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二年,正月十五,上元佳节。~x!t¨x′x-s′.~c^o,m*
坤仪殿内,家宴将散。赵桓与家人共度佳节,兴致正浓,正在观赏西夏进贡的珍玩。
正当此时,张望快步趋入,俯身禀道:"官家,护送金使的亲兵求见,言金使已至临风驿。"
"哦?"赵桓头也不抬,继续把玩着一枚西夏玉璧,"那位老熟人终于到了。"
太子赵谌好奇道:"父皇,是那个完颜宗望吗?"
"正是。"赵桓将玉璧递给太子,"昔日他围我汴京,今日却要来求和,世事变迁,颇为有趣。"
朱皇后问道:"官家,要立即召见吗?"
"今夜乃上元佳节,朕正与家人团聚,哪有功夫理会什么金使?"赵桓摆手道,"让那护送的兵将进来,朕问几句话便是。"
不一会儿,一名风尘仆仆的宋军校尉进殿行礼:"末将参见官家!"
"起来说话。"赵桓依旧坐着不动,"那完颜宗望现在如何?"
校尉禀道:"回官家,金使一行现已安置在临风驿。那完颜宗望......"他忍不住笑道,"模样甚是狼狈。"
"哦?如何狼狈?"太子抢着问道。
校尉看了看赵桓,见其点头,便道:"殿下,那厮一路行来,韩都统和岳都统轮番"招待",如今面如死灰,哪还有当年围城时的嚣张模样?"
"哈哈!"太子拍手叫好,"活该!"
赵桓淡然道:"韩卿和岳卿辛苦了。那金使可还安分?"
"回官家,一路上都很"老实"。"校尉强忍笑意,"末将看那完颜宗望,似乎连话都不敢多说。"
"那就好。"赵桓点头,"你且下去休息,明日再细说沿途见闻。"
校尉退下后,朱皇后问道:"官家,何时召见那金使?"
"不急。"赵桓悠悠道,"让他先在驿馆住几日,好好看看如今汴京的气象。朕过几日还要处理西征封赏,哪有闲暇见什么败军之将?"
"父皇说得对!"太子义愤道,"当年他们围城时,可没给我们好脸色!"
赵桓抚摸太子头顶:"谌儿说得不错。待人接物,当有礼有节。他们昔日如何待我,我今日便如何待他。"
***
距汴京八十里外的临风驿。
夜色沉沉,寒风刺骨。破旧的驿馆内,完颜宗望面色铁青,坐在简陋的木榻上,面前是一碗稀薄的米粥。,k-a·n¢s`h¨u`l¢a!o\.*c¨o\m~
"二太子,"身边的谋克小心翼翼道,"要不末将去与驿丞说说,让他们准备些好食材?"
宗望苦笑摇头:"如今人在屋檐下,岂敢挑三拣四?能有口热饭,已是不错。"
亲兵愤愤道:"当年我军南下时,何曾受过这等委屈?"
"住口!"宗望厉声喝止,"事到如今,多言何益?都给我忍着,莫要节外生枝!"
就在这时,驿馆外传来宋军斥候的谈笑声。
"哈哈,诸位可知今日是何好日子?"一名宋军小校笑道。
"上元佳节呗。"另一兵卒答道,"难道小校还要请我等吃元宵?"
"非也!"小校压低声音,"某说的是,今日乃完颜宗望这厮落魄到底的日子!"
众人哄笑:"此话怎讲?"
"想那厮当年围困汴京时,何等张狂?坐在高头大马上,指着城头叫骂,说什么要屠尽汴京!"小校冷笑道,"如今呢?灰溜溜来求和,连身像样的甲胄都没有!"
一名老兵接口道:"某当年在城头,亲眼见过这厮的嚣张模样。那时他麾下十万大军,旌旗蔽日,何等威风?"
"如今如何?"有人问道。
"如今?"老兵哈哈大笑,"就这百十号人,个个面黄肌瘦,哪还有半分当年的气势?"
"某听说,"又有一兵神秘道,"这一路上,韩都统和岳都统可是好生"招待"了他们?"
"何止招待!"小校得意道,"某兄弟在岳都统麾下,说每日都有将军轮流陪那厮用饭,专门讲述我军各路大捷!"
"真的?"众人来了兴致。
"千真万确!第一日,牛皋将军陪他,专讲汴京保卫战如何击败金军;第二日,王贵将军陪他,专讲野狼谷如何全歼伪军;第三日,杨沂中将军陪他,专讲河北各地如何扫清......"
"妙啊!"众人齐声叫好,"这叫什么?这叫诛心!比杀了他还难受!"
"最绝的是,"小校继续道,"每次用饭时,都有人"无意中"提起西征大捷,说什么西夏已灭,兴灵路已设。那完颜宗望的脸色,一日比一日难看!"
老兵感慨道:"一年前,我等还在城头拼死抵抗;如今金人却要来求和。·咸-鱼\看\书, ?追,最.新_章?节*攻守易势,天道好轮回啊!"
"说得是!"小校点头道,"想当初围城时,我等何等艰难?如今轮到他们低头求饶,真是痛快!"
驿馆内,完颜宗望等人将这些话听得一字不落,个个脸色铁青如水。
谋克忍不住道:"二太子,这些宋兵太过分了!"
"闭嘴!"宗望低声喝止,"隔墙有耳,莫要多言。明日进城后,只怕还要受更大屈辱。"
亲兵压低声音:"二太子,我们真要忍气吞声到何时?"
宗望长叹:"只要能完成陛下交代的使命,我个人颜面又算得了什么?大金存亡在此一举,岂可因小失大?"
外面,宋军的议论还在继续。
"对了,"有人问道,"明日金使入城,官家如何接待?"
小校想了想:"据开封府消息,官家今夜过节,明日要处理西征封赏,对金使之事,似乎并不在意。"
"哈哈,这才对嘛!"老兵大笑,"胜败已分,自当有胜败之礼。他们算什么东西,还想让官家急着见面?"
"某听说,"另一兵神秘道,"官家下旨,明日金使入城时,不许戒严,要让百姓都瞧瞧昔日仇敌的模样。"
"官家英明!"众人赞道,"让百姓都见识见识,也好出口恶气!"
正说着,又有一名骑士从汴京方向疾驰而来。
"何人?"哨兵喝问。
"开封府差役!"来者出示腰牌。
"有何公文?"小校上前询问。
"奉府尹大人令,明日金使入城,各部严加戒备,但不得阻拦百姓观瞻!另,金使暂住鸿胪寺,何时召见,另候圣旨!"
听到这话,围着火堆的宋军们都兴奋起来。
"哈哈,看来官家真的不急着见这厮!"
"那是当然!如今主动权在我,任他再急,也得乖乖等着!"
"明日可有好戏看了!某一定要去瞧瞧这完颜宗望的狼狈相!"
驿馆内,宗望闭上眼睛,心中苦涩如黄连。看来那个赵桓,根本不把自己放在眼里。这种被轻视的感觉,比任何羞辱都更令人难受。
但为了大金的存亡,他必须忍受这一切。
***
汴京城内,上元夜的庆祝活动正进入高潮。
朱雀大街上,花灯如海,人潮如潮。今年的灯谜多与西征胜利相关,气氛格外热烈。
"西陲建功震胡尘,打一当朝人物!"一名富商高声叫道。
"班定远!"有人抢答。
"霍骠骑!"又有人喊道。
"都不对!"出题者摇头笑道,"乃我朝官家是也!"
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掌声和叫好声。
茶摊前,几名商贾正兴奋议论。
"听说明日金国使臣就要入城了?"
"确有此事!"一名绸缎商得意道,"某表弟在开封府当差,说已接到通知,要维持街面秩序。"
"哈哈,当年金兵南下时何等嚣张?如今却要低头求和!"另一商贾拍案道,"真是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何止啊!"第三人感慨道,"去年此时,金兵还在城下叫嚣;今年就要来求饶。官家威德,真如天神下凡!"
不远处,一群太学生也在热烈讨论。
"诸君,金人此次求和,恐非真心。"一名年长的太学生捋须道,"无非缓兵之计,图谋恢复元气耳。"
"那我朝当如何应对?"有人问道。
"以某之见,当将计就计。"那太学生沉声道,"表面应其求和,暗中加紧备战。待我朝实力更强,再一举北伐,直捣黄龙!"
"言之有理!"众人纷纷点头。
"不过,"另一人担忧道,"金人狡诈,若在谈判中使诈如何?"
"怕甚?"第一人自信道,"如今主动权在我,任他如何狡诈,也翻不出浪花。况且我朝神器在手,金人岂敢造次?"
说到神器,众人都来了精神。
"那"神威将军筒"当真如传说般厉害?"
"某表兄随军西征,亲眼所见!"一人激动道,"一发便能轰塌城墙,声如天雷,威力无穷!"
"还有"霹雳掌心雷","另一人补充,"扔入敌阵,血肉横飞,金铁俱碎!"
"官家神机妙算,竟能制出如此利器!当真是天纵英才!"
街头巷尾,百姓们也在热烈议论即将到来的金使。
"听说明日那个完颜宗望要进城?"一名老者问道。
"不错!"邻居答道,"某儿子在驿站当差,说已安排妥当。"
"那咱们要不要去瞧瞧热闹?"有人提议。
"当然要去!"老者义愤道,"去年金兵围城时,某家断粮三日,妻儿受饿。如今轮到他们求饶,某定要去看个痛快!"
"对!要让他们知道,我大宋百姓不是好欺负的!"
"某听说这次来的就是当年围城的主帅?"
"正是那贼!"有人咬牙道,"当年此贼叫嚣要屠城,如今却要来求和,真是恶有恶报!"
"明日某要带孙儿去看,让他知道什么叫因果报应!"
这种愤慨和期待的情绪,在整个汴京城中蔓延。从王公贵族到贩夫走卒,人人都对明日金使入城充满期待。
***
皇城内,赵桓已回到御书房处理政务。
李纲、吴敏、蔡懋等重臣齐聚,商议明日的安排。
"官家,"李纲禀道,"金使安置已妥,明日入城仪式如何安排?"
"按常例即可。"赵桓头也不抬,继续批阅奏章,"既是来求和的,自当有求和的样子。"
吴敏问道:"那召见时间......"
"不急。"赵桓摆手,"明日朕要处理西征封赏,后日要筹备凌烟阁事宜。至于那完颜宗望,让他先住几日,观摩观摩我大宋气象。"
"官家深谋远虑!"蔡懋赞道,"让其先受震慑,谈判时必更好拿捏。"
"对了,"赵桓忽然抬头,"传朕旨意,明日金使入城时,沿途不得戒严。朕要让百姓都看看,昔日不可一世的金人,如今是何等模样。"
"官家此举妙极!"李纲眼中闪过赞赏,"既可震慑金使,又能鼓舞民心,一举两得!"
正说话间,张望进来禀道:"官家,韩都统和岳都统联名上表,详述护送金使经过。"
"呈上来。"赵桓接过表章,略一浏览,不禁笑道,"哈哈,韩卿和岳卿真是深得朕意。这一路"招待",只怕那完颜宗望已是心力交瘁了。"
李纲好奇道:"二位都统如何"招待"的?"
赵桓将表章递给众人传阅:"你们自己看吧。"
众人看后,都忍不住笑出声来。
"妙哉!"吴敏赞道,"此等诛心之术,比刀兵相见更为有效!"
"想那完颜宗望,一路听着我军胜利的消息,心中滋味可想而知。"蔡懋摇头道,"到了汴京后,见到如今的繁华景象,只怕更要后悔当初的狂妄。"
赵桓合上表章:"行了,今夜上元佳节,不谈这些败军之将。明日让开封府好生安排,莫要怠慢了我们的"贵客"。"
众人会意一笑,纷纷告退。
夜色渐深,但汴京城中依然灯火辉煌,笑语喧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