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管下令便是,老夫定当一把火,将刘备之战船烧个精光!”
此刻,这位江东宿将,已是跃跃欲试,恨不得即刻挥兵北上。
周瑜却抬手制止,淡然言道:
“老将军休要急躁,万事皆已俱备,唯独欠缺一场东风。”
“待东风一至,再施火攻不迟。”
东风?
黄盖闻言一愣,一时未能反应过来。
“老将军精通水战,岂不知欲行火攻,必借风势乎!”
“欲对北岸之敌施以火攻,必得有东南之风相助,否则若是北风骤起,火船反噬,吾等岂不成了自焚之徒!”
周瑜道出其中缘由,手指北岸:
“时下正值隆冬之季,西北风盛行,偶有天气回暖之时,方有东南风一至。”
“故而吾等需耐心以待,待东南风起,再行火攻不迟。”
黄盖闻言恍然大悟,不由面露愧色,自嘲道:
“惭愧惭愧,老夫竟将风向如此紧要之事疏忽,还是公瑾你考虑周全呐。”
周瑜再次负手而立,冷冽之目光直射对岸。
“传令下去,全军整装待发。”
“吾等便静待一场东南风至,助吾等火烧夏口,将刘备烧得片甲不留!”
刘备帐中。
待蒯越退下后,诸葛亮悄悄向梁翰低语。
“师父,亮察觉此铁索连舟之中,暗藏玄妙,恐于我军不利。”
不愧是卧龙,细想后便发现了端倪。
梁翰不再迂回,道破其中利害。
“此铁索连舟之策,亦非惊世骇俗之奇谋,倘若真有奇效,古人早已用之,何必再劳心劳力,训练水军乎?”
“战船一旦相连,看似能让旱路之卒轻易登船作战,无惧风浪摇荡之虞。”
“然主公可曾思忖,战船相连易,欲解之则难如登天。”
“倘若周瑜施用火攻之计,火船迅猛袭来,吾等尚有暇解开铁索,使战船四散以避其火势吗?”
刘备与诸葛亮身形皆是一震,恍若梦中惊醒。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周瑜此铁索连舟之计,意在使我军战船相连,难以脱身!”
“此计委实狠辣至极,幸得军师慧眼识破,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矣!”
恍然醒悟的刘备,满面骇然,背后冷汗涔涔。
诸葛亮亦是猛然省悟,不禁赞叹道:
“亮总觉此连舟之策似有蹊跷,却始终不明其所以。”
“师父一番点拨,亮方如梦初醒。”
“师父之智谋,亮实难企及,需学之处尚多矣。”
看着诸葛亮大有长进,梁翰觉得甚是欣慰。
随后,话锋一转。
“主公,周瑜之计已尽出,吾等便继续与之周旋。”
“还请主公下令,打造这铁锁连舟。”
刘备闻言,不由一怔。
既已知铁索连舟乃周瑜所设之陷阱,缘何还要采纳?
此非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之举乎……
刘备不解,却知梁翰此举必有深意,只是自己难以参透。
当下不再多言,唯依梁翰之计而行。
遂传下令去,数百名铁匠被迅速召集,昼夜不息,打造铁锁,以备铁索连舟之用。
又已七日悄然而逝。
七朝光阴流转间,刘备仍旧按兵未发,谨遵梁翰之策,精心铸造铁索,以连舟舰。
数百艘巍峨之楼船、斗舰,皆由铁索紧紧相系,汇聚成近四十余艘庞大之连舟巨舰。
数万步卒,踏上此等巨舰,惊异地觉察其上竟能行走如履平地。
即便江上波涛汹涌,脚下之巨舰,依然稳固若磐石,岿然不动。
北地士卒不善风浪之短板,似乎借此得以弥补。
刘军将士,无不士气大振,斗志昂扬。
“主公,铁索连舟既成,吾等步卒转登连舟,化为水军。”
“何不趁势而进,一鼓作气,击溃周瑜那四万大军!”
老将黄忠热血沸腾,急切欲求一战。
“主公,汉升老将军所言甚是。”
“吾等连舟阵已成形多日,主公却迟迟未发,恐令周瑜有机可乘,想出对策。”
“末将以为,应趁其不备,速战速决!”
魏延亦慷慨请缨,战意盎然。
“主公,您就下令吧。”
“此番,我甘宁定有必胜之把握,击溃江东水军!”
甘宁亦是信心满满,对江东水军再无丝毫畏惧。
诸将不明其中玄机,自然不解刘备为何按兵不动。
刘备深知按兵不动,意在等周瑜自投罗网,然心中却疑惑,铁索连舟既成,周瑜缘何迟迟未发动火攻。
“军师,那周瑜究竟在等何物?缘何还不动手?”
“莫非,他有所察觉?”
梁翰淡然言道:
“周瑜按兵不动,只因他在静待一个时机。”
时机?
刘备眼神闪烁,却未能领悟其中深意。
周瑜之计策,皆已顺利实施,万事皆备,又何须等待时机?
只需令黄盖诈降,发动火攻即可。
“文舟,吾实有不明,周瑜究竟在等何时机?”
刘备只得继续探问。
梁翰正欲回答之际,忽而,一阵江风拂面而来。
眼前一面面原本低垂之旗帜,随风摇曳起舞。
江风骤起!
风自南来!
梁翰嘴角泛起一抹笑意。
他抬手一指那飘舞之旗帜,缓缓言道:
“主公,周瑜所等之时机,已至。”
“东南风起矣。”
刘备抬头望向那飞舞之旗帜,却是一脸茫然。
“欲行火攻,必借风势。”
“此风,自当为顺风,若为逆风,岂不反焚自家战舰?”
“隆冬之时,多为西北风,偶有东南风起。”
“故而周瑜明知吾等连舟已成,却迟迟未动,无非是想待一场东南风。”
“如今好不容易等到这场东南风,周瑜还敢错失良机乎?”
大战在即,梁翰亦不再卖关子,直言其中奥妙。
刘备恍然大悟,不禁拍腿而叹:
“对呀,吾怎未曾想到,火攻必借风威。”
“不论是水战火攻,抑或陆战火攻,皆是此理!”
“明了矣,吾终于明了!”
左右诸将,则是一头雾水,皆不明他二人所言何事。
火攻,东南风,全然不知所以。
“时机既至,今夜黄盖必来降。”
“主公便召集众将,做好决战之准备。”
“顺手再将那蒯越诛杀,以其血祭我战旗!”梁翰拱手而进言,眼中已现凛冽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