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起早卖早餐,忙是忙了点,但利润还是很惊人的。
忙了一个月后,三妯娌在一块盘算了下,抛开房租,本钱,纯利润赚了九百二十块钱。
三家平均一分,每家也能分个三百出头。
这么一合算,算出利润以后,三妯娌都高兴坏了。
要知道他们男人一个月工资才40块钱,结果她们做生意,一个月平均下来挣了300块钱。
这一个月挣的钱,都快顶得上男人们工作一年挣的了。
“真没想到,这么小的店面,利润竟然这么大!”乔大嫂感慨了一句。
一开始她盘算着,一个月就算挣个十几二十块钱都不得了了。
小钱也是钱,好歹能贴补一点家用。
如今这一个月下来的利润,比预想中的超出了一大截。
乔二嫂也感慨道,“是啊,真没想到生意能这么好,利润能这么大。
咱们这还是小本买卖,小妹开的那是火锅店,那么大的店,可想而知其利润了。”
宋玉梅则道,“咱们再继续努力,争取以后挣更多。”
“嗯!”
三妯娌尝到甜头以后,更加有干劲了。
因为开这个店,乔染帮了不少忙,所以三妯娌挣到钱以后,特意请乔染吃了一顿饭,还提了一些礼物,过去表示感谢。
当然,她们也知道乔染不缺这些。
但不管怎么说,是她们的一点儿心意。
乔染缺不缺,那是乔染的事,她们必须得表示一下。
看着乔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乔染也真心替他们高兴。
这天,乔染又去了一趟市里,和陆江提了一下,去海市开火锅分店的事。
如今省内的生意都已经稳定了,接下来就是开拓省外市场。
海市这种地方,消费能力很强,可以去开店试一试,肯定能赚更多。
陆江正好也有这意思,于是两个人一拍即合,打算亲自过去一趟海市。
乔染单独和陆江一块去,孤男寡女自然是不合适,于是又喊了江卫国一道过去。
正好江卫国还没有去过海市,这一次过去,可以开开眼界,见识见识海市是什么样的。
改革开放以来,因为海市的独特位置,发展的速度就跟坐火箭一样。
相比较乔染第一次过去海市时,这里明显又发达了不少。
江卫国听说能去海市,很是高兴。
陆江带着刘贵一起,几人一同出发,赶往海市。
过去海市那边,先把分店的事情张罗起来。
因为省内的生意已经稳定了,现在着重发展省外市场。
这一次,陆江打算在海市多待一段时间,等火锅店步入正轨以后再回去。
如今黑市的生意,陆江已经不做了,着重将精力放在火锅店的经营上。
正好,有陆江在,乔染也能省心不少。
海市光是店面选址,就花了四五天时间。
几个人将整个海市跑了个遍,才选到一个合适的,位置不错的,相对来说租金也没那么贵的门面。
接下来的事,主要是陆江操心的,乔染还得回去忙着厂里的工作,在海市这边,待不了太久。
陆江道,“这儿有我,你放心吧,我能处理好的。”
有了陆江这话,乔染放心了,就没继续在海市多待。
回去之前,她和江卫国去了海市的百货大楼一趟,进行了一番大采购。
乔染给孩子们选了些礼物。
看到百货大楼里面有卖电视机的,乔染冲江卫国道,“江卫国,咱们市里都买不到电视机,这儿竟然有呢。
要不咱们买一台电视机回去吧?”
如今两口子也不缺钱,虽说这年代的一台电视机要好几百块钱,但对于乔染来说,是完全能负担得起的。
江卫国点头道,“好,那就买一台吧,孩子们看到,肯定也觉得高兴。”
“行。”
乔染直接付了钱,买了一台电视机。
不过是黑白的,现在还买不到彩色的。
想买到彩色电视机,还得再等些年。
不过就算是黑白电视机,在这年代也是无比稀罕的玩意了。
目前来说,乔染还没见过身边谁家买了电视机的。
买完东西,直接扔进空间,带着一点也不麻烦。
江卫国不禁感慨,乔染有个空间真好,以后去哪儿,都不用大包小包的提东西了。
就算买的东西再多,直接丢到空间里去,安全又省力。
买好东西,两口子便又搭火车回了家。
等着乔染和江卫国将电视机搬回家的时候,顿时引来了街坊邻居的注意。
“哎呦,这就是电视机啊?”
“可真气派呢!”
“还是乔厂长家里条件好,都能买的到电视机。
咱们这些家庭,谁能买得起电