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拉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萝拉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明军工帝国 > 分章完结168

分章完结168

不想错过《大明军工帝国》更新?安装萝拉小说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

放弃立即下载

”初阳说的对,这个炼钢厂必须建,而且要建很大,要能同时满足王恭厂和大明百姓的需求。kanshupu.com你们有什么建议都大胆的提嘛,初阳这不是说的很好嘛。“

他这话一出口,敬陪末座的陈子龙立马鼓起勇气建议道:”皇上,微臣觉得这水泥厂也得建一个,光是修河渠就不知道要多少水泥呢。“

朱慈炅闻言,一拍额头,是啊,怎么把这个给忘了,水泥的需求量可不是一般的大,修河渠什么的那都不算什么,修桥、修路、修隧道、盖楼房都需要巨量的水泥,建一个水泥厂恐怕都不够,还有电线的需求量同样大的惊人,也必须专门建个厂。

这样算下来,新厂最少要建四个,机械厂、钢铁厂、水泥厂、电线厂都必须建,必须把这些乱七八糟的功能全部剥离出来,让王恭厂变成一个纯粹的军工厂,这样才能满足军队建设和军火买卖的需求。

------------

第十一卷 第九章 豪情满怀筑雄城

这又是机械厂,又是钢铁厂,还有水泥厂和电线厂,往哪儿建呢?朱慈炅又让曹化淳取来一份京城最新的地图,六个人围着地图找了半天,竟然硬是没找到一块能建厂的地方!

大明的京城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人口早就已经超过百万,总共才五六十平方公里的地方住这么多人,这在后世都算人口密集型城市了,更何况明朝这会儿还没有高楼大厦呢,京城人口之密集,可以想象,上哪找这么多地方建厂啊!

难道要把这些厂都建到东大营去,朱慈炅刚冒出这个念头就把它给否了,开什么玩笑,这些厂可都需要工部官员管理,如果全建东大营去岂不是要连工部都一起搬过去。

没地方扩建,又不能搬出京城,那就只能把京城扩大了,这个念头刚一冒出来,朱慈炅按捺不住了,他盯着京城的地图仔细的看起来,慢慢的,一个大胆的想法从他脑海里面冒出了,后世人口上千万的城市那么多,在明朝就不能建一个吗!

他要建一座能容纳上千万人口的超级大城,他要让大明的百姓都为之骄傲,他要让整个世界为之惊叹。

朱慈炅越想越是激动,最后,他把手往地图上一按,站起来,豪情满怀的道:”不用找了,朕决意扩建京城,就像当初扩建王恭厂一样,向四面八方扩展,把京城扩建到现在的十倍大!“

众人见皇上都站起来了,连忙跟着站了起来,但是朱慈炅的话一出口,众人都惊的差点跌回去。现在的京城都已经大到夸张了,再扩大十倍是什么概念,一座人口上千万的大城,这也太不现实了。

连从来不摆师傅架子的徐光启都忍不住劝道:”皇上,三思啊,将京城扩大十倍,那需要多少银子,而且,扩那么大有那么多人来住吗?如果没人来住岂不是劳民伤财!“

朱慈炅听到恩师的教诲才反应过来自己有点激动过头了,他连忙抬手一压,让众人随他坐下来,这才解释道:”恩师,朕不是想一次就扩那么大,比如这次,只要将东西两边扩建出来就行了,等人口填满了再继续扩建。至于钱的问题,围一块京城这么大的空地其实花不了多少钱,就让人砌个城墙在修几条路而已,地圈出来以后就可以卖给那些商人和作坊主盖房子了,那样不但不耗钱,还能赚很多钱呢。主要耗钱的还是这几个厂子,不过撑死一千万两一个,总共才四千万两,这个钱朕还是出的起的。“

徐光启闻言,细细想了想,还真是这么回事,现在京城也是人满为患了,自从朝廷带头开展海外贸易以后,不知道有多少商人和作坊主涌进京城,原来那些高官闲置的府第也全部被作坊主买去当工场了,客栈基本上是天天爆满,甚至连上京来赶考的学子都找不到地方住了,很多人都是借助在京城为官的同乡家里,像上次崇正七年甲戌科会试光是他家里就有十多个学生故旧来借住,陈子龙、徐孚远和夏允彝当初都借住在他那里。

现在京城的住户虽然只有百万,但来往的客商都不止百万了,如果光是扩建东西两边,的确很快就能填满,而且那些商户都有的是钱,在老京城寸土寸金的地方他们都能买下大块地盘,去新建的东西两城买块地盖个房子自然不在话下。

想到这里他徐徐点头道:”恩,如果是慢慢扩建倒是问题不大,不过城防方面皇上也需要考虑一下,面积扩大了十倍那城墙可是长了十倍还不止。“

朱慈炅见恩师都同意了兴奋的不得了,至于城防的问题,倒是不用担心,他自信满满的道:”恩师,以大明现在的军力,怕是没人能打到京城来了,就算打过来也没用,朕每扩一块都是先建城墙,到时候京城的城墙里三层、外三层的,敌军能攻破一层就算了不得了,要攻进内城,那简直就是做梦。“

徐光启闻言,点了点头,不再劝阻,其他人见老首辅都首肯了,自然不敢再提意见,扩建京城的事情就算定下来了。

朱慈炅见再无人反对,立马兴奋的取来一张大白纸,在中间画了个京城的草图,然后再京城左右两边各画了一个差不多大小的方框,边画还边解释道:”京城扩建的第一期规划就是在东西两边各建一座和现在京城差不多大的新城,就定名为东城区和西城区吧,东城区是留给商户建造作坊和商业区用的,朝廷只需将规划做好就行了,西城区则以朝廷建立的四大工厂为主,钢铁厂和水泥厂都不是很卫生,所以建在西北角和西南角,机械厂和电缆厂都需要工部重点管理,所以就在在靠近老城区的东北角和东南角,其余的地方就留给和王恭厂合作的商户,你们看怎么样?“

这种大的规划自然是皇上说了算,大家敢有什么意见,只需点头附和就行了。

朱慈炅见众人都没有意见,便将笔往毕懋康手里一塞,大方的道:”你是工部尚书,新工厂建多大你说了算,不要客气,给朕大胆的画,你画多大朕就给你建多大。“

毕懋康闻言,提笔想了想,便直接在西城区的方框里画了个大十字,然后又在上下半部中间各画了一条线,将西城区均分为八块,最后他指着上下四块道:”上下这四块分别用来建厂,中间四块留给和王恭厂合作的商户,皇上,您看怎么样?“

好家伙,这一块最少有上万亩,毕懋康还真敢画啊,不过,朱慈炅并没有责备他,反而满意的点头道:”恩,不错,不错,就是要建大点,省得以后再扩建,就这样吧,你回去之后召集工部的相关人员讨论一下,看这些工厂怎么布局。“

毕懋康点了点头,请示道:”皇上,年前要把所有工厂都建起来怕是来不及了,先建哪个工厂呢?“

朱慈炅闻言,细细想了想,便果断的道:”先建机械厂吧,西北的春耕不能耽误,必须尽快把翻地龙做出来,还有水泥加工设备也要多做,第二步就是建水泥厂,钢铁厂可以缓缓,先凑合着用王恭厂那些高炉吧,电线厂可以年后再动工。“

毕懋康连连点头,表示明白了,这场讨论就此结束,一座巨大的城池即将展现在世人面前,这城池怎么建呢?且看下回分解。

------------

第十一卷 第十章 全面整军用忠良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要问这城池怎么修朱慈炅还真不知道,他甚至连土墙都堆不好,不过没关系,大明有的是这方面的行家,原来的辽东军就是这方面的翘楚,他们在孙承宗的带领下人人都练就了一身修堡垒的本事,修起城墙来快的吓人。更新最快

现在辽东军远在关宁镇守,朱慈炅自然不可能把他们调过来,不过定辽军就在中都凤阳看守俘虏,把他们调过来也是一样的,因为定辽军就是在辽东组建的,军中的基层将领基本上都是原来辽东军的老人,修个城墙对他们来说简直比喝稀饭还简单。

而且,中都凤阳还有近三十万的义军俘虏,朱慈炅本来是想让他们留在那里修建开封到凤阳的铁路,但现在看来还是扩建京城要紧,于是朱慈炅直接颁旨,令定辽军和武威军火速押解中都凤阳的所有俘虏前来京城。

这凤阳府的武平卫到京城可有上千里的距离,就算秦拱明和李明甫拼命赶路,估计也得半个月才能到,这么长的时间我们的崇正皇帝朱慈炅自然不会闲着,他早就想对明军进行全面整编了,但前几年西北的农民起义一直没有解决,各地必须保留一定数量的守军,无法进行整编,现在西北终于彻底平定了,整编的事情就可以提上日程了。

明军按建国时候的编制,总共有两百八十万左右,后面为了节省开支,基本上都改成了屯卫,只留下少数边军在九边镇守,到现在这个总数少了没有呢?朱慈炅让孙元化查过了,一个都没少!

这都三百多年了,为什么一个都没少呢?其实一点都不奇怪,屯卫虽然没有俸禄但却不用交税,而且土地都是朝廷无偿提供的,也就是说,只要勤劳一点,养家糊口完全不是问题,所以军户的名额在地方上是很吃香的。明朝那会儿生育可是没有节制的,一生就是一大堆,这个军户的传承自然没有问题,就算是哪个军户加绝后了,绝对有各种亲戚争破头皮来抢这个名额,所以大明的军户三百多年来一直都没有减少过,实际有没有减少不知道,至少在账面上是这样的。

朱慈炅当然不可能把二百八十万屯卫全部整编成正规军团,那样的话,每年的军费开支将是天文数字,就算以他现在比抢钱还快的的赚钱速度也养不起这么多军队,他准备在现有的基础上在扩充两个军团,然后再组建三个预备军团就可以了。

这扩充的两个军团其实就是将原来陕西、山西、河南、湖广以及中都凤阳等地的守军整编一下,这些地方的守军少则三万,多则五万,加起来有差不多二十五万,反正都征召来了,干脆将他们整编成军团算了,再遣散回各地当屯卫那就有点可惜了。

这二十五万为什么只组建两个军团呢,可别忘了在南亚次大陆的迈索尔还有一个远征军第一军团呢,那可是大明的一等军团,但是现在还只有五万人的配置,朱慈炅准备在这二十五万人里面选拔一下,把最精锐的五万人挑选出来补充到远征军第一军团。

剩下两个军团的名字他也想好了,就叫远征军第二军团和边防军第二军团,至于主将人选,他准备调秦翼明担任远征军第二军团主将,施维拉不止一次抱怨,锡兰那边并不太平,种下去的橡胶树苗恐怕有被毁的危险,干脆让秦翼明带远征军第二军团去守两年得了,等树苗长大了,就没那么容易被毁掉了,同时对秦翼明也是一种锻炼,起码能早点熟悉殖民环境。

边防军第一军团的主将,朱慈炅准备提拔曹变蛟来担任,这小子年纪是小了一点,但大明第一猛将的名头可不是吹的,不论资历还是战功都足以胜任军团长了。

至于边防军第二军团的主将朱慈炅看好的是马祥麟,夔州府那一战直接让朱慈炅看到了这个表舅哥的能耐,他竟然能以三万普通守军打得张献忠十万大军抱头鼠窜,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至于他的忠诚,早就经过了历史的考验,崇祯朝他率孤军死守襄阳,战至弹尽粮绝,战至手下将士伤亡殆尽,最后以身殉国,这是怎么样忠诚,就凭这一点他就有资格当军团主将。

话说朱慈炅这么重用秦良玉一家是不是有点过火了呢?要知道秦良玉已经是禁卫军第一军团的主将了,秦翼明和秦拱明也是军团主将,现在又提拔他儿子当军团主将,这一家四口足足控制了四十万大军,如果他们造反怎么办?

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历史上她秦家所有男丁,包括她的儿子儿媳妇都为国捐躯了,她还矢志不渝在抗击清军,直至遗憾终老,对国家,对民族,对大明皇帝的忠诚那是毋庸置疑的,至于有人说她是为了维护自己土司的利益,这纯属瞎扯淡,她丈夫、兄弟、儿子、儿媳、侄子没有一个是为了守护土司那点利益而死的。

她的丈夫马千乘是在为朝廷镇压土司杨应龙叛乱时受了伤,然后又被太监诬陷,病死于狱中;

她的兄长秦邦屏、秦邦翰在浑河与后金血战,为国捐躯;

她的弟弟秦民屏在为朝廷镇压奢安之乱时战死;

她的儿子孤军死守襄阳,为国捐躯;

她的儿媳张凤仪率军追剿反贼王自用,战死;

她的侄子秦拱明在为朝廷镇压沙普之乱时战死;

这貌似有点让人无法理解啊,在明末那种乱世,大家都在明哲保身,他们却前赴后继,赶着去投胎似的为国捐躯,这是为了什么呢?是什么让他们对国家如此忠诚?史料中零星的记载或许能解释他们为了什么:

据史料记载,秦良玉的父亲,忠州贡生秦葵尝谓诸子曰:“天下将有事矣,尔曹能执干戈以为社稷者,吾子也。”

据史料记载,她的儿子马祥麟为国捐躯前曾写信曰:”儿誓与襄阳共存亡,愿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小说推荐
孕期被害,战太太带娃回归杀疯了 顶级坏蛋 那个渣男居然变成绝世好男人了 先婚后爱:和老板的闪婚日常 临时老公,玩神秘 夫人流产离婚后,疯批总裁他慌了 前世被虐惨死后她在京城杀疯了 炙骨撩思 桑语洲情 售楼小姐异能觉醒,末世我说了算 四合院:坑死易中海 无cp逃荒:寡妇带崽独美杀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