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平骑着马,双手快速结了几个道印,嘴里跟着念叨两声法决。
四周风声顿起,紧接着一团蓝光慕然间将江平整个身体覆盖。
随着蓝光萦绕着身体,四周大自然的炁疯狂涌入。
转瞬间,江平体内炁就临时提升了总总三成。
“你小子捣鼓什么呢?”
见江平突然出使出桐柏宫秘法——《知北游》,一旁的李净尘微微皱眉,满脸疑惑。
“师父,您说如果我将《知北游》这门秘法,转化成符篆。”
“那岂不是完美解决身体炁量问题,届时,一道符篆相当于‘充电宝’,身体炁量不够了,直接贴上符篆补充下就行!”
江平越说越兴奋,双眼亮了起来。
《知北游》是桐柏宫开创之时,就传下来的秘法。
相传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异人、思想家庄周圣人毕生精华之作。
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不仅涉及哲学、社会、艺术、人生等方面,
《知北游》中还提及:“人之生,炁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人的生命完全依靠“先天之炁”维持,它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流失,而且没办法通过“后天之气”来补充。
而‘炁’作为道家‘精’、‘炁’、‘神’三元论中的三大元素之一,
道家则追求通过食物(吸收天地之灵气,采集日月之精华)、练功(吸气,吐纳)、金丹等方式,达到将“后天之炁”转化为“先天之炁”,借此延长寿命,增强修为。
而《知北游》之所以得名,便是因为同名的秘法。
施放后便可吸收四周自然之炁,通过特殊经脉运行后,完全临时转化为体内‘后天之炁’。
如果能将这个秘法,转化为符篆。
不仅能解决《知北游》一天只能施放一次的问题,还能完美解决自己修行时间短,自身炁量并不充足的毛病。
“想什么呢?”李净尘眼角抽了抽,直接打断道。
虽然他没听懂自己徒弟说的‘充电宝’是什么,但大概意思他也明白。
不就是将桐柏宫秘法《知北游》转换成符篆施放嘛?
这难度,别说江平,就是庄周圣人本人来了都不一定能做到。
李净尘摇了摇头,直接否决了江平这个想法。
“放弃吧,术法是术法,符篆是符篆,两者道不同,自然不可通。”李净尘摇头道。
江平思考了下,没有反驳,只是淡淡伸出右手,稍稍平复了自身情绪,静心凝炁。
转瞬间,跳跃的白色电光便充斥周身。
随着双指在空中来回舞动,一道道白光凝聚而成。
顷刻间,一道承载了雷法的‘符篆’凭空而立,引而不发。
“既然如此,师父那您说,我这凭空画符,不用承载符纸,不用行炁的手段,究竟是属于符篆一道,还是术法一道?”
李净尘愣了一下,皱了皱眉。
思考许久之后,实话实说道:
“你这凭空画符的手段,应该还是算作术法,不过,是最顶尖的那种,算是触摸到了规则!”
看着师父板着脸,一副嘴硬的模样,江平笑道,心中却在吐槽。
画符手段,就算再高明,借鉴再多,照样也属于符篆一道。
我承认术法是术法,符篆是符篆,两者道不同。
但是如果,我是说如果,我真能将桐柏宫秘法《知北游》转化成符篆释放,那师父您还如何应对?
想到师父看到这一幕,满脸便秘的表情,江平咧开嘴笑的更开心了。
看着自己徒弟在傻乐,李净尘虚着眼:“你在笑什么?”
江平连忙摆手回道:“没什么,师父,您继续,你刚才讲我这画符手段触摸到规则?什么规则?”
“天道规则......”
李净尘正要讲,前方一阵喧闹声传来。
师徒二人定睛一看,原来,他们已经不知不觉间赶到天台县城。
城门前,一堆衣不蔽体的穷苦百姓正排着队,手里拿着破木碗,旧水桶,翘首以盼的等着领粥。
看到李净尘和江平走过来,众多百姓目光顿时看过来,神情当中满是感激。
现在世道不好,匪徒猖獗,再加上今年收成不好,大部分百姓又都是颗粒无手,每天只能眼巴巴的来到粥厂领救济。
“大家不用着急,排着队一个个来!”
“放心,我们桐柏宫准备的粮食充足,不用着急,更不用抢,每人都有。”
熟悉的声音响起,江平抬起头,这次负责施粥的两人正是他的师弟,石猛、石头两名小道士。
“师父,大师兄!”
见到师父和大师兄赶了回来,两人面色顿时一喜,刚想迎接,但看到身后排队的穷苦百姓,又继续忙了起来。
“你俩继续施粥吧,你们师伯呢?”
“师伯他们在粥厂库房正愁着呢,师父您可算是回来,再不回来,这粥厂……”
石猛话还这没说完,就被一旁的小道士石头碰了下,直接打断。
意识到自己说错话,石猛赶忙捂住了嘴。
几个刚排队领完粥的百姓看到这架势,顿时小声嘀咕了起来。
“不会吧,这才开了两个月,桐柏宫不会也把粥厂关了吧?”
“难说,国清寺不就才施粥一个月就关门了,唉,桐柏宫坚持两个月已经很难了。”
“他们难,咱们难道不难?没有粥厂,今年收成又不好,以后日子还怎么活下去!”
“拼了,如果桐柏宫都把粥厂关了,老子大不了豁出去和这些狗军阀拼了!”
“嘘嘘,慎言,慎言!”
见几名汉子神情激动,四周众人赶忙相劝。
“别愣着了,赶紧去库房了。”
听到师父李净尘的催促声,江平这才回过神,从符马上下来,牵着马跟了上去,神情若有所思。
“师父,您说这些大洋,能支撑粥厂多久?”
“断断续续,以现在的粮价,能撑个三四个月吧。”
听到这里,江平愣了下:“三四个月?!”
他有些不敢置信,但转念一想,城门外排队的百姓那么多,少说也有几百口,每天消耗的粮食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虽然这次从大烟馆抢了不少钱,但想要养活这多人,无疑是粥少僧多。
江平看了一眼师父,见李净尘牵着马朝前走着,面色平静,深吸了一口气,轻声道:
“师父,要不那把那把法器卖了吧,这样还能再让粥厂多坚持些日子。”
“杯水车薪罢了。”李净尘并未同意。
说完,二人来到城内桐柏宫设立的粥厂,打开门,原本推放的满满的粮仓,此刻却干干净净。
见到李净尘赶回来,几名在粮仓内收拾的道士顿时面色一喜,纷纷围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