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承到兵部时天色已晚,兵部大门已关,敲门直入架阁库,里面值守的官差知道他是奉命协助临王处理兵部事宜也不敢阻拦。~d.u_o′x^i~a?o?s+h_u`o·.′c^o~m¨
温承没想到在架阁库还遇到了穆原。
穆原看了他一眼,“这个时候温兄前来,是要查什么?”
架阁库中没有别人,温承低声说了今日得到的新线索。
穆原放下手中卷宗,和他一起翻看七年前的卷宗。
温承道:“邢岩一直在军中,不能久离,要搭上京中官员肯定不容易,听楚娘子所言,邢岩和郑齐山是认识的,还把酒言欢,那必定是郑齐山亲自见过他,所以我想查一查郑齐山是否在七年前去过北地。”
官员出京公干都会有记录,翻看一下就知道。
温承翻看七年前的卷宗,穆原却在看九年前的。
温承暗自心惊,“你怀疑暨城一战,也和邢岩有关?”
“来都来了,多查查没坏处。”
温承点头,继续查看手中卷宗。
这一查,就查出了更大的事。
七年前,任职兵部侍郎的郑齐山并未出过京,可九年前,时任兵部郎中的郑齐山却奉命去过镇北军巡视,离京一个多月才归。,k-a·n¢s`h¨u`l¢a!o\.*c¨o\m~
同年九月,在郑齐山去过半年之后,发生了暨城一战。
温承大胆推测道:“难道九年前郑齐山就搭上了邢岩?暨城一战韩将军推测有奸细,可是一直没有证据,邢岩在军中久,心思缜密,想查探出军中布防也不难。”
“依照武阳侯所言,邢岩也是个有本事的人,在军中不可能没有出头之日,为何要冒险通敌做这种事?”
温承道:“听闻他曾被人抢功,事后虽然为他正名,不过也只是封了校尉,他一直不服,次年郑齐山就去了镇北军,或许他心有不甘,郑齐山又有心勾引,这才一拍即合,许诺了他高官厚禄,邢岩才为他卖命。”
栖霞山之后,顶替应行成为禹州司马,后来一年后就任职陈州刺史,确实是高官厚禄,飞黄腾达,若他在军中,最高也不过是个将军,比之一州刺史,差远了。
可郑齐山已死,这些都只是猜测,若查不到实证,也摸不出后面的人。
温承担忧道:“众所周知,郑齐山是瑞王的人,可最近种种迹象表明,周王才有可能是幕后之人,此事实在费解。”
穆原嗯了一声,没说话,认真查看当年的随行人员。÷ˉ幻-¢&想e?姬° ?a最·^新D°章?^节_更·?新D快$?
温承大胆说出自己的推测,“会不会是周王瑞王合谋?”
穆原暗暗记下随行人员的名字,将卷宗递给温承,“事情未清之前,一切都有可能,只是没有证据,不能随意定性,会影响判断,顺着往下查,慢慢就清晰了。”
温承看过随行人员名单,没看到几个认识的,“好多都不在官场。”
穆原手指点了一个名字,“查他。”
温承看过去,罗文丰。
这个名字不太熟悉,“不在官场?”
穆原抬眼看他,“你在吏部名册没看过他的名字?那你的公务确实做得还不够仔细。”
温承失笑,又想了想。
吏部官员名册上的名字多如牛毛,他确实不是谁都记得。
不过这个名字,“他和宣德侯罗文礼是什么关系?”
穆原道:“宣德侯府的旁支,罗文礼的堂弟,罗术的生父。”
温承瞳孔一缩,罗术。
可罗术不是宣德侯罗文礼的儿子吗?
穆原道:“罗文丰曾经入仕,在兵部最高做到员外郎,九年前犯错被罢黜,此后一蹶不振,终日流连烟花场所,醉酒度日,颜面尽失,是为宣德侯府不耻。宣德侯没有儿子,后来罗术有了些出息,记在宣德侯罗文礼的名下,众人皆以为他是宣德侯的儿子,其实不然。罗术也耻于有这个生父,从不提及,别人提及也会生气,罗文礼甚至将罗文丰分了出去。所以在京中很多人不知道他,不过吏部的官员名册肯定记载过他,你也查过翼卫军,居然不知道他,我有些意外。”
温承脸色一白,有些无地自容,“是我的疏忽,未曾打听到罗术的身世还有这层秘辛。”
“罗文丰九年前随郑齐山一起去巡视,可能会知道什么,他没什么风骨,问话应该容易些。”
“可会打草惊蛇?罗术是个人精,他的父亲应该不会傻吧。”
“罗术巴不得和他没有一点儿瓜葛,这事我会派人去问,你不用操心,你去吏部查郑齐山的升迁,他九年前还是兵部郎中,不到两年升侍郎,又不到两年升尚书,太快了,看看是谁提的升迁,又是谁批的。”
一同走出兵部,温承和穆卓关系匪浅,满京皆知,穆原也没主动避嫌。
马车停在不远处,走过去有一段路。
温承在他身侧压低声音道:“穆相可知苏大将军何时能出狱?”
“可能要等到公主回京之后,陛下有意让他冷静冷静,暂时不会动,估计也想看看周王的反应。”
“邢岩应该还在周王府,魏直派了人在四周守着,只要他一出来就会知道。”
“周王府明日设宴,邀请我前去,到时候我会想办法看看是否有邢岩的踪迹。”
“周王这个节骨眼设宴,就不怕邢岩暴露?恐怕有诈。”
“他不会在府中杀我,若我死在周王府,他就做不了太子。”
穆家得文人敬仰,穆申穆柏良穆卓有不少学生,若是穆原在周王府明目张胆的出事,文人会反对他,不利于他继位。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他上次能设计苏大将军,说不定此次也会设计你。你就算发现了邢岩也将他带不出来,陛下也不愿事情闹大,没有意义。”
“明日宴会瑞王临王也会去,只要发现了邢岩,也好试探瑞王的反应,不算没有意义,苏卫是因为陛下不想此事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才入狱,周王想设计陷害我,没那么容易,陛下不会信。”
温承却仍然有些担忧,委婉提醒道:“这两日市井中已有流传你与公主关系匪浅,不知是何人放出的消息,恐怕陛下会有所猜疑。”
“陛下多疑,消息真真假假,他不会贸然相信,几句流言,不足为惧。”
看他心中已有打算,温承也没再说什么,告辞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