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病好了,现在就是营养跟得上,通过时间就可以恢复如初。
撑死了也就是浪费几根人参娃娃的参须而已。
人参娃娃瑟瑟发抖的看着自己身上仅有几根参须,欲哭无泪!
坐在屋子里的乘风,收起一大把人参娃娃的参须,回想着自己看的那本书可能是什么名字时,能够可以达到每分钟一百枚金币。
想了半天还是没有想出来!
大学的课本都不像,虽然他没有看过初中的课本,但以小学的课本每升一个年级就会加一个金币的那些尿性来说,也不可能达到每一分钟一百枚金币的能力。
到底是什么样的课本才可以达到呢?
难道下次,还要去他们家瞅一眼吗?
自从看了一下他们家人的态度,尤其是他爸他妈,和之前简直是判若两人。
当初来到他们家的时候,那真是把他当做救星来对待,现在可倒好,当做一个可有可无的狗奴才一样对待。
虽然没有明说,但他可以明确的感应到。
再说了他又不傻,人际交往之间的关系,自然逃脱不了他的眼力。
只能说,为了以后的眼不见为净,这一家人尽量少交往。
乘风在屋里安静的拿了一本小学六年级的课文看了起来。
+6
+6
+6
……
突然,外面有人喊乘风的名字,他赶紧放下书本,出来一看。
原来是云朵来了,不光他一个人,又带了好几个一起当知青的人。
“乘风,今天晚上大家聚聚,走啊!”
所谓的聚聚,就是aa制聚餐。
家里穷的叮当乱响,乘风兜里都比脸还干净,哪有钱和别人聚餐!
“我们家晚上饭都做好了,我不去了,你们去吧!”
说完这句话,对面的知青们有几人脸色变幻了几下。
其中一个最能张罗事的女知青说:“那好吧,这次不聚,那以后我们常聚聚,那个时候你可得一定来!”
这位女知青似乎知道了乘风的窘境,直接拉着其他人走了,临走之前和乘风说拜拜。
乘风没有说话,只是和他们挥手道别。
云朵混在人群中,不知在想些什么。
从乘风拒绝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和这些知青们是两伙人了。
毕竟以前的乘风那可是一个最能来事的人,有什么热闹肯定少不了他,和刚才说话的那个人并称男女主持人。
告别这些人,正想要回家的乘风,意外的看到了棒梗的妹妹槐花。
“乘风哥回来了。”
“嗯!”
“乘风哥再见!”
“再见!”
“等等,槐花你有初中的书籍吗?任何一本都行,能不能借我给我看看?”
“旧的行吗?”
“可以,甚至缺页的都可以!”
槐花想了想点点头,然后转身回到中院,不一会儿就拿出了一本书,递到了乘风的面前。
“乘风哥,给!”
看着这本书,乘风有些不好意思的提了一个条件说:“我能不能借一个月看看,过后一定还你,好不好?”
“没事的乘风哥,这只是以前我姐初一的旧书,你放心的看就行,什么时候还我都行。”
“那谢谢你了!”
“没事,乘风哥你忙,我去买酱油了,再见!”槐花甜甜的说道。
“再见!”
槐花非常有礼貌,也非常嘴甜,和闷葫芦的棒梗两个性格。
秦淮茹常说:“她家的槐花最像死去的贾东旭,无论是性格还是抠门的样子,都是一模一样。”
可乘风真没有看到槐花抠的一面,倒是看着挺温柔的。
回到屋子刚想要拿出刚借来的初中课本翻看起来。
“儿子,你过来一下。”
“什么事?妈!”
原本在床上打算休息一下的张桂兰,从自己的床头柜拿出一个小盒子,在乘风的面前打开。
里面是粮票的票证和一些零散的人民币,都是一些几分几毛钱,根本没有大票一块钱的存在。
“你的那些知青们肯定来找你聚会,你兜里也没有钱,这些拿去,也好傍身底气足一些。”
张桂兰把所有的人民币,全部放在乘风的手里。
被母亲纤细到极致的手指,轻轻按住他的手掌,他都没敢用力,怕把母亲的手指弄脱臼了。
“妈,不用,这些都只是平常的朋友,不值得深交,我还在知青的时候认识了很多好朋友,现在都回到城里混的都挺好,请我吃饭的人,有大把呢,根本不用我花钱!”
说着又把手中的钱放回到母亲的小盒子里。
把盒子盖上,又握起母亲纤细的手指,放在盒子上。
“妈,真不用!”强行的把盒子帮助母亲藏起来,乘风再一次倔强的安慰道。
“真不用,可别骗妈?”
“老妈,你就把心放在肚子里,真的不用,再说我明天就开始上班了,以后都要挣钱了,现在的我根本不用钱,真不用!”乘风最后一次劝慰母亲道。
“妈信你!”张桂兰对着儿子说,也算对着自己内心说道。
在这一刻,乘风恨不得马上来到白云的家里,找出那本书,然后大大方方借走它。
即使是没有了一丝香火之气!
可人是动物,不能由着自己的心情来。
离开母亲的床旁,来到外屋地,拿起初一的课程本,打开第一页翻看起来。
+15
+15
+15
……
看着自己面前出现的虚幻数字,本以为初一的课程本得到的数字应该是七,没想到是十五!
这是怎么回事啊?
这一刻,看着虚幻的数字漂浮在自己的眼前,让乘风有些不明所以。
这个时候刚上了第一天班的二弟回来了,意外的看到大哥在看初中的数学书,很是纳闷!
“大哥,初中知识你不都学了吗?怎么还学?”
“温故而知新!”
“温故而知新?你又不继续上学,温习学过的书本知识干什么?”
“笨了吧,温故而知新的下一句是什么,知道吗?”
“可以为师矣。”
“错,正确的答案是可以合理的浪费笔墨,懂吗?”
乘除摇摇头表示不知道,这个新句子还是第一次知道。
“可这和自己的课本教的不一样呀?”乘除疑惑的问道。
“这就涉及到上上上一句,学而时习之。”
“那下一句我肯定知道,不亦说乎?课本教的。”
“又错,学而时习之下一句是还用得着你说乎。”
“呃!大哥,我虽然没读过初中,但不代表我不认识字,以前的课本上明明是这么写的,你怎么乱说一通?”
乘风没有回话就是上前拍了拍乘除的肩膀。
“这是社会的经验教给我们的知识,一般人我还不告诉他呢?你今天听到就是你学到,偷着乐吧,居然还敢质疑我的学识?”
直接赏了他一个脑瓜崩!
“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