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免费看书就搜:我的书城网 woshucheng.com
“娘子,老二县试过后,抓紧定个日子给老大成亲吧,二十岁了,老大不小了。
老二明年也十九,也该娶媳妇了。”
陆希周心里发闷,辛辛苦苦忙碌,转眼间人己经西十岁,一大家子全靠他一个人,除了教书,就是去外面接活赚钱,基本没什么空看书,不然他还是可以去考两次的。
如今看来,与其是指望两个儿子,还不如自己拼上一把。
陆娘子勉强笑道:“亲家那边好说话,就定三月份吧,说不定老大的喜气带给老二,老二这次童生的名次也会靠前一点呢。”
陆希周叹气:“当年我十九岁己经是秀才了,想不到我的两个儿子,一个二十岁了还是个童生,一个十八岁还参加县试 唯一的女儿,现在不人不鬼地躺在炕上。”
十六岁的大姑娘生生把自己弄成了这副鬼样,是他做梦也没想到的。
“相公,对不住,我没帮你管好孩子们。”
“现在说这些又有什么用?娘子,别怪我心狠,老大成亲前如果妍儿还是这样,我只能把她送去山上的尼姑庵,对外就称养病去了。”
“相公,如果这样,妍儿这一生就毁了。”
陆希周冷笑:“要不我们一家都回老家,妍儿也可以在家终老,就算是我们不在了,她哥嫂一口饭还是会给她吃的。”
走到门口正准备去茅房的陆妍浑身打颤,软着身子爬上炕,厚厚的棉被仍让她全身发冷。
爹娘怎么这样狠心了?这还是为人爹娘的吗?
不,尼姑庵她是不去的,十五六岁花一样的年纪念什么经?
如果爹娘百年之后,哥嫂的一口饭不会是好吃的。
她是真心看上了陈知礼,奈何阴差阳错,都怪娘拖拖拉拉晚上了一步。
她想嫁给他堂弟也是真心,能写进一个户籍本上,能为情做到这个地步也算是惊天地泣鬼神了吧?说不定终有一日他会被他感动,跟她定下来生之约?
当她有这个想法时,她都被自己感动的一塌糊涂,泪流了又流。
但如果结果是去尼姑庵,那肯定是不行的,她得想想,再想想……
……
二月二十,晨光微熹。
陈知礼让知文三人再一次仔细检查考篮里该带的东西,确认无误后,三人又去了趟茅房。
院子里,陈富强己经坐在车头,面露微笑,其实他心里也很有些紧张。
读书不容易,供读书的人更不容易。
陈知礼最后一个上车:“娘,我跟爹一个时辰内就回来,不必担心。”
吴氏微笑道:“我不担心,知文、文星、再有,你们都好好考,晚上我给你们做好吃的。”
马车缓缓驶出院子,一路上,知文、文星虽表面镇定,但偶尔交换的眼神还是透露出紧张。
再有就老练的多,他毕竟年纪大他们几岁,又曾经当货郎在外面经历过种种。
陈知礼看着他们,轻声安慰:“莫慌,尽力便好。”
陈富强扬了扬马鞭,大声道:“咱们好好考,这次肯定都能过县试,三月下旬还是我送你们去府城考府试。”
到了县试考场外,己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考生们带着考篮,神色各异,有自信满满的,也有忐忑不安的。
陈知礼让知文他们拿好考篮,嘱咐道:“进去后好好答题,莫要分心,草稿纸上做好的也要仔细检查过,确认无误后才小心誊抄到考卷上。”
知文三人点点头,再有带头,眼神坚定地走进考场。
陈知礼和陈富强站在外面,看着考场大门,心中默默为他们祈祷。
陈富强拍了拍陈知礼的肩膀,说:“知礼,他们三个人都进去了,我们站在这也无用,回吧。”
陈知礼笑着应了,他不是很担心他们的县试。
正常来说,三个人县试都是没问题的。
小舅功课比较扎实,知文因为他这几个月的耐心教导,应该不比小舅差。
三个人中文星稍微弱一点,那也只是相对于小舅跟知文,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
“爹,县试正常来说他们都是没问题的,这段时间我会督促他们好好学,争取都能考上童生。”
“儿子,我可是告诉你,他们功课重要,你自己的更重要,爹娘可是对你寄了所有的希望。”
陈知礼笑起来,如今他可以说满腹经纶,学富五车,就是现在院试、乡试、会试连着来,也是有把握高中的,最多不指望中探花郎罢了。
八月份院试后,他之所以去江南书院,一是自己年纪小,堪堪十六岁,根本没必要着急乡试,而且成绩太好也惹眼,不如带着知文去江南书院读几年书,多些积累。
二是能跟小媳妇在一起相处相处,加深加深感情,重活一世,他定要好好活一回。
再就是这几年他不必那么用功读书,等粮食上挣了第一笔银,他想在江南试试看有没有机会。
人活的好,银钱也是最重要的。
“爹,儿子今年保证给您挣个秀才回来,以后家里的劳役和田亩税都不必给了。
三年后,等儿子当上举人老爷,连盼儿的二十亩嫁妆田也不必交税了。”
大珩朝秀才可以免十亩田的税,举人则是三十亩,而进士则是八十亩了。
陈富强嘴角咧到耳朵根。
他的儿子说可以就肯定能行。
这一刻他想到了儿媳妇。
“知礼,以后就是高中了,也不要对不起盼儿,毕竟如果没有她,咱们这个家可不会有今日这样的好日子。
之前爹娘是有些摇摇摆摆,但一旦定下来,明媒正娶了,就不能三心二意了。”
陈知礼笑出了声。
“爹,上车吧,先回家,上午我还得去趟书铺。”
他今日又带了个话本,不过一万五千多个字,内容不错。
这几个月他的话本都是很抢手的,如今掌柜的给他提到了十两一本,他差不多两个月三本。
其实几年后,话本讲究续集,也就是同一个故事分成好几本,字数最长的高达十几万字,每本都是未完待续,将人心拿捏的死死的。
到了江南他就准备写这种,但不会十两八两卖断,而是换另外一种方式,如同生意场上的分红,那样更有好处。
没有更好的生意之前,写话本也不失一种好的赚钱路子。
陈富强小心翼翼穿过考场,骡车朝出租屋方向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