。
何人会如此大胆,敢冒着诛九族的大罪,截杀军中斥候。
大苍皇城。
皇宫。
御书房内,楚旋目光落在秦文竹身上,脸上带着一丝疑惑,问道:
“秦爱卿,凌王府、盛苍娱乐城,以及凌王府在城外的庄园,皆己人去楼空,楚凌此举,似早有准备。”
“朕刚才所言为何不可?”
凌王府、盛苍娱乐城,以及凌王府在城外庄园的一众人等,一日之间全部消失于皇城之事,他早己知晓。
只是他初登大宝,事情太多,为了稳定朝中局势,他一时顾及不上。
如今,朝中局势渐稳,他也终于腾出手来。
楚凌如今人在幽州,徐晟等人想也不用想,必是前往幽州,与楚凌会合。
他刚才,准备让原安远镖局镖师霍定锋,率人前去追击。
同时,下一道圣旨,让陆北尘暂时放弃幽州,退回青州驻守,借匈奴之手灭了楚凌。
只是,他刚把心中的想法说出来,就遭到了秦文竹的反对。
秦文竹躬身行礼,一脸恭敬道:
“皇上,臣并非阻止皇上派兵追击徐晟等人,只是不想皇上令陆北尘放弃幽州,退守青州罢了。′2-八\看·书`惘! -耕.薪?最,筷·”
“哦?”楚旋目光一凝:
“秦爱卿,你知道,楚凌此人绝不简单,若不趁早除去,日后必成心腹大患。”
秦文竹点了点头,道:“微臣自然知晓。”
“徐晟等人虽逃,但终究不过是一群丧家之犬,派霍定锋率精锐前去追击,微臣没有意见。”
“只是,皇上新登大宝,若在这个时候让陆北尘放弃幽州,退守青州,恐怕届时不仅朝堂震荡,边疆将士寒心,百姓也会对陛下……。”
秦文竹说着突然戛然而止,他知道,楚凌如今己是大苍皇帝,有些话,绝不能说的太过。
楚旋眉头紧皱,也自然明白秦文竹的担心。
他初登大宝,才刚派人前往各州,通告天下,民心未稳。
若此时弃幽州于不顾,任由匈奴肆虐,百姓流离失所,朝野上下必会非议他不顾幽州百姓的死活。
届时,即便他坐稳皇位,也会落得个“不顾江山社稷”的骂名。
“那以秦爱卿的意思。”楚凌眼中闪过一丝不愿:“朕是不是要对楚凌弃之不管?”
秦文竹心中一颤,连忙跪地,解释道:“臣并非此意。”
“皇上可佯装调派一部分皇城禁军北上,大张旗鼓地宣称援军即将奔赴幽州。”
“匈奴探子得知后,必定以为我大苍援军将至,不敢久留,自会退兵。”
“如此一来,幽州之危可解,陛下既能稳住边关局势,还能收拢民心。”
秦文竹顿了顿,继续说道:
“待匈奴退兵后,皇上可以“犒赏三军〞为由,派人前去幽州。”
“同时,令传旨之人带一道密令给北境守将陆北尘,让其在犒军宴上擒拿楚凌,押解回皇城。”
“届时,楚凌生死,还不是由陛下定夺?”
楚旋闻言,眼中精光一闪。
秦文竹所言,不仅擒拿了楚凌,且还保了朝堂稳定,赢得了民心,确实是一条妙计。
如今,只需给楚凌安一条罪状即可。
只要有了楚凌的罪状,陆北尘才能奉旨行事。
沉思片刻后,楚旋目光重新落在秦文竹身上:
“秦爱卿,那以你之见,该给楚凌安个什么罪名?”
秦文竹闻言,脑海中飞速运转,陷入了沉思。
片刻后,他眼前一亮,躬身道:
“皇上,就以凌王府众人为借口,说徐晟等人一日之间全部逃出王府,有意图谋反之嫌。”
“将此事附于密信之内,告知陆北尘,陆北尘得知凌王府己空无一人,心中也必定生疑。”
“如此一来,陆北尘定会按皇上密令行事。”
楚旋闻言,沉吟片刻后,突然大喝一声:好!就依秦爱卿所言。”
“霍定锋,你即刻率领一队人马,前去追击徐晟等人,务必将其一干人等捉拿回皇城。”
“若有反抗者,格杀无论。”
待霍定风退下后,楚旋目光转向秦文竹:
“明日早朝,朕会当众宣布,抽调五万禁军驰援幽州,再让军中将士将声势闹得越大越好。”
说罢,他提起朱笔,亲自书写: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近日得报,凌王府长史徐晟、护卫统领韩云武等王府众人,于朕登基之日,尽数潜逃出城,形迹诡秘,显有异谋。”
“凌王楚凌,身为宗室,统兵在外,竟纵容府中属官私逃,其心叵测,难辞其咎。”
“北境守将陆北尘,忠勇可嘉,素为朕所倚重。”
“今特密谕于卿,待匈奴退兵后,即以"犒赏三军"之名,召楚凌入营议事,将其拿下,押解回京,交由朕亲审。“
“若遇反抗,可立斩之,以绝后患。”
“此事关乎我大苍社稷之安危,卿务必谨慎行事,不得走漏风声。”
“事成之后,朕必不吝封赏,若敢徇私纵逆,定以同罪论处!”
“钦此。”
写罢,楚旋将密信交于身旁的执秉太监:
“待匈奴退出幽州后,你同礼部以犒赏三军之名一同前往幽州,将此密信密交于陆北尘。”
“切记,告知陆北尘,事情重大,阅后即焚,不得留存。”
新任执笔太监汪安承连忙躬身,双手接过密旨,小心收好:
“皇上放心,奴才知道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