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太子演戏,陛下回心转意
皇帝的声音,在金銮殿上空回荡。?_?Ee\{Z¥.?小@说_=网?%? ?追3最a;新[?章ˉ/?节??a
“摆驾!”
大殿之外,禁军甲胄碰撞,发出冰冷的铿锵之声。
仪仗迅速集结,明黄的龙辇在数百名禁军的护卫下,如同一座移动的金色山峦,缓缓驶出宫门。
满朝文武几乎全都跟了出来。
项远山走在最前面,脸上看不出半点得色,只有一片凝重的忧国忧民。
李季则被几名禁军请到了队伍的最后方,不远不近地跟着,像一个即将被公开处刑的囚犯。
没有人跟他说话。
那些曾经对他笑脸相迎的同僚,此刻都像躲避瘟疫一样,离他远远的。
李季毫不在意,他只是抬眼,望了望天。
天色阴沉,铅灰色的云层压得很低,一场更大的风雪,似乎正在酝酿。
……
皇城之外,南郊。
临时搭建的灾民营地里,一片愁云惨淡。
寒风卷着雪沫子,刮在人脸上,像刀子一样疼。
一处还算干净的营帐内。
太子正裹着厚厚的貂裘,手边是一个小巧的铜制手炉,里面烧着最上等的银丝炭。
他的对面,坐着一个同样锦衣华服的年轻人,正是宰相项远山的独子项文轩。
“殿下,您这招实在是高。”
项文轩端起一杯热茶,吹了吹热气,脸上挂着一丝恭维的笑意。
“先让家父在朝堂上发难,将您这戴罪立功的形象立起来,再狠狠踩那李季一脚。两相对比之下,陛下心中那杆秤,自然就歪了。”
太子冷哼一声,将手中的茶杯重重放下。
“哼,那李季算个什么东西,也配跟本宫比?”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嫉妒与怨毒。
“不过是个鸠占鹊巢的野种罢了,偏偏父皇就是看他顺眼,什么好事都想着他!”
太子说到一半,又硬生生咽了回去,脸色变得更加阴郁。
就在这时,帐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看(_书¤屋§小{说?网%- )′免|)&费`÷阅#?读ˉ}
一名亲卫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神色慌张。
“殿下,不好了!”
“陛下的龙辇出城了,正朝着咱们这边来!”
“什么?”
太子猛地站起身,手里的铜炉哐当一声掉在地上,滚烫的炭火撒了一地。
项文轩也是脸色一变。
“这么快?”
太子先是一慌,随即眼中迸发出一阵狂喜的光芒。
他跟项文轩对视一眼,两人瞬间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机会来了!
“快!”
太子一把扯掉身上名贵的貂裘,随手扔在地上。
“把那锅馊了的粥抬出来,不,把所有能施的粥都抬出来!”
“项文轩,你,去组织灾民,让他们知道,是谁在救他们的命!”
“其他人,都给本宫打起精神来!”
太子一边说着,一边用手胡乱地将自己打理得一丝不苟的发髻揉乱,又在脸上抹了两把灰。
他深吸一口气,像是下了什么巨大的决心,猛地冲出营帐,直奔那几个施粥的大锅!
一股酸腐馊臭混合着稀薄米汤的味道,扑面而来。
太子胃里一阵翻江倒海,强忍着呕吐的欲望,从一个目瞪口呆的伙夫手里夺过大勺。
“滚开,让本宫来!”
他大吼一声,用尽全身力气,将那沉重的大勺伸进锅里,搅动着那浑浊的粥水。
……
龙辇缓缓停在灾民营地之外。
皇帝在太监的搀扶下,走下龙辇。
他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那番让他毕生难忘的景象。
他的儿子,大乾王朝的太子,那个他以为骄纵跋扈的储君,此刻正站在风雪里。
没有华服,没有仪仗。
太子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薄的内衬,袖子高高挽起,露出冻得通红的手臂。
他正费力地用一个大勺,将一碗碗浑浊的米粥,亲手递给那些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灾民。_h*o?n`g\t\e·x?s~..c~o~m/
一个瘦弱的小女孩,踉踉跄跄地跑到太子面前,却因为虚弱摔倒在地。
太子没有丝毫犹豫,立刻丢下勺子,上前将小女孩扶起,用自己的袖子,温柔地擦去她脸上的污泥。
然后,他端起一碗粥,亲自吹了吹,小心翼翼地喂到小女孩的嘴边。
“慢点喝,别烫着。”
太子的声音沙哑,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温柔。
这一幕,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皇帝的心上。
而营地里的灾民,在项文轩的组织下,早已黑压压地跪倒了一片。
“太子殿下千岁,太子殿下是活菩萨啊!”
“若不是太子殿下,我们一家老小,早就饿死冻死在这荒郊野外了!”
“求陛下开恩,饶了太子殿下吧,他是为了我们这些贱民,才违抗您的旨意出宫的啊!”
山呼海啸般的哭喊声与叩拜声,响彻云霄。
皇帝的眼眶红了。
他一步步地,缓缓走向自己的儿子。
太子看到皇帝,像是受惊的兔子,连忙丢下碗,惶恐地跪倒在地。
“父皇,儿儿臣有罪!”
皇帝没有说话,只是伸出手,轻轻抚摸着太子那沾满灰尘的脸颊,感受着那冰冷的温度。
良久,皇帝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皇儿,你受苦了。”
太子猛地抬头,眼中瞬间蓄满了泪水,他重重地磕了一个头。
“父皇,儿臣不苦,儿臣之前骄奢淫逸,不思进取,辜负了您的期望,惹得天怒人怨,降下这等灾祸,儿臣罪该万死!”
“儿臣只求能为父皇分忧,为大乾的子民做一点事,就算死在这里,也心甘情愿!”
一番话,说得是情真意切,肝肠寸断。
皇帝心中最后的一丝疑虑,也烟消云散。
他只剩下满腔的懊悔与愧疚。
是他错怪了自己的儿子!
是他太过严苛,差点毁了一个浪子回头的储君!
“好好好!”
皇帝连说三个好字,一把将太子从地上拉了起来。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你心系万民,不顾自身安危,此乃大功一件!”
皇帝环视四周,声音陡然拔高,让在场的所有人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朕宣布,太子之前的所有过错,一笔勾销!”
“从今日起,太子官复原职,协同宰相,全权处理此次赈灾事宜!”
此言一出,满场欢腾!
“陛下英明!”
“太子殿下仁德!”
那些跟来的大臣们,纷纷跪倒在地,高声赞颂。
项远山更是老泪纵横,一脸欣慰地看着这父慈子孝的感人场面。
皇帝享受着这久违的,发自内心的拥戴。
他脸上的笑容,温暖如春。
可当他的目光,越过人群,落在那个始终沉默不语的李季身上时,那笑容,瞬间凝固,化作了冰冷的寒霜。
“李季!”
皇帝的声音,如同冬日的寒风,刮得人骨头生疼。
“太子在城外为国分忧,你在府中做了什么?”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了李季身上。
这一次,目光中充满了鄙夷与不屑。
李季仿佛没有看到那些眼神。
他只是上前一步,微微躬身。
“回陛下,臣有罪。”
没有辩解,没有争论。
这份平静,在皇帝看来,就是最大的轻蔑!
“有罪?你当然有罪!”
皇帝怒不可遏,正要下令将李季拿下。
就在这时,项远山又一次站了出来。
他对着皇帝,深深一躬。
“陛下,息怒。”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声音里充满了诡异的肃穆。
“陛下,太子殿下仁德,李季世子骄奢,谁是忠,谁是奸,已然一目了然。”
“臣以为,这不仅仅是人之过,更是天之兆啊!”
“陛下,您可还记得,前些日子,南山之上,天降邪石一事?”
邪石!
这两个字一出,人群中顿时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那件事,早已在京城传得沸沸扬扬。
都说那块石头上刻着妖星祸世的字样,乃是上天降下的警示!
皇帝的眉头,死死地拧在了一起。
“你想说什么?”
项远山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皇帝,一字一顿地说道。
“臣斗胆,请陛下将那块邪石,当众取出!”
“让天下人都看看,上天的警示,到底说的是谁!”
这话太毒了!
这是要将李季彻底钉死在耻辱柱上!
皇帝犹豫了。
将这种怪力乱神的东西拿到台面上,有损皇家威严。
可项远山却步步紧逼。
“陛下,天意不可违啊!”
“如今太子殿下拨乱反正,正是顺天应人之举,若不趁此时机,辨明妖星,恐怕我大乾,永无宁日!”
“请陛下为天下苍生,请出邪石!”
“请陛下为天下苍生,请出邪石!”身后的大臣们,也跟着齐声高呼。
声浪滔天,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皇帝的脸色,变了又变。
最终,他像是下定了决心,对着身边的太监,沉声说道。
“去,把东西拿来。”
很快,一名小太监捧着一个用黄布包裹的盒子,战战兢兢地走了过来。
盒子打开。
一块黑不溜秋,形状怪异的石头,出现在众人眼前。
项远山走上前,拿起那块石头,高高举起!
他用尽全身力气,高声念出了石头上,那用古篆体雕刻的八个大字!
“狸猫代子,妖星祸世!”
“江山飘摇,社稷将倾!”
“轰!”
十六个字,如同十六道天雷,在每个人的脑海中轰然炸响!
全场死寂!
所有人的目光,都带着惊恐,骇然,以及一丝恍然大悟,死死地钉在了李季的身上!
狸猫代子,妖星祸世。
这这不就是说的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