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拉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萝拉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明军工帝国 > 分章完结153

分章完结153

不想错过《大明军工帝国》更新?安装萝拉小说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

放弃立即下载

葡萄牙。33kanshu.com虽然大明和这两个国家都签订了合约,但要比较两个国家的亲近程度,葡萄牙自然是首选,所以朱慈炅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施维拉,貌似这货好像就在京城,找他也方便的多。

皇上召见,施维拉自然是要多快有多快,一溜烟就赶到了紫禁城,这货还是穿着新式军服,当然那披风是不能披进去的,在城外就被锦衣卫给扒下来‘保管’了。

这施维拉也算是朱慈炅的洋亲信了,在他面前朱慈炅也很少摆谱,一般都是在接见亲信的私人书房接见他,施维拉也早已习惯了大明的礼节,一进来就是一个大礼,叩头道:“微臣参见皇上。”

朱慈炅满意的点了点头,微笑道:“嗯,起来吧,这军服做的怎么样,还合身不?”

施维拉立马屁颠屁颠的爬起来,献媚道:“简直太合身了,多谢皇上。”

这货拍起马屁来简直比大明的官员还溜,如果让他自由发挥,他立马就会开始舌灿莲花,没完没了,想想都肉麻,朱慈炅自然不会给他发挥的机会,直接进入正题道:“朕这次找你来是想让你去找一样东西,那样东西产自美洲,名字叫橡胶,你听说过吗?”

橡胶属于音译词,明朝那会儿还没这个叫法,就算是在大明也没人明白橡胶是什么东西,施维拉自然更不明白,他有点羞愧的道:“这个,这个,微臣没听说过。”

朱慈炅闻言一愣,没听说过?那岂不是麻烦了,他有点不甘心的解释道:“就是从橡胶树上流下来的汁液,晒干以后就变成了胶一样的东西,比皮革稍微软一点,弹性很大,这种东西你们可能不叫橡胶,再想想,你听说过没?”

施维拉使劲的回想起来,很快他便恍然大悟道:“皇上您说的不会是‘流泪的树’吧,微臣听说过啊,巴西总督若斯兰还送过我很多那个什么橡胶做的垫子,就是垫在茶杯底下的小圆垫子,微臣还给皇上送了几个呢,您没看到吗?”

朱慈炅闻言又是一愣,难道皇宫中就有这东西!他立马把曹化淳叫进来急切的问道:“施维拉伯爵给朕送的茶杯垫子呢?朕怎么没见过?”

曹化淳想了想,有点惶恐的道:“皇上恕罪,那东西不知道是什么做的,仔细闻闻还有股毒药的味道,所以微臣没敢给皇上用。”

有股毒药的味道!肯定是橡胶!朱慈炅立马大喜道:“快,快拿来给朕看看,那不是什么毒药的味道,树上面流下来的汁子有点怪气味不是很正常吗。”

曹化淳闻言,赶紧下去安排人去取,很快,几个巴掌大的圆垫子就被送了过来。

朱慈炅拿到手里捏了捏,金黄金黄的,弹性超好,不是生橡胶是什么!朱慈炅兴奋的举起小垫子,对着施维拉道:“就是这东西,朕需要很多,你能联系那个什么若斯兰,让他尽量去收集吗?”

知道是什么东西就好,施维拉现在的身份可不得了,自从傍上大明之后,他是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要枪有枪,完全成了葡萄牙贵族中的领军人物,就算是巴西总督若斯兰都要巴结他,让若斯兰收集点美洲特产自然是没有问题的,他拍着胸脯保证道:“没问题,只要微臣一句话,若斯兰绝对会使劲收集这个橡胶,微臣这就派船队去美洲,通知他尽快收集,收集完直接搬上微臣的船队,很快就能运回来。”

说罢,他就要转身告退,朱慈炅却是抬手道:“慢着,你说什么?收集完?朕需要的是长期供货,不是一次性买卖,而且这东西朕需要很多,你那小船队能运过来多少?”

施维拉闻言尴尬的问道:“很多?皇上您需要多少?”

朱慈炅大概估算了一下,颇为豪气的道:“一年最少需要十万斤,能有一百万斤更好,而且这个用量会越来越多,一年需要几百万斤甚至是上千万斤都有可能。”

施维拉闻言,眼珠子都差点瞪出来了,买糕的,几百万斤,这东西可不是什么农作物,只是用来做小物件的珍稀材料,一个巴掌大的茶杯能有多重,撑死几两,几百万斤那得割多少‘流泪的树’才能收集到啊!他为难的道:“这个,好像这东西的产量并不大,就算全部收集起来能有上万斤就算不错了,而且这东西的价格好像不是很便宜,差不多和白银等价!”

所谓物以稀为贵,在没有大规模种植之前,橡胶肯定便宜不了,朱慈炅无所谓的道:“钱不是问题,就算和白银等价,十万斤也才十多万两,一千万斤也才一千多万两,这个钱朕出,让若斯兰多买点奴隶去原始森林里面找,能找到多少是多少,另外南洋那边好像很适合种橡胶树,你可以让他们把橡胶树的种子送过来,在锡兰,在吕宋,甚至是在巴达维亚大规模种植,栽上几百万颗都没关系,不管出产多少大明都要了。”

所谓财大气粗,有钱说话就是有底气,要是换做崇祯朝大明一百万两都很难拿出来,而现在朱慈炅光是自己的私人产业一年的收入就上亿,大明的税赋也是一年一个台阶,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大明税收的主体已经从农业偏向工商业,现在大明的税收已经达到了四千多万两一年,差不多有一半出自工商业。而且大明的商人正逐步垄断朝鲜、东瀛和琉球市场,随着大明藩属国数量的增多,工商业必将呈爆炸式增长,到时候一年税收上亿也不是不可能的!

一年收入如此之多,几百上千万两对朱慈炅来说自然不算什么,这橡胶可是个好东西,不光是用来做线皮子,还可以用来做车轮,还可以用来做机械设备上的密封装置和缓冲装置......,总之橡胶在石油工业发展起来以前是一种极其重要工业的材料,用途之广泛,说都说不完。当然,朱慈炅不会跟施维拉说,这些可是大明将来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点,怎么能告诉他呢,他只要负责把橡胶买回来就行了。

施维拉当商人的天赋可比当总督的天赋高多了,这简直就是一个庞大的商机,如果能垄断橡胶市场,他们家族的收入必将翻倍增长,这么好的机会怎么能错过呢,他立马献媚的道:“既然皇上如此急需橡胶,那微臣就为皇上跑一趟美洲,为皇上收集橡胶,并把橡胶树的种子和熟练的种植奴隶给皇上带回来,这个,这个,皇上您看,能不能把橡胶的采购和种植交给微臣负责,这样微臣办事也方便一点。”

朱慈炅对施维拉的办事能力还是比较放心的,不就是想赚点钱吗,只要把事给办好了,这点钱算什么,他大方的道:“好,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只要你能给大明提供足够的橡胶,钱,朕不会少你一分。”

施维拉闻言大喜道:“多谢皇上,微臣这就去召集卫队和船只,马上去美洲。”

这种买办性质的事情施维拉自然是熟悉无比,列强殖民世界各地的时候请的买办多了去了,能有个十来万两的买卖权限就算是大买办了,像他这样几百上千万两的,简直就是超级买办。买办的利润可是高的惊人,他其实不用投入什么资金,就是出钱买点奴隶而已,至于橡胶树的种子,以他和若斯兰的关系,若斯兰能收他钱吗,只要能把橡胶树栽活了,过不了几年可就变成了摇钱树!

他这正要屁颠屁颠的去召集人去美洲呢,朱慈炅却是抬手道:“你不用去召集卫队和船只了,太费时间了,朕给你安排。”

说罢,他对着外面喊道:“曹化淳拟旨。”

曹化淳自然是飞快的走进来,很快就提笔以待。

朱慈炅朗声道:“令北洋水师调遣超级战列舰十艘,福船战舰一百艘,水军两万,护送诚意伯施维拉前往美洲,期间一切事宜听从诚意伯安排。”

曹化淳那里刷刷的写,施维拉这里却是毛孔的乐的快炸开了,他带着自己的卫队和武装商船去美洲还真有点怕海盗打劫,现在就不一样了,有大明水师舰队护送,他不去打劫别人就算不错了!大明水师的战舰可是现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战舰,带着一百多艘这样的战舰出门,那威风,简直想想都让人浑身热血沸腾。

------------

第十卷 第八章 学通讯驿卒成新宠

要将有线电报覆盖整个大明甚至是所有藩属国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电线、蒸汽式发电机、有线电报发送接收装置这些只是最基本的硬件配置,还需要有场地摆放这些东西,还需要有人去操作,还需要统一的汉字编码等等等等,千头万绪。

朱慈炅作为皇上自然不用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这些问题要一个人去考虑恐怕头都会想炸,他完全不用想那些细节,只要把事情交待下去自然有人给他办好。

如果说电线、蒸汽式发电机、有线电报发送接收装置是有线电报的硬件基础,那么统一的汉字编码就是有线电报的软件基础,有了硬件和软件,人才能去操作,所以朱慈炅准备先解决汉字编码的问题。

汉字编码要说简单也简单,反正一个个字排下去,每个字给个编号就行了,但要说复杂也很复杂,汉字博大精深,如果将所有的字全列出来,那恐怕有上万甚至是几万个,这会儿可没有拼音检索和笔画检索,如果要让所有的电报操作人员把所有的汉字和编码都记住,恐怕培训一年都不够,所以必须把常用汉字从里面挑出来,只给常用的汉字编码,不常用的先放一边。

这个挑选常用汉字的工作自然是非翰林院莫属,明朝那会儿翰林院可是文学的权威,不但具备秘书监、起居郎、舍人等职能,更是负责史书的编写和著作的管理,挑选常用汉字这个工作找他们准没错。

当皇帝就是有这点好,他只要一道圣旨下去,着翰林院一个月内挑选出三千常用汉字,编辑成册,交上来,就成了。至于他们怎么去选,按各类书籍中出现的频率统计也好,按日常用语的频率排序也罢,甚至扯皮打架争出来都可以,反正一个月后必有结果,完全不必他去操心。

至于编码的事情更简单,只要把常用字挑出来,交给徐孚远和夏允彝去编一下就行了,三千字一天编完时间可能有点紧,三天之内绝对没有问题,朱慈炅甚至还把格式都给他们定好了,每个字都占一个大方格,大方格分成三行,中间是大大的一个汉字,上面一行是细细的汉字编号,下面一行是细细的二进制编码,每页分为十行,每行五格,三千字六十页就够了,就薄薄的一本,翻阅起来方便的很。他甚至还让徐孚远和夏允彝联系了印刷作坊,准备了细小的铅字和方格,到时候只要把挑出来的汉字往里一添就行了。

安排好汉字编码的问题,接下来就是场地和人员的问题了,这个场地倒还好说,这会儿驿站不但没有像崇祯朝那样裁撤掉,反而改进成了邮局,将各地邮局改建一下,装套蒸汽式发电机和有线电报发送接收装置还是不成问题的。不过,这个人员就是个大问题了,要会发报首先得识字,还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电路知识,还要学习二进制编码,普通驿卒别说是电路知识和二进制编码了,能认全三千个常用汉字那都不得了了!

这个问题别无他法,只有先选拔,把驿卒中识字的选出来,然后再集中起来培训,教授他们相关知识。

现在各地的驿站也就是邮局已经划归到通政使司门下,朱慈炅将通政使吴梅村招来商议了一阵,随即便下发了一道圣旨:“令大明各地开始选拔驿卒,要求头脑灵活,能读书识字,每个宣承布政使司选拔十名,每个州府选拔五名,每个县城选拔两名,被选中的驿卒分批送到京城培训,培训合格后粮饷翻倍!”

这驿卒虽然不是什么香饽饽,但好歹也是吃皇粮的铁饭碗,一般驿卒的粮饷养活自己还是不成问题的,所以有传闻李自成是丢了驿卒的工作,没了活路才不得不造反的,这个理由虽然有点牵强,但至少证明明朝那会儿驿卒这份职业待遇还是可以的。

驿卒本来就是份不错的工作,现在竟然有可能粮饷翻倍,也就是说只要省着点花,甚至可以养活一家人,普通人活一辈子不就是为了养家糊口,有这样的机会大家自然是削尖脑袋往里钻,这驿卒瞬间成了热门职业。

不过现在大明的官场已经被朱慈炅整治的差不多了,各县城,甚至是各州府主政的官吏基本上都不敢出什么幺蛾子,各宣称布政司是有能力在这种小事上动手脚,但为了这点利益就去惹皇上实在不值,所以驿卒的选拔还算是比较公正的,选中的驿卒不说都有生员水平,至少千字文还是学过的,基本上都能读书识字。

大明现在有两京十三省还有一个奉天直隶府,选拔出来的驿卒数量可不少,省一级的就是一百多,州府一级最少有五六百,县城一级更是有两三千,加起来最少有三千多人,而且这还只是地方上的,军方才是装备电报机的重点单位,各军团最少都要配备上百名通讯员,还有各都指挥使司,各个卫所,加起来也有三千多人,要一次培训出来肯定是不可能的,分批培训那是势在必行的。

电线、蒸汽式发电机、有线电报发送接收装置也不是一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小说推荐
孕期被害,战太太带娃回归杀疯了 顶级坏蛋 那个渣男居然变成绝世好男人了 先婚后爱:和老板的闪婚日常 临时老公,玩神秘 夫人流产离婚后,疯批总裁他慌了 前世被虐惨死后她在京城杀疯了 炙骨撩思 桑语洲情 售楼小姐异能觉醒,末世我说了算 四合院:坑死易中海 无cp逃荒:寡妇带崽独美杀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