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翩翩微微一笑:“好。^x-x.k`s^g?.+c¨o¢m/”
柳王妃施施然离去,百官们都沉默不语。
等柳翩翩离去后,谢景元打发大家去衙门干活,自己带着几个重臣去了偏殿暖阁。
一进门他就说大事儿:“子孝,姚大人,本王要北上。”
姚大人正要说王妃上朝的事儿,听到这话后也顾不得再问王妃:“王爷真要去?”
谢景元点头,然后问工部尚书莫大人:“本王要的武器都齐了?”
莫大人点头:“都齐了,就是现在库存的铁几乎所剩无几。”
谢景元嗯一声:“派人继续去寻找铁矿,除了武器,马匹和粮草都要跟上,王大人,你配合莫大人一起准备,最迟两个月,本王要北上。此事暂时莫要声张,等双平的消息。”
陆双平又失踪了,抛下家中身怀有孕的柳文贞,消失的无影无踪。′w^a~n!g`l′i\s.o′n¢g\.+c·o^m·
柳文贞从来不过问他的差事,他经常不回家,或者忽然失踪。有时候早上还说晚上要吃什么,结果晚上人就没回来。陆双平在家,她陪着他,陆双平不在家,她一个人关起门安静过日子。
陆双平的差事都是机密,很多时候只有谢景元一个人知道。不仅机密,还很危险。
陆双平手底下的人比较多,原来谢景元叫他们内卫,后来沿袭前朝称呼叫崇政院,陆双平已经是三品崇政使。
谢景元提起陆双平,众人都停下了询问。王爷交给陆大人的差事任何人都不能问,不然泄露了机密,问的人就要负责。
因着有北伐之事,几人果然没有再问柳翩翩今日听政之事。没办法,她有自家男人撑腰。孙太后都能直接处理朝政,王妃想听,那就听一听吧,反正她之前就处理过政事。
谢景元用强硬的姿态硬把柳翩翩拉去了听政,偶尔他还会把奏折拿回家处理。没过几天,百官们赫然发现,奏章上开始出现一种新的字体。
这字看起来比王爷的字更好看,丝毫没有寻常女子的娟秀,落笔之间全是大气。^s^a?n?g_b/o\o+k!.`c?o·m?而且那批复的内容与王爷略有区别,王爷以往就是简单的几个字,王妃会加两句解释,反驳你反驳的有道理,夸奖你夸奖的有条有理。
百官们心里都有数,这八成是柳王妃写的批复。有人担忧有人喜闻乐见,担忧的人怕后宫和外戚干权,喜闻乐见的自然是希望王爷和王妃之间能和睦,且王妃娘娘并不是什么都不懂,看,人家处理政事比王爷更仔细,这对于整个北地的发展都有益处。
谢景元知道,不管这些人怎么想,只要他能坚持下去,时间久了,反对的人也会产生惰性,潜移默化觉得王妃理政也无所谓。
陆双平的速度果然够快,没几天后消息传来,晋王驾崩,世子登基做了新皇帝。
谢景元得到消息时正在家里吃饭,闻言仰天大笑:“文姝,天助我也,那晋王世子是个酒囊饭袋,看吧,小朝廷的权力肯定要旁落。孙太后那个老娘们就等着呢,她肯定要发威了!”
果然不假,晋王世子登基没几天呢,小朝廷被世子的老岳父掌了权力。
谢景元按捺住性子继续等,就在他等候的时候,秦孟仁与孙太后频繁传书信。孙太后这次毫不犹豫调兵遣将,命孙侯爷带着白敬朝一起去剿灭小朝廷,统一大雍半壁江山。
就在孙太后调兵遣将的时候,秦孟仁不断加强对北面的防守,以往那些探亲的、走私的,他睁只眼闭只眼,从孙侯爷和白敬朝出发那一天开始,秦孟仁全线关闭南北所有通道,陆双平的许多人员被迫滞留南边潜伏起来。
不仅如此,秦孟仁将白敬朝新提拔起来的两位将领夏江明与陈越林调至北方防守,外加两个老将,将北边防的水泄不通,压根不给谢景元丁点偷袭的机会。
谢景元在秦孟仁纵横捭阖的时候也没闲着,一方面让铁柱和韩一啸加强守卫,同时将柳文锦与柳文昌兄弟派到南边与秦孟仁对峙。
谢景元下了死命令,秦孟仁不动,铁柱等人不动,若是秦孟仁胆敢来犯,杀无赦!
守好了南边,谢景元忽然宣布发兵北上,他亲自带领袁奉贤、毛将军二人及五万人马冲向关外,沿袭过去一路走一路杀的习惯,直奔北边胡人王庭。
镐京城交给柳文渊驻守,柳翩翩主事,姚太傅与几大尚书辅佐,边城交给袁老将军与剩下的几个儿子驻守。
秦孟仁的目标是晋王团体,谢景元的目标是关外土地。秦孟仁知道,自己现在去打劫谢景元占不到便宜,谢景元也知道自己难以冲破秦孟仁的防线。
谢景元知道秦孟仁的目标,秦孟仁也知道谢景元的目标,二人仿佛再次有了默契一般,双方一起边境屯兵,但不开战,各自去追逐自己新的猎物。
至于二人之间的账,将来再算。
一场天下争夺战再次拉开序幕。
柳翩翩接下谢景元给的重任,拉着儿子开始上朝理政,才四岁半的阳哥儿见父亲不在家,每天很乖巧地跟在母亲身后,天没亮跟着去上朝,在上书房一待就是一整天。
他听不懂母亲跟诸位老大人们在说什么,就乖乖地坐在一边吃点心看书,有时候听见母亲和老大人们争执,他还会端着点心去劝架。
柳翩翩不仅要理政,还要为前方提供补给。这次谢景元带的人比较多,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像一阵风一样到处乱跑,他要正儿八经地跟胡人再打一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萝拉小说网 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