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一群燕雀罢了(4000!)
时间若流水,一瞬间或者永恒。·3!0-1^b+o′o+k`..c!o-m*
玉质蔓延,包裹虚影,第六层灵台彻底出现。
筑基六层,成了!
轰隆!
身躯之内,皮膜、筋骨、五脏颤动,同时开始蜕变,向着更高层次前行。
气血如浪潮般在四肢百骸间涌动,发出阵阵轰鸣。
脑海之中,灵识暴增,九层琉璃塔光辉快速流转,塔内模糊的光辉开始变得真实,直至彻底出现。
那是个浑身散发着金光的三寸小人,盘膝于塔内,散发着镇压万物的浩大气息。
小人面容与张元烛一模一样,坚毅而俊朗。
“这种感触。”
张元烛睁开双眸,扫视四周,一种万事万物尽在掌握的感觉涌现。
智慧清明,念头璀灿,好似掌御【特性】慧心、无垢时一般。
“不愧是得自万古前的灵识法,比我想象的还要出彩。”
青年轻语。
灵识汇聚孕育小人,不但智慧提升,就连对身躯的掌握、感知,也愈发精细。
咦!
张元烛惊诧。
灵识细细扫过身躯,他感到了一丝莫名气息,自虚无深处流出,拂过身躯。
这丝气息玄妙而深奥,好似孕育着无穷道与理。
“这是?”
他调动灵识,竭力感知,追朔源头。
随着时间流逝,青年眼眸深邃,‘望着’心灵深处七宝妙树绿叶上悬浮的灵器。
‘这便是掌御的真相吗?’
‘自灵器中流淌而出的气流,又是什么,是蕴含的道,还是其它玄妙之气。’
张元烛心中推测。
灵识仔细探寻这一丝丝流淌而出的气流,却无收获。
太过玄妙,太过繁琐,根本无法探寻。
宛若一介凡俗,可以仰望星海,直视大日,但是想要亲手抚摸星辰,立身大日之上,不知何年何月之后了。
不过,青年脸庞依旧露出了笑容。
无论如何,对于这棵出现在心灵深处的七宝妙树,他总算有了那么一丝了解。
若是摸索清楚一缕缕气流,那么无需七宝妙树,自己依旧能具备相应的【特性】。
张元烛心中思索,种种念头在脑海碰撞,智慧的火花不断绽放。
一种种方式被否定,一种种尝试被推倒。
他手掌抬起,自储物袋中拿出一枚青石,轻语:
“掌御!”
霎时间,青石消失。
心灵深处,七宝妙树绿叶上一枚青石上下沉浮。
掌御:【凡级】青石(特性:坚硬)
这是最基础的【特性】,只能增加皮肤的坚硬程度,曾经护持着他渡过数次杀劫,现在已经跟不上他前行的步伐了。#;?小D.说=,宅?? |=无+′°错_内2_容?
此刻却也是最好的尝试对象。
脑海之中,金色小人掐起古朴印诀,全力调动灵识,感知着、自青石中流淌而出的一丝丝气流。
张元烛嘴角扬起,带着一丝笑意。
果然如此,如果说【三级】特性,器具中流淌而出的气息,似星海高远。
那么【凡级】特性,流淌而出的气息,便如大岳巍峨。
星海高远可望不可即,大岳巍峨,凡人却可一步步走上去。
给他时间,他可以真正了解青石中流出的气息。
一口浊气吐出,吹起满地尘埃。
这次秘境之行,最大的收获,不是修为突破,也不是火核获得,而是对‘掌御’的了解。
摇了摇头,将心中杂念斩断。
他开始规划之后的修行,最大化的提升战力。
毕竟,他即将前往一片陌生的地域,遇到陌生的修士,唯有力量,才是一切的根本。
境界刚刚突破,短时间内稳固修为便够了。
炼体法淬炼皮膜,缺少奇石,暂时无法继续修行。
那么想要继续增添战力,唯有让金甲尸突破,增添凝煞境战力。
思绪间,自怀中取出盛放孤阴煞气的石盒,直接打开一条间缝。
阴气、魔气、怨气,种种负面情绪翻腾而出,弥漫周边。
张元烛盘坐于黑雾中央,宛若一尊大魔。
心念一动。
掌御:【特性】慧心、无垢、清心,连带着精进的灵识,全力运转。
霎时间,孤阴煞气中蕴含的法则,极其清淅浮现,被了解,被感悟。
青年身上渐渐散发一缕缕黑色雾气,妖异而魔性。
雾气混杂各种负面气息,不断向着青年靠拢,聚集周边,一股玄妙的气息,随着时间流逝愈发清淅。
一日过去!
三日过去!!
五日过去!!!
直到第七日。
砰!
石盒盖上,煞气隐匿,各种负面气息,亦被双眸汲取。
张元烛手掌抬起,五指摊开,一缕漆黑雾气浮现。
这缕雾气没有任何法力、气血波动,却散发着玄妙的道韵。
仅仅是看上一眼,便好似目睹了水、月、阴气,世间种种与阴属性相关之物。
“这便是法则吗?”
张元烛喃喃。
七日感悟,他也仅仅是体悟到了最浅薄的一丝法则。
但就是这一丝法则,却挡住九成筑基巅峰大修,让大部分人老死于天地间。??看?&t书!屋?D?小¥说¨3网¤£ *最|?$新(章?节`,更2?!新?*′快e@
手掌落下,雾气散去。
张元烛双臂平放于膝,现在法则、煞气、金甲尸修为,皆已齐备。
只差最后一步,便可以尝试突破了,那就是…
《琉璃玉骨经》!
这部得自炼尸法脉的功法,可以辅助金甲尸破关,进入凝煞境。
不过张元烛自从获得后,并未仔细钻研过,还需要一段时间感悟。
可惜
“时间不够了!”
张元烛轻叹。
他需要离开秘境了,否则没有时间赶回金陵,超过了与两位佛门弟子之间的约定。
不过做到这种地步,已然不差,离开古崖山前,他有把握让金甲尸进行突破。
至于成功还是失败,他亦不知。
脑海中涌现种种思绪,最后一一斩断。
青年缓缓起身,宛如出鞘的长刀,锋芒毕露。
昂首上望,嘴角咧开,肆意张狂。
“我距大道愈近!”
轰隆!
烈焰迸发,身化虹光,横行天宇。
灵识如大海般汹涌而出,扫视天地。
一头头妖兽被找出,然后击杀,一身血肉化作资粮。
他一路横行,再次将太日秘境搜寻一遍,才停下身影,立身长空。
重瞳幽深,‘破妄‘秘术迸发,看穿空间,亦看到了浩大血岳。
五指握住长尺,轻轻挥动。
咔嚓!
空间宛若玻璃般寸寸崩裂,露出一道狭长的沟壑。
手掌松开,长尺悬空,垂落道道光辉。
一步迈出,进入虚空。
化作一道流光,极速向着血色大岳而去。
他就这般,凭借自身横渡虚空,来到秘境与现世交点——血海神岳。
刺啦!
空间撕裂,笼罩于莹白光辉下身影,自虚空中冲出,踏入广场。
霎时间,一道道血光自四面八方而至,一声声长啸震动苍宇。
“何人擅闯我血海道统?”
“哪位道友,这般无理。”
张元烛散去周身光辉,手掌举起,将量天尺拉下。
他扫视周边一道道包裹于血光下的身影,徐徐开口:
“张元烛,自太日秘境中归来。”
声音平静,于所有赶来的强者耳中,却宛若一声惊雷炸开。
要知道想要横渡虚空,最弱也需要凝煞境修为,才有可能撕裂空间,抵挡虚空风暴,回归世间。
而张元烛,不过一筑基境修士罢了,连筑基巅峰都不是。
一道道目光投注而至,望着那持尺而立的赤影。
不知过去了多久,身穿血色衣裙的女子,迈步而出,脸庞带着浮现一抹笑容,好似百花盛开,明媚动人:
“恭喜道友,修为再进一步,看来秘境之行收获非凡。”
“若想离去,知会一声便可,何必亲自出手。”
张元烛望着态度与最初完全不同的血玉,嘴角扬起。
前倨后恭,思之令人发笑。
青年将长尺挎于腰间,没有任何废话的想法,直言:
“秘境之事,既然结束,那么我也该离开。”
话语飘荡之际,步伐迈开,便准备离去。
“阁下天纵之资,向来知恩图报,今日就这般离开,连一句感谢都没有吗?”
“若无血海道脉,这秘境你可进得去,火灵火核难得一见,珍贵异常,若无这些灵物,你可能进步?”
人群中有人开口,接连反问,声音夹杂着怒意。
张元烛猛然止住步伐,目光越过人群,看到一位身穿血色甲胄的青年。
他神情淡漠,手掌搭在长尺上,扫过数码真人,还有默不作声血玉:
“进入秘境,乃是青铜殿内共议,我破开太日道脉大阵应得之物。”
顿了顿,脸庞泛起一丝讥讽:
“何时变成了你等恩赐?。”
血玉回身呵斥:
“凤景,怎能如此与张道友交谈。”
随即转身直面青年,她脸庞笑意收敛,化作了清冷。
芊芊细手伸出,一枚血红宝珠浮现于掌心,缕缕血雾缭绕宝珠四周。
手掌上扬,血珠飘落至青年面前。
“焚血珠,下品煞器,乃是血炎煞气结合各种珍宝炼制而成,威力不凡。”
莲步款款向前,止步于青年三步之外,轻语:
“煞器无主,予你要吗?”
没有说明缘由,就这般将煞器放在了张元烛面前。
当着数码真人,成群血海修士面,只要青年伸手握住煞器,那么这件煞器就是他的了。
不过,你不是不接受血海道统恩赐吗?
张元烛面无表情,看了眼煞器,目光收回。
法力迸发,身化雷霆,直接离开,未曾关注煞器分毫。
直到青年气息彻底消失,女子才伸手接过焚血珠,轻语:
“不接受煞器,便是不愿化解恩怨,此事我会亲禀真君。”
“血玉,你过了!”
有须发皆白的老者,眉间紧锁。
对方的天资太过惊人,一件煞器化解恩怨,在他看来可以接受。
此刻身穿血色战甲的男子,走出人群,来到血玉身侧,扫视诸多长老。
“诸位道友,我们在场之人,有几位拥有煞器,又有哪个有资格赠送煞器,那人难道不清楚吗?”
顿了顿,男子神情冷硬,低吼:
“我们当初可是要杀他,以对方眦睚必报性格,怎会化解恩怨。”
“与其给予煞器增强敌手,不若请求真君给予血玉师姐。”
群修沉默,望着并肩而立的两道身影。
有人冷笑,有人认同,亦有人直接离去。
另一边。
烈阳战船横空,疾驰于苍穹。
张元烛盘坐船首,头颅抬起,望向了天空。
一抹剑影,游走天宇,转瞬之间千里、万里闪铄,与山河地势相合,璀灿而耀眼。
“这便是道器吗?”
青年低语。
境界突破后,他终于可以模糊的看到,这件七大道脉共铸之器,其威势远超煞器。
不知过去多久,他才垂下头颅,从怀中取出记载《琉璃玉骨经》的玉简,翻看了起来。
每一字,每一句,都认真研读,反复思索。
再加之【特性】辅助,他对于功法的感悟,不断加深。
至于血海道脉发生的事迹,未曾在他心中留下半点痕迹。
一群燕雀罢了,计较利益得失,待到他凝煞巅峰,登临血海神岳,金丹都要喋血。
战船横空,不断向前,越过群山,离开了仙兵谷,向着金陵而去。
一日过去!
两日过去!!
第三日夜,明月高悬,月光姣洁。
张元烛本能的从修行中醒来,看向了前方。
一个少年,站在半空,血色长袍披落于身,不显邪异,却带着圣洁。
他就在天宇与明月相衬,如仙非凡。
一瞬间,张元烛眼瞳紧缩,立身而起,怀中万龙残片疯狂闪铄,储物袋中玄空台裂开一道道缝隙。
“门下弟子庸碌,倒是让小友见笑了。”
少年浅笑。
身影已然来到张元烛身前。
张元烛神情凝重,重瞳深邃,却看不清对方面容,只知是一个少年。
他五指紧扣量天尺,吞气吐息:
“金丹真君!”
少年颔首,手掌缓缓伸出,一道道流光飞出,悬浮两人面前。
两颗狰狞的头颅,一颗缭绕血雾的宝珠。
张元烛目光垂落,望着头颅上两张熟悉的面容——血玉、凤景,以及名为焚血珠的煞器。
“道统之事,我久不干涉,倒是让一些蠢货登上了高位。”
“现削其首,偿还其罪责。”
真君声音平静,述说着两位真人的性命。
“前辈家事。”
张元烛轻语,紧握长尺的手掌松开。
对方来此应无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