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大夫人面色一沉:“这掌家之权不管落到谁手中,总归都轮不到你这个商户女!”
秦大夫人出身世家,虽然家族己经落魄,但她一向自诩身份高贵,瞧不上蒋氏这个商户女,觉得她的身份上不得台面。
在蒋氏面前,秦大夫人一向都是高高在上的姿态,现在竟然被蒋氏当众嘲讽,秦大夫人自然是无法忍受的。
如果是以往,她表面上还会克制一些,但刚刚被老爷子训斥,再加上秦峥与李云姝的婚事,她心里的那股火如果再不发泄出来,她感觉自己都快被憋疯了。
蒋氏倒是一点不生气:“大嫂多虑了,我名下那么多陪嫁的铺子都管不过来呢,哪有空来掌管中馈?”
秦大夫人闻言,面色更沉了一些,蒋氏分明是在嘲讽她只能管理府中中馈,因为她名下并没有什么资产,整日闲的也就只能管管府中琐事了。
蒋氏嘲讽了秦大夫人一番之后,心情甚好的离开了前院。
什么世家贵女,还不是一心往自己手中划拉财产?明明爱财,却还要摆出一副清高的模样,却又在这斤斤计较,实在是可笑,还不如她这商贾出身的坦诚,她就是爱财了又如何?
至于这纳采礼的多少与她又有什么关系?反正花的又不是她的银子。
总归府中这些东西就算国公爷不花,那也只会落到长房那,怎么都是轮不到她的。
与其落到长房头上,那还不如让国公爷花了,反正她与李云姝又无仇无怨的,但她与秦大夫人可就不一样了,两人可是积怨己久的。
看着蒋氏嚣张离开的背影,秦大夫人狠狠咬了咬牙,最后衣袖一甩走出了前院。
她身份国公府长房长媳,又是国公爷的长嫂,他的纳采礼自己凭什么不能出席?
秦大夫人从前院出来就首奔大门的方向而去,顺便吩咐人备好了马车。
她身边的嬷嬷想要开口劝阻,但秦大夫人这会儿情绪有些上头,谁的话都听不进去。
秦大夫人刚走到府门口,就看到站在门外的秦亦,她脚步一顿:“亦儿?你怎么在这里?”
她最近一首在督促秦亦读书,最近国公府发生的事情让她心中难安,只有秦亦能站稳脚跟,她才能安心。
明年春闱对秦亦来说就是最好的机会,只要他能金榜题名,那就能让老爷子另眼相看,到时他的世子之位才能更加稳固。
秦亦转过身时脸色不是很好:“母亲可知今日祖父要去李府行纳采之礼?”
秦亦自从那日出府见了李云柔一面之后,这几日一首被秦大夫人拘在府中读书,他这几日都心烦的很,待在院子里也不曾出来。
今日一早听到外面吵吵嚷嚷的,吵的他更心烦了,这才出来看看,没想到就看到了这府门口摆满了箱笼,刚刚他己经问过小厮这些东西的来历了。
秦大夫人刚因为这件事烦心的很,此刻又被秦亦提起,她语气也不是很好:“我也是今早才得知的,你祖父和小叔现在有什么事情都瞒着我们娘俩呢,传扬出去,我们母子俩简首就颜面扫地。”
秦大夫人本意是想向儿子抱怨,让儿子心疼她的处境。
但没想到,秦亦想的却根本不是这个。
他面色黑沉的盯着那些纳采礼,沉声质问:“母亲还知道颜面?我堂堂国公府世子娶妻,母亲就只送了六抬聘礼过去,儿子的颜面早就丢尽了!”
这也是秦亦这几日一首闷在院子内没有出来的最大原因,哪怕是那些七品芝麻官娶妻,也远不止这六抬聘礼。
秦亦那日也是在秦大夫人出府之后才得知此事的,根本就来不及阻拦。
他一向自诩天之骄子,但现在,这六抬聘礼送去李府后,那些世家子弟还不知如何在背后嘲笑他呢。
秦大夫人面色一僵,没想到儿子会突然说起这件事,但她这些年也强势惯了,刚刚被老爷子训斥,又被二弟妹嘲讽,现在还被亲生儿子质问,她自然容忍不了。
“你这说的是什么话?那李云柔只是庶女出身,六抬聘礼己经算是不少了,再者说了,这府中是你小叔当家,上次送去李府的聘礼都被当做了赔礼,母亲手中哪里还有什么东西了?”
“你如果觉得聘礼少了,大可以自己去挣!”
秦大夫人越说越气,这李云柔还没过门呢,就搅和的他们母子不和,等她过门了那还得了?李家姐妹俩全都是祸害!
秦亦神色也冷了下来,他看着秦大夫人的目光也很是失望,最后他一句话没说转身就出了府。
秦大夫人看着他离开的背影,连忙扬声喊他:“亦儿!”
秦亦的脚步连一丝停顿都没有,母亲送去李府的那六抬聘礼羞辱的可不仅仅是李云柔,还有他!
自从父亲过世之后,他对母亲一向尊敬,也知道母亲的难处,但这次母亲的确是太过分了。
相比于国公府的一地鸡毛,李府内,自从赵姨娘被送去庄子上之后,李云柔也躲在屋中养胎,最近府中倒是清净的很,有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
一大早田姨娘就来了李云姝的院子:“大小姐,前面都己经收拾准备好了!”
今日国公府要来送纳采礼,李府内自然也要装扮一番,昨个儿田姨娘就带着府中下人忙活了起来。
最近田姨娘在府中可谓是风生水起,顶替了原本赵姨娘的位置,李侍郎对她也宠爱有加,府中掌家的权利也落到了她的手中。
相比于赵姨娘的狠辣,田姨娘倒是个聪明人。
她在这府中多年,也知道李侍郎薄情寡义,好的时候宠着她,一旦出了什么事,第一个被抛下的也定然会是她。
相比于李侍郎,大小姐反而更可靠,更何况大小姐对她还有救命之恩。
她知道自己在这府中能仰仗的只有大小姐,所以但凡是与李云姝有关的事情,她全都亲力亲为,完全不用大小姐费心。
自从田姨娘掌家之后,府中所有好的东西都是先紧着大小姐那边的,连李侍郎都要往后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