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陡然间俯身倾倒于案几之上,瞬息间已是泪如泉涌。
刘备神色大惊,愤慨言道:
“孙策疯了不成?即便他不愿交换,又何以如此狠毒,致子敬家眷于死地?”
孙策之所行,全然超乎老刘之料想范畴。
盖因历史上之他,于黄权降魏之后,犹善待其家眷。
无论是有心背离,抑或是被迫离去之人,老刘亦近乎做到罪不及家眷。
“夏口一役,折损兵马无数。”
“此番惨败亟需一替罪之羊,鲁子敬,便是孙策、周瑜所选之替罪羊,以维系二人之声名。”
“况且那孙策本就是性情暴戾、嗜杀之人,他一旦盛怒之下,做出此等暴行,亦不足为奇矣。”
梁翰在最初之惊愕过后,旋即洞悉孙策之图谋。
刘备恍然大悟,脸上不禁泛起愧色。
“备本欲换回子敬家眷,令子敬无后顾之忧,得以辅佐备重兴汉室。”
“未曾想,吾此举竟激怒孙策,累及子敬家眷遭其毒手。”
“子敬,备有负于你。”
鲁肃却拭去目中泪水,强行平复心绪。
“此乃孙策喜怒无常,性情暴戾、嗜杀所致!”
“是他们欲以我为兵败之替罪羊,以挽回自身之威望。”
“肃之家人被害,皆是孙策、周瑜所为,与使君无涉!”
鲁肃一番悲愤之辞,旋即深吸一气,与刘备深深作揖:
“肃承蒙使君抬爱,今日幡然醒悟,愿归顺于使君!”
“肃愿为先锋,为使君荡平江东,誓斩孙策、周瑜二贼!”
鲁肃归降了。
非但降了,且心怀满腔复仇之火,誓与孙策不共戴天。
“子敬快快请起。”
刘备连忙将鲁肃扶起。
眼见一员大才归附,老刘心中自是欣慰至极。
但念及鲁肃家眷,皆为孙策所害,心中又觉歉疚。
“主公,肃对柴桑之城防,江东军之虚实洞若观火。”
“孙策、周瑜麾下,诸如蒋钦、丁奉等诸多淮南武将,皆是肃向孙策举荐。”
“肃可暗中修书,劝解此等人倒戈相向主公,充作内应。”
“请主公即刻率军乘势顺流东进,肃必助主公夺取柴桑,踢开通往江东之大门!”
鲁肃复仇心切,亟不可待欲请刘备即刻对孙策、江东用兵。
刘备目光转向梁翰,却略显为难。
现下夏口之战方歇,将士们尚未休整,即刻对柴桑用兵显然操之过急。
况且他是欲先往宛城,惩治曹操再说。
“现下子敬既已归降,形势有变,吾等亦当随机应变。”
“如此,主公可继续屯兵夏口,以备随时东进柴桑。”
“宛城此行,可令关将军率军前往,翰独自前去会合关将军,收拾曹操。”
“十日之内,翰必破曹操,前来与主公会合!”
梁翰迅疾调整谋略,为刘备量身定制全新用兵之策。
十日之内,破曹操。
原本怒气冲冲的鲁肃,也为梁翰这番豪言壮语所震惊。
“曹操用兵如神,其雄才大略远超孙策。”
“其麾下荀彧、郭嘉等谋士之智,亦在周瑜之上。”
“肃闻之,曹操在宛城屯兵近五万,梁军师真能于十日内破曹操?”
鲁肃本性率直,直言不讳地表达了对曹操实力的忌惮。
刘备经此一提醒,亦忍不住开口询问:
“文舟,若云长北上宛城,最多只能携带一万多兵马。”
“再算上宛城霍峻所领的五千兵马,合兵总计不过一万五千人。”
“你真凭这一万五千兵马,十日之内,便有胜算破了曹操吗?”
梁翰却只是淡然一笑,反问道:
“主公,翰所言之事,何时有过食言之举?”
刘备心中一震。
回首过往,无论敌我力量悬殊几何,梁翰皆是谋划精准,未尝败绩。
思及此处,刘备再无丝毫忧虑。
“军师算无遗策,既言十日可破曹操,那便定能于十日内破之!”
“备便与子敬,在这夏口静候军师凯旋归来!”
宛城。
中军大帐内。
曹操凝视着岿然不动的宛城,发出既无奈又羡慕的感慨。
其率五万大军兵临宛城,围城已逾一月。
本以为宛城守军仅五千,守将又乃霍峻这等无名小卒,攻破宛城定是轻而易举。
岂料强攻月余,用尽诸般手段,却始终无法撼动宛城分毫。
曹操至此方知,自己踢到了一块铁板。
“闻刘备攻陷襄阳后,那梁翰举荐诸多籍籍无名之士,刘备皆委以重任。”
“想必这霍峻,亦是梁翰所荐。”
郭嘉在其身后推测道。
“梁翰举荐?”
曹操眼中掠过异色,随即慨叹道:
“未料想这梁翰,不仅奇谋出众,更是识才之伯乐。”
“刘备得此良辅,真是气运加身啊。”
曹操言语之间,难掩对刘备的羡慕之情。
羡慕嫉妒恨了许久。
曹操才收起感慨,问道:“子孝他们的人马,如今已行至何处了?”
“子孝将军兵马应已过颍川,现正沿汝水南下,进入汝南地界。”
“妙才将军所部,此刻也该过了许都。”
郭嘉一一作答。
“刘备这一舆论攻势,可谓精准抓住吾之软肋。”
“明日我等也拔营北归,去收拾袁术吧。”
“若我再不亲自出马,朝廷的威信,就要真的扫地了。”
曹操满心无奈。
半月之前,刘备向天子上表,请曹操率军讨伐篡国逆贼袁术。
接着许都又传出流言,称其欲效仿袁术,废汉自立,僭越称帝。
一时间,舆论的矛头全都指向了他这位大汉司空,将其推上了风口浪尖。
曹操明知这是刘备的手段,也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了,决定撤兵南阳,改为讨伐袁术。
没办法,谁让他奉天子之命。
天下拥汉之士,全都盯着他在看。
放着袁术这篡国逆贼不讨,却讨伐刘备这汉室宗亲,天下人会怎想他?
宛城打不下,人心又失,便是面子里子全没了,得不偿失啊。
故在十日前,曹操便已下令,各军分批北归。
此时围攻宛城的曹军,其实数量已只余下两万有余。
最后一次攻城无果,曹操彻底放弃了拿下宛城的希望,便令鸣金收兵。
金声响起,曹军徐徐而退。
曹操喝着闷酒,已在与郭嘉等人,商量着明日拔营北归事宜。
“刘备与孙策在夏口一线对峙,现已两月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