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弄死薛举,李明兴奋的搓了搓手。
打开锅盖闻了闻里面炖肉的香气,尝了尝汤汁的味道,往里又加了几勺盐,这才满意的点点头。
然后笑道:“快了,快了。照他这种吃法,不出一个月,就得一命归西。”
李三通翻着白眼道:“听着都新鲜,我做了这么些年的厨子,第一次听说吃呴咸的肉,就能把人吃死的!”
李明知道这事没办法跟古人解释,只得敷衍道:“做什么都有个度,按他这种吃法,会加重身体器官的负担。
最后吸收不了的残渣都会淤积在身体里,反倒有害。”
李三通撇嘴道:“歪理邪说,也不知道真的假的。”
李明一脸正经的说道:“这种大事,我怎会开玩笑!这是孙思邈那老神仙告诉我的。”
“呸!”李三通啐了一口,满脸的不信。说道:“别以为我不知道,孙思邈什么的,那都是你瞎编出来蒙人的。”
李明发现自己竟然无言以对。
叹了口气,郑重说道:“三叔放心,这事,我绝对有把握。不出一个月,薛举必死!”
李三通看他说的认真,也只好说道:“好,那就等你的好消息。薛举一死,秦军必乱。这场仗,咱们不用打也胜了!”
—————————
李明在李三通面前打了保票,说一个月内薛举必死。
这可不是信口胡吹。
别看现在薛举还活蹦乱跳的,可是近日来己时常感到头晕目眩,胸口憋闷。
随军的御医也诊断不出什么,只说可能最近陛下忧心战事,积劳成疾。
导致淤血内阻,脏腑失调,才会偶感眩晕,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西六不着的屁话。
净会开些苦药汤子,喝下去屁用不顶。
薛举一气之下把他们都赶了出去。
手中正拿着行军文书,看得心烦意乱之时,李明笑呵呵的端着午饭过来了。
“陛下,该用膳了。俺特意做了您爱吃的肘子。
今天这肘子滋味可足,小火炖了一个上午,又软又烂。”李明把食物放在薛举面前,笑眯眯道。
薛举把手边的公文放下,道:“恩,也好,先吃完饭再说。”
说完,一口就把肘子咬掉一小半,大口的嚼着,满嘴流油。
满足的叹息一声,“恩,香,甚好。也就只有吃这等美食时候,才能让朕短暂忘却那些烦恼。”
李明看着薛举吃得狼吞虎咽,笑的更开心了。
端起一个陶罐,给薛举倒满,笑道:“陛下来点山楂水,俺听御医说可以促进消化呢。”
肘子吃着有点咸,薛举也是渴了,端起来一饮而尽。
李明继续给他满上,笑道:“多喝点,甜滋滋的,润心养胃。”
给薛举喝山楂水,也是没办法。
自从大军出征后,军中便开始禁酒。
薛举也是知兵之人,自然不好带头破坏规矩。
这可急坏了李明,酒是穿肠毒药,咋能不喝了呢。
没办法,就想到了山楂水这么个主意。
其实若是身体三高的人,喝少量的山楂水,确实对身体有益。
但问题是,李明可不会让它有益!
山楂水酸啊,薛举不爱喝。
李明就死命的往里加糖,这年代甜味还是个稀罕味道。
起初是一小勺,每过个三五日,再逐渐加量。
这样一点点甜的程度逐渐加强,薛举也喝不出来。
到如今,一罐山楂水,李明要加足足十来勺糖,简首甜到发腻。
他精炼的白糖,还没等用呢,就有一半都给薛举喝进肚了。
为了让薛举多喝,李明烹煮食物的时候也是逐渐的加盐,食物越来越咸。
人吃东西就是这样,每日比前一日多加一点点盐。
起初不觉什么,到后来就会越吃越咸,口是越吃越重。
三高的人,天天吃着大油大腻,呴咸的食物,喝着甜到发腻的山楂水。
到现在还没犯病,也算薛举老当益壮,天生命硬了。
不过按照李明的估计,快了。
薛举现在频繁出现头晕,胸闷等一系列的征兆,就是身体在给他预警。
撑到现在还没病发,实在是因为他身体太过强壮。
不过他这种病,还这么猛吃,估计早就发展成并发症了。
一旦发作起来,会非常突然迅猛,病倒如山,神仙难救!
现在就差一个契机,一个心绪激动,大悲大喜的契机。
就会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现在西秦缺粮,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愁吧,愁死你才好呢!
最好是愁到爆血管,引起脑淤血。或者首接心力衰竭也不错。
李明看着大口吃肉,大口喝水的薛举,笑眯眯的想。
—————————
西秦军一连又攻城了七八日,兵力折损了不少,却拿严防死守的高墌城丝毫没有办法。
军中眼看着粮草就要告急,薛举却是丝毫不急。
看着薛举每日里还有心思大口吃肉,放声谈笑,李明都觉得有些莫名其妙。
难道他就不怕十余万大军兴师动众,最后却要落个铩羽而归么?
要知道若是此次无果,等大唐站稳了脚跟,彻底消化了关中地盘。
秦军再想找到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可就难了。
李明不由得暗自琢磨起来。
这货,肚子里到底在打什么坏主意?
—————————
薛举当然不急,因为他早有定计。
初攻高墌城未果,谋士郝瑗便给薛举献了条妙计。
“既然唐军龟缩不出,我军完全可以凭借兵力充足的优势,分兵佯攻泾州城。
泾州城只有几千守军,若是唐军出城相救。
咱们可以逼迫唐军进行决战。
若是唐军放任不管,那泾州城必破。
我军可以顺势再攻折墌城,彻底打通粮道。”
这是阳谋,无论唐军救与不救,都将陷入被动。
救,则要被迫与粮草不济的秦军决战。
不救,就要看着秦军打通粮道,化解危机。
薛举听后大喜,立刻着手准备,传令全军。
分兵五万,由太子薛仁杲率领,攻击泾州城。
—————————
秦军的异常调动,又怎能瞒过伙头军去。
在军中卧底的叔侄二人没费多大力气就打听到了秦军分兵的目的。
太子薛仁杲领着五万大军,大张旗鼓的去打泾州了。
延绵十余里秦军的大营,瞬间就空了一半。
李三通急的团团转,唉声叹气道:“他娘的,好毒的计!救与不救都是两难!也不知道秦王会怎样应对。”
李明看着地上自制的简易草图,冷静分析了下后,摇头道:“不,还是不能救!
就算秦军打通了粮道,从秦州运粮过来也要大费周折,咱们从关中运粮总是比他们方便快捷。
可一旦离了城池保护,就要跟秦军硬碰硬,这是放弃了守城的优势。
不救,无非是变成拉锯战的局面而己。
只要守住了高墌城不丢,薛举就别想染指关中。”
李三通仔细想想,也觉得他说的有道理。
刚稍微把心放回肚子里,就听到传令兵急匆匆的跑了过来。
叫道:“陛下军令,今晚三更造饭,五更开拔,不得有误!”
李三通一惊,问道:“令下得这么急,这是要做什么去?”
传令兵赶着回去复命,声音远远的传来“自然是与唐军决战!”
唐军,决战。
李明瞬间心里咯噔一下,叫道:“完了,唐军中计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