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走到徐巍面前,目光炯炯有神:“将这些想法,详细书写成一份条陈,本官要即刻呈报给圣上。·5′2\0?k_s-w?._c!o.m^”
徐巍领命,行礼离去。
按照制度规定,县衙东侧跨院是临时接待定国公的场所。
铺设青砖地、悬挂绢画屏风、备黄梨木家具、檐下挂“迎恩幡”。
而县衙的书房,也临时由定国公征用。
触目所及,一应陈设皆是县衙中能寻到的最好物件,看得出徐巍是用心准备了的。
韩世杰戎装未卸,腰间长刀的冰冷气息与他此刻脸上的神情一般无二。
“国公大人,此人……当真可堪大用?他所言之策,听来头头是道,然毕竟年轻,未经历过这等牵动国本的滔天大祸。万一只是纸上谈兵,我等岂非……”
萧承钧并未立刻作答。
他缓缓踱至窗边,与先前一般负手而立,目光望向庭院中那棵不知名的老树,枝叶算不上繁茂,却也努力伸展向天空。
片刻之后,他才转过身:“在你眼中,本官便是那般识人不明、易受蒙蔽之人么?”
韩世杰忙道:“末将不敢。只是此事干系太过重大,末将不得不……”
萧承钧打断他:“你先前呈上的那封关于徐巍的信,本官也细细看过。′5-4¨k`a_n^s\h,u,.\c¨o/m·信中所言,与本官在永明县这数日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可谓大相径庭。”
韩世杰尴尬地轻咳了一声:“当时……当时因为叶家的事,我确实……”
萧承钧语气严厉了起来:“本官知道你对徐巍有偏见。但你要记住,此刻是国难当头!个人恩怨与之相比,渺如尘埃!若因你一己私欲,耽误了救灾济民的大事,你便是大业的千古罪人!本官第一个不饶你!”
这番话说得极重,韩世杰额角已有冷汗渗出。
他深吸一口气,单膝跪地,沉声道:“国公大人息怒!末将绝无此心!末将对徐巍,确有……确有不解之处,但绝不敢因私废公!”
萧承钧看着他,脸上的怒意缓缓收敛:“起来吧,希望你说的是真心话。”
书房让给了萧承钧,徐巍将签押房作自己临时办公所用。
写篇申论不难,但若想从根本上解决北部大旱,还需要更直接、更有效的手段。
徐巍闭上双眼,心念微动。
眼前随之浮现出那半透明的系统商城界面。
这段时间,他积攒了共有500多的积分,目光直接投向了【农工商】大类之下。?x,w!q¢x^s,.!c,o`m\
【农家四季歌】他已经兑换过,还将其中内容改成了《农事百科》放在共读馆供人阅读,但那是太平年景的锦上添花之物,固然能提高些许产量,解不了眼前的燃眉之急。
他需要的是能直接作用于“水”的奇物。
他一页一页地翻找着,突然,目光定格在了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一个之前从未仔细留意的分支——【微生物应用技术】。
他快速点了进去,这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微生物技术:工业微生物、医药微生物、食品微生物……等等等等,直到他看见了“复合微生物——保水修复剂技术”。
这是蕴含多种特殊筛选的耐旱、固水、改良土壤结构之有益微生物活菌及其代谢产物,能够有效吸附并锁住土壤中的水分,增强作物抗旱能力。
兑换价格:300积分。
附赠:小型菌剂培养活化技术(简易版)。
就是这个!
但……300积分啊!
徐巍忍不住质疑:“你这是看我有用,临时调价的吧?凭什么这么贵!”
【宿主可以自行选择兑换或是不兑换。】
系统冷冰冰的声音没有一丝感情。
好好好。
威胁上了。
徐巍咬咬牙:“兑换!”
随着冰冷的提示音响起,两本书凭空出现,知识也瞬间涌进大脑。
徐巍仔细研究了起来。
果然贵有的道理!
所需的材料和设备都尽量考虑到了这个时代的局限性,虽然依旧有些门槛,但并非完全无法实现。
比如,需要一定的恒温条件,需要一些富含营养的培养基质……这些,他都需要仔细筹划。
“呼……”徐巍长长吐出一口气,缓缓睁开眼睛。
窗外已是星月满天,夜风更凉。
他走到书案前,重新铺开宣纸,提起狼毫笔。
这一次,他下笔之间,少了几分先前的凝重与忧虑,多了几分运筹帷幄的笃定与锋芒。
那份关于北方旱灾应对之策的条陈,在他的笔下,逐渐丰满起来。
除了宏观的“救”与“疏”,在具体的“寻水、引水、蓄水”环节,他巧妙地融入了“改良土质,涵养水源”的概念。
翌日清晨,天色微亮,徐巍便已将连夜书就的条陈呈送至萧承钧的书案。
一夜未眠,他眼下虽带着淡淡的青影,精神却异常亢奋。
萧承钧接过那份沉甸甸的文书,目光落在封面上“北方旱灾应对之策条陈”几个字上。
他缓缓展开,逐字逐句地细细研读起来。
起初,他尚能保持惯有的威严与从容,但随着阅读的深入,他持着纸张的手指,竟不自觉地微微收紧。
当看到徐巍条陈中关于“救”与“疏”的详尽阐述,尤其是鼓励商队运粮、严惩贪腐、以工代赈等具体措施时,萧承钧的眉毛不着痕迹地挑了挑,这些虽是意料之中的稳妥之策,但徐巍的分析更为透彻,考虑也更为周全,已属难得。
然而,当他读到关于“寻水、引水、蓄水”的具体方略,特别是其中提及的“改良土质,涵养水源,逐步恢复地力”的全新概念,以及一些看似匪夷所思却又似乎有据可循的细节描述时,萧承钧的呼吸陡然一滞。
他猛地抬起头,看向恭立在一旁的徐巍,眼神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
这份条陈,远远超出了他最初的预期!
其中许多观点,莫说是徐巍这个小小的县令,便是朝中那些饱学鸿儒、三省六部的重臣,也未必能有如此深远且独到的见解。
尤其是“改良土质”这一点,简直闻所未闻,但若真能推行成功,大业何愁不兴?
“这……”萧承钧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动,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