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抖着手把匣子盖好,带着哭音追问,“殿下,这东西留不得,要赶紧处理了,翻出来,就是灭门之祸。首发免费看书搜:晋江文学城 jinjiangwxc.com”
“我明白,你做好保密没有?”
秦令怡接话,“殿下,这事只有鸣玉和我,王妃和嬷嬷知情,且看匣子的,只有我跟王妃,鸣玉跟嬷嬷并不了解。”
“是啊,当时小怡挡了挡,没叫旁人看到,保密的事,殿下放心。”王妃补充,“眼下知道里头是什么东西的,就我们仨人。”
等同于只要东西一毁掉,就无事发生。
但信王哪里咽的下这口气?别人算计他,他只是还击,可不算完,定要追着对方打,打的对方够疼,不敢再起歪心才行。
他问王妃,“做这事的是哪个?”
“是两个小丫鬟,第一个,只负责刨坑,来来回回好几趟,刨完就走了,第二个,带着匣子来的,放好匣子才走。这两个,一个是东宏侯送的下人,一个明面上跟谁都没有关系。”王妃快速回忆着这两个丫头的出身来历。
“知道这些就够了。东宏侯是我的人,这是想我们自相残杀呢。”信王冷哼,东宏侯又不是傻子,在这个节骨眼上给他添堵,给自己找事。
“留着东西,才能知道到底是谁暗害我,暗害整个王府。”信王嘴上这么说,但其实己经圈定了范围。能下这种狠手,有能力下这种狠手的,就那么几个人。
秦令怡垂头,“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要在我的院子附近挖坑,要说醒目,不是应该在其他地方吗?还是中间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因素?”
王妃猜,“挖在前院,有些太点眼了,前院来往的人多,也有推脱的余地,若是挖在后院,不起眼的位置,那就只能是内部人干的,这样,咱们甩锅都不知道往哪儿甩。”
“有道理,后宅非内人不能亲近,愈发显得像是我干的。”信王冷哼,眼中露出凶光,“没有这么算了的。”
他定定身,再次打开匣子,仔细观察东西的材质,脑子里冒出一个大胆的主意来。
王妃看到信王撕下上面的纸条,烧掉,然后重新写上自己的生辰八字时,急的扑了过来,颤声道,“殿下怎么能不顾自己的安危!”
“舍不得自己,套不着狼。他既然敢用这样的法子,我当然要让他有去无回!”信王迅速写好自己的八字,“非如此,不能洗脱我的嫌疑!”
怕?从生了想法那天开始,他就不知道怕字怎么写。要搏,那就搏个大的!
而且,还能把背后的鱼钓出来,他又有什么不敢的呢?
“殿下是一家之主,怎么能做这么冒险的事?如果非要做的话,就让我来吧!”王妃双目一闭,心一横,想要抢夺这个机会。
“还是我来吧!”秦令怡也站起来,想要抢夺这个机会,这东西放在她院子里,逃不了干系,不如放手一搏。
两人争夺无果,信王只是不肯。秦令怡干脆利落绞了一束自己的头发下来,用纸条裹好,“我虽然人微言轻,但加上我,更凸显出对方想要赶尽杀绝的可恶,也算是我替殿下做了一点小小的功夫!”
王妃见状也不肯示弱,照样绞了头发下来,混合到一起。
她们如此坚决,信王也无可奈何的叹息,“行吧,我们共进退!”
输了,就一败涂地,赢了,就干脆利落!
身在明月院,想要找工具也方便,秦令怡去内室三两下,就找到他们需要的工具,按照信王的要求准备好,然后再把残留的东西烧掉,毁灭证据。
把匣子重新放好,土埋上,花盆放好,一切恢复原样。
“接下来,就是等着对方发难了!”
信王眼中闪过精光,等待着。
*
他们本以为,对方既然安排好了,应该很快就会有所图谋,却不想云淡风轻,没有任何异常。
而康王也是转了性子,突然开始对七弟嘘寒问暖,关怀备至。今儿送个皮草,明儿送个补药,不仅送,还要亲自送来,彰显自己的关爱。
信王也是一一笑纳,不过,他接过补药还是没喝,“虚不受补,我如今吃不得厉害的补药,只能温补,还要多谢大哥的关爱了,这些东西,就等过些日子再用吧。”
康王也不气馁,“大夫是如何说的?用什么补药最好?”
信王皱着眉,“头前还是好好的,每次大夫请脉也说,逐渐好转,最近也不知怎么的,好的慢了,吃了药也没多大效果。”
“病去如抽丝,七哥现在是养身的时候,好的慢也正常。要我说,找个山清水秀的地儿,没有杂事烦扰,痊愈的更快。”
“十弟说的有道理,只是父皇忧心国事,咱们这些做皇子的,总要替父皇分忧吧?大事小事,只要不惊扰到父皇就好。”
几位皇子互相打机锋,表面上一团亲热,其乐融融。
路过的内务大臣忍不住说,“前些日子都好转了,怎么如今看着,又有些精神不济?”
“病情反复么,正常。”
“可是信王殿下,怎么朝着太医院的方向去了?”
“听说是信王妃病了,估计是累的。”又是生病又是管事,累病了太正常。
听到这消息,许多人都想,该顺便去探望王妃啊,遣了自家夫人去探病。
各家内院的夫人去了信王府,递了拜帖,来接见的,确是府上的侧妃。
两位侧妃都说,王妃是小病,累着了,歇着养养就好,但是不能扰了她养病的清静,只能由自己接待各位夫人了。
夫人们哪儿好意思说别的呢?只能连连说没关系,王妃养病要紧。
等养了七八日,王妃病愈,听说侧妃又不舒服,继续养病。
夫人们背后嘀咕,这也真是,多灾多难的,就没几个全乎人。
幸好王府能请到高明的大夫,也吃的起药,侧妃慢慢的也就养好了。
与此同时,京城里有一道人,声名鹊起,逐渐在各家各户里,打响了他的名头。
他号慧铭,乃是在名山大川中修行的道人,只是修行期满,正准备在京城里入俗世,品人生,炼修行,所以才来了天底下最繁华的京城。
京城们,高僧名道,数不胜数,大伙儿都是见惯的,不稀罕。这个慧铭高人也是有两把刷子,曾经看好了别家久治不愈的沉疴,也救了一个死去三天的妇人,这两件事,一下子就把他推上了声望的顶峰。
有真本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