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太师跟堂弟商量之后,堂弟哪有不答应的?
这事立刻就办成了。
潘玉琴正式过继给潘太师为女儿,行了叩拜大礼。
随后潘太师带着继女潘玉琴进宫叩见皇上。
赵匡胤当即册封她为德妃,并住进了原先皇贵妃的寝宫。
这已经是僭越了,但宋皇后没有多说什么,她知道现在赵匡胤一心想让潘太师辅佐他的儿子赵德昭。
潘太师是久经沙场老将,党羽门徒遍布朝野上下。
如果他愿意全心辅佐太子赵德昭,在对战二皇叔赵光义的时候将会胜算大为提高。
同时,派潘太师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作为监军,替赵德昭出谋划策,就更有把握夺得这场作战的胜利。
这可是赵德昭第一次领军作战,至少不能像赵光义那个怂包一样不战而逃,沦为全军笑柄。
当赵匡胤把赵德昭叫了出来,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两人。
潘太师立刻跪倒在地磕头,发誓要辅佐太子统领三军,拿下云州,迎回天师,如有可能,将趁势夺取燕云十六州。
赵匡胤点头,叮嘱他此次目的不是燕云十六州,而是天师。
务必确保天师安全,击溃辽军,把天师夺回来,并恭恭敬敬把他迎请到东京汴梁,不能有半点闪失。
潘太师意气风发,当下胸脯发誓一定要夺回天师。
激动之后他又小心翼翼的询问这天师到底是何人?为何要举国之力去夺取他?
赵匡胤这才把那些密报全都交给他,让他自己看。
看完之后潘太师整个人都在发抖,激动不已又,磕头说道:“若皇上能得到这样的天师,不仅龙体康复有望,还能席卷天下,君临四海。
不管辽朝吐蕃甚至更远的疆土,都将成为大宋的土地。”
听到潘太师说得豪迈,赵匡胤仿佛也看到了自己的那一天。
只要能把天师早一点请回来给自己治好了病,兴许真能坚持到那一天,自己毕竟年纪还不算大。
次日,赵德昭与潘太师便率禁军十万出兵代州。
不日他们便抵达了代州。
传旨太监宋公公宣读了圣旨,册封赵德昭为征辽大元帅,赵光义、赵光赞为副帅,潘太师为监军,由赵德昭统领三军担任总指挥,赵光义、赵光赞各率十万兵马听从赵德昭指挥。
这样一来,宋军终于有了一个总指挥,同时三人各有自己一支嫡系部队,又有具体指挥权。还有潘太师这位老奸巨猾的身经百战的大将作为监军。
这一战,宋军势在必得。
赵光义和赵光赞两个人郁闷地回到中军大帐。
原本赵光赞是跟他二哥不对付的,可接到这圣旨之后,他也感觉不妙,看样子皇兄对他很失望,不打算依靠他了,这让他很失落,硬着头皮来找赵光义商量该怎么办?
赵光义说道:“圣旨说的很清楚,这次作战目的是找到那位天师并把他请回朝,这个好办,根据我们的线报,天师就在云州城。
而云州驻军只有五万,云州城城墙远没有晋阳那么高大结实,我们只需要三十万大军把云州城围死便可以拿下。
另外,线报说了,辽朝皇后娘娘也到了云州,这一仗如果能把辽朝皇后娘娘也俘虏了,咱们可是奇功一件。
赵光赞说道:“可是皇兄似乎不大信任我们了,把指挥权交给了赵德昭那小子,他懂个屁的打仗,比我都差远了,应该交给二哥你来统一指挥啊。”
这放在以前他是绝对不说这种话的,可现在总指挥权没有了,连他的兵都要听从赵德昭的调度,于是便跟赵光义两人同流合污,一起想对策。
赵光义冷冷的声音说道:“皇兄以为这样就能让我们没辙?他想得太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