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杜猛没有留手,直接将涉及此次袭击的几个家族全部推翻。*x·i?a,o·s+h/u,o.n_i!u\.`c~o.m\
将所有人主要人员控制后,逐个开审判大会,让那些被欺压的百姓们站出来揭发他们的恶行。
这些家族在此盘踞百年,做出的恶事也不是少数。抢别人的土地,强抢别人家生的美貌的女儿或妻子,逼死的人都不在少数。
至于说平常的欺男霸女,欺行霸市就更不用说了。
一开始人们还有点拿不准,但第一场罗家的批斗会开始的时候。罗家老二因为强抢人妻,逼死花家满门十余口的事情暴露之后,立即就被侯府护卫拉出去,当着众人的面直接处斩。
就在数百人的围观下,罗家二爷被押在一个提前挖好的土坑前。刀光闪过头颅飞出数尺之远,一股浊血喷出半丈。
幸好提前挖了坑,血没有撒得到处都是。
虽然有胆小的人在尖叫,但更多的是欢呼的声音。
然后无头尸身直接推入坑里,旁边的让铁锹挥舞,当场就给埋了。
管杀又管埋,侯府做事的效率非常高。
有了这个开头,后续老百姓就完全放开了。那些手上沾了鲜血的恶棍,全部跟罗老二一般当场处决。\7^0\0′t?x,t/.`c/o?m′
而那些虽有恶迹,但最终没有人命在手的,则处以数年不等的劳役。
有了罗家这个开端,接下来的几家处理起来就更简单了。
不到一旬时间,整个镇海县的风气为之一清。而杜猛如今不但有活菩萨之称,又多了一个青天大老爷的名号。
诸家族覆灭,原本被他们控制的佃户和隐户也释放出来,镇海县的人口薄上顿时多出了数以万计的人口来。
杜猛没有食言。每个成年男子可以从他这里租种二十亩土地,每个成年女子是十亩,年赋税是整个村庄平均收入的二成。
这规矩一出,无数百姓当即跪倒在地,仰天长呼杜青天。
柴县令看此情形,忍不住暗暗赞叹。
这位杜侯爷,当真是一个好人,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其他达官显贵,只想着如何盘剥百姓,如何榨取出更多的油水来。哪有他这样的人,赋税收这么低?
镇海县的土地贫瘠,收这么低的税,他还要养这么些人,只怕要亏钱吧?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些举措都有利于百姓,那就是好事,他就要举双手支持。?d+i!n¢g·d*i′a?n^t¢x′t\.′c!o!m-
处理完镇海县的事情,杜猛就带着人前往隔壁的宁海县。
有了镇海县的开端,宁海县那些人哪里还敢弄幺蛾子。
杜猛不怕他们闹幺蛾子,就怕他们不弄。
但这边的人还真的非常老实,知道他来了宁海县之后,立即登门拜访,并主动交出除自家地契之外的全体土地和隐户。
这家伙,搞得杜猛想动手都没有插手的余地。
好吧,既然你们这么识相,那咱们就和平共处吧。
宁海县的改革搞得就没有那么血腥了。虽然宁海的老百姓也希望能跟镇海县一样,把那些欺负他们的坏蛋全部处决掉。
但除非有人告到县衙,并有充分的证据,否则杜猛也不会使用血腥手段。
总之在来镇海两个月之后,他的这片领地看起来初现欣欣向荣之意。
数万亩新的土地开垦出来,如今地里的庄稼也长了出来,到处是在地里除草的人。
杜猛给他们留下数百万斤粮食,作为在这边粮食起来之前的储备粮。
看着这一片山海合抱之地,杜猛觉得自己似乎可以把家搬过来了。
侯府的建设如今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大概在秋天的时候,就可以差不多可以入住了。
“贺大人,那镇海侯在镇海宁海这样做,搞得我们这边也是人心惶惶的。”
镇海宁海两县,都隶属于东海郡。而此刻在东海郡的清宁郡城中的郡守府里,几人正坐在水亭下乘凉。
那位贺大人,正是这东海郡的郡守。他年若五十,身形干瘦。若是在外面遇到,任谁也不会觉得这竟然是一郡之守。
“那你想怎么办?”贺郡守撇了他一眼。“那镇海宁海是他的领地,别说他收两成租子。他就是一成不收,白把地给人种,那也是他的自由,你又能说人家什么不是?
人家又没有跑到你的地盘上来,要你给佃户减租?”
“可是大人,现在已经有人开始往那边偷跑了。”说话的人有点着急。“而且那边还真的分地给他们种,这样下去,以后就没人给我们种地了。”
贺郡守嫌弃地看了他一眼,“那不简单?你也减租子,减到跟他一样,那人不就不跑了?”
“这……”说话这人哑声了。
他要是想减租,那他还需要跟贺大人说么?
“你也别看我,我什么也做不了。”贺郡守叹道:“那镇海侯是个什么样的人你们也听说了。要是不理他还好,要是敢招惹他,他不但会让你一家不得安宁,或许还会让你生不如死。
要是惹火了他,他也跑你家里去杀人放火,你先掂量掂量你挡不挡得住吧?”
贺郡守这话一说,在座的几人全哑火了。
杜猛还不知道自己现在已经成了鬼见愁,那些资深官员其实都挺怕自己的。
而柴县令却不同,他觉得目前的日子才是自己来到镇海县最好的日子。
杜猛不但改了民税,也把商税都改了。
既然他收了税,那如今镇海县衙的工资就不再自负盈亏,而是从杜猛这边走账。
他们终于可以足额拿到自己的薪水了,包括柴县令也是。
把土地改造之后,杜猛开始对码头下手了。
实际上镇海和宁海两县,是东海郡的海上门户。从南方来东海的船只,都是要在宁海靠岸的。
但宁海县的码头说实话早就年久失修,根本不适合停靠大型海船。
真正说起来比较好的港口,倒是镇海县这边更好一些。
杜猛决定在镇海县重修码头,同时修筑镇海连接东海的官道。
只要把这条路修好了,就能把镇海县的商业搞活起来。
修路修码头需要钱,而他在灭了镇海各大家族的时候,抄到不少银两,如今正好取之于民用之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