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黄帝的诧异,这个大臣有些好笑。
黄帝的儿子少昊,已经十多岁了。
已经从一个,小小的肉团,成长为了一个帅气的少年。
少昊跟黄帝一样,小时候就非常聪明,部落里各种各样的规矩,少昊只学一遍,就能清清楚楚的掌握。
而且,对于黄帝的技能,少昊也掌握的差不多。
现在的少昊,跟年轻时候的黄帝相比,也并不逊色,只是因为年纪尚且比较小,需要历练一下。
如此出色的年轻人,又如何当不了族长,当不了人族共主呢?
“黄帝,你真是太忙碌了,以至于身边的事情都注意不到。”
刚才说话的年老大臣,悠悠的叹了口气。
“黄帝啊,你的儿子少昊,难道不就是最好的人选吗?”
“我活了这么多年,除了你,我还真没见过这么优秀的孩子。”
黄帝每天早出晚归,忙碌人族的事情。
嫘祖则是天天跟部落的女人们纺纱织布,为部落中的族人们准备衣服、鞋子等需要的衣物。
因此,也就导致了,他们并没有太过于关注少昊的表现。
这可能就是,后世所说的灯下黑。
因为对少昊缺少关注,所以黄帝和嫘祖,根本不知道,他们的蛾子少昊,有多么的优秀。
“哦?”
黄帝挑了挑他那好看的眉毛,有些不可置信。
他想不到,自己平日里疏于管教的儿子少昊,居然在大臣中,还有些威望。
“黄帝,伱就放心吧,以少昊的才华和能力,担任人族共主的话,我们都会心服口服的。”
黄帝想了一下,虽然将人族共主的位置,禅让给自己的儿子,有些偏心的感觉。
但是,要是自己的儿子少昊真的非常优秀的话,难道就为了怕别人说自己偏心,就将位置让给别人的吗?
那样的话,是不是有些矫枉过正了?
为了别人不说闲话,将位置传给不合适,或者不够优秀的人,那才是对人族的不负责任!
“好吧,近些年我太忙了,疏于对少昊的管教了,也不知道,他是否给你们制造过麻烦。”
“不过,以后肯定不会了,我会亲自教导他。”
说着,黄帝站起身来,离开了大殿。
黄帝在部落中寻找着少昊的踪迹,终于在一处角落,找到了正跟着小伙伴,帮着族人干活的少昊。
见自己的父亲前来,少昊多少有些紧张。
一来,黄帝从少昊出生,虽然对他疼爱有加,但是因为黄帝实在是太忙了,跟嫘祖和少昊都是聚少离多,所以导致了,少昊对这位父亲,有些陌生感。
二来,则是黄帝身为上位者,自带的威严,让少昊有些不太适应。
“少昊,做的不错,跟我来。”
黄帝淡淡的说着,站在原地,等着少昊收拾好了,跟自己走。
少昊见黄帝脸色郑重,有些慌了神儿。
难不成,是自己犯错了?
不能啊,自己每天干的事情,父亲也在干啊!
怀着忐忑心情的少昊,被黄帝带到了一处河边。
“少昊,当年,我的师尊广成子,就是在这个地方,遇到我的,也是在这个地方,收我为徒,传授我本事的。”
“今天之所以带你来,就是想让你看看。”
“人族有大臣,推荐你成为我之后的人族共主。”
听到这里,少昊的眼神登时亮了。
身为现任人族共主的儿子,没有人比少昊更清楚,人族共主四个字,所承载的巨大分量。
人族共主地位尊崇,受到族人们的敬仰。
相应的,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担任人族共主,则是意味着,要将自己的时间和生命,都奉献给人族。
前任人族共主神农氏,为了人族,尝尽百草,多次九死一生。
而自己的父亲黄帝,也是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战争,才将人族稳固下来,又经过了无数的努力,才有今天的光景。
作为黄帝的儿子,少昊对黄帝充满了敬仰。
如果有机会,像是自己的父亲一样,成为人族共主,那该是多风光的一件事?
不过,这事儿,少昊以前想都不敢想。
因为,他知道,按照父亲的脾气,不会将人族共主的位置传给自己的。
那样,说出去不好听,别人会认为,黄帝以权谋私,破坏了洪荒人族,多少年来的禅让规矩。
只是,不知道父亲今天如何想通了?
“父亲,这样做的话,不会对您的名声造成影响吗?”
“毕竟,在您之前,人族共主的位置,都是禅让的。”
少昊有些不确定的询问道。
听了少昊的话,黄帝的心中,涌上了一股暖流。
这个被自己忽视了的孩子,已经成长为一个不错的男子汉了。
遇到事情,知道为他人着想,是成为人族共主的一个先决条件。
如果不能感受民间疾苦,不能对部落族人的危难感同身受,那是当不好人族共主的。
“无妨,我跟众大臣商量过,如果舍近求远,找个不适合的人,还不如让从小在我身边长大的你来做。”
“你放心,大臣们肯定会支持你,只要你好好做,一定能够做好的。”
黄帝拍了拍自己儿子的肩膀,示意他不要紧张。
“要做人族共主的话,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可就多了去了。”
“你得会法术,这样的话,人族遇到危险,你才能挺上去。”
“然后,你还得懂农桑,这是人族吃饭、穿衣的依仗,万万马虎不得。”
少昊仔细的听着黄帝的讲述,唯恐自己落下了一个字。
虽然黄帝是自己的父亲,但是这位父亲,之前太忙了,很少主动给自己讲解点儿什么。
今天机会难得,那不得好好的听着?
“少昊,从今天开始,由我来亲自教导你。”
“我估计,我体内的功德,快要攒满了,等到我证道成圣的时候,我希望,你已经是个出色的男子汉了,能够结果我的旗帜。”
说着,黄帝就开始了,他对于少昊的
对于传授的内容,黄帝之前并没有仔细想过。
“当年,师尊广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